内容简介
《弟子规全解》是专门给孩子讲解怎样做人、怎样处世的启蒙读物。它原名叫《训蒙文》,作者是清代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来,贾存仁(清代)对它又做了修订和改编,并将书名改为《弟子规》。这里的“弟子”一词沿用了它在《论语》中的含义,泛指兄弟姐妹中的年龄较小者和晚辈子女;“规”是行为规范的意思。《弟子规》自问世以来,一直广为流传,影响巨大。这是因为它曾被官府指定为私塾和义学的必读教材。《弟子规全解》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讲究养正防邪和培养忠厚家风。为此,作者给刚刚开蒙的儿童少年设定了一系列礼仪与行为规范,涉及在家、外出、求学、交友等所有日常生活场合,每一条、每一项都是中国传统处世哲学和道德观念的生动体瑚。
精彩书摘
总叙<br> 弟子①规②,圣人③训④。首⑤孝悌⑥,次⑦谨⑧信。<br> 字词解释<br> ①弟子:泛指兄弟姐妹中的年龄较小者和晚辈子女。<br> ②规:规范,行动的准则。<br> ③圣人: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这里专指孔子。<br> ④训:教育,教导。<br> ⑤首:首先,最重要的。<br> ⑥悌:敬爱哥哥,引申为顺从长上。这里应理解做“友爱”。<br> ⑦次:其次,次要的是。<br> ⑧谨:谨慎,小心。<br> 白话翻译<br> 《弟子规》是圣人孔子的教导。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要谨慎诚实,守信用。<br> 主旨讲解<br> 开头这几句与下文的小标题是一致的,为全篇内容的纲要。它们来自《论语》的《学而篇》,是儒家经典语录。这里所说的圣人,从狭义上讲,是指孔子;从广义来说,只要是古圣先贤、列祖列宗,他们有好的典范言论,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对于我们来说便都是“训”,都是教导。<br> 圣贤给我们立的规范是什么呢?那就是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圣贤认为最先要做到的就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姐妹彼此友爱,互相照顾。这些都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如果我们和他们都相处不好的话,又怎么和其他人相处?<br> 其次,圣贤还要求我们做到“谨”和“信”。谨就是小心,就是克制自己,只有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才能不伤害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信就是诚实,就是真诚,只有真诚待人,不说谎话,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把事情干好。<br> 故事与典故<br> 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最重要<br> 1988年,当七十五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集一堂的时候,有记者问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br> ……
目录
弟子规<br> 圣人训<br> 首孝悌<br> 次谨信<br> 泛爱众<br> 而亲仁<br> 有余力<br> 则学文<br> 父母呼<br> 应勿缓<br> 父母命<br> 行勿懒<br> 父母教<br> 须敬听<br> 父母责<br> 须顺承<br> 冬则温<br> 夏则清<br> 晨则省<br> 昏则定<br> 出必告<br> 反必面<br> 居有常<br> 业无变<br> 事虽小<br> 勿擅为<br> 苟擅为<br> 子道亏<br> 物虽小<br> 勿私藏<br> 苟私藏<br> 亲心伤<br> 亲所好<br> 力为具<br> 亲所恶<br> 谨为去<br> 身有伤<br> 贻亲忧<br> 德有伤<br> 贻亲羞<br> 亲爱我<br> 孝何难<br> 亲恶我<br> 孝方贤<br> 亲有过<br> 谏使更<br> 怡吾色<br> 柔吾声<br> 谏不入<br> 悦复谏<br> 号泣随<br> 挞无怨<br> 亲有疾<br> 药先尝<br> 昼夜侍<br> 不离床<br> 丧三年<br> 常悲咽<br> 居处变<br> 酒肉绝<br> 丧尽礼<br> 祭尽诚<br> 事死者<br> 如事生<br> 兄道友<br> 弟道恭<br> 兄弟睦<br> 孝在中<br> 财物轻<br> 怨何生<br> 言语忍<br> 忿自泯<br> 或饮食<br> 或坐走<br> 长者先<br> 幼者后<br> 长呼人<br> 即代叫<br> 人不在<br> 己即到<br> 称尊长<br> 勿呼名<br> 对尊长<br> 勿见能<br> 路遇长<br> 疾趋揖<br> 长无言<br> 退恭立<br> 骑下马<br> 乘下车<br> 过犹待<br> 百步余<br> 长者立<br> 幼勿坐<br> 长者坐<br> 命乃坐<br> 尊长前<br> 声要低<br> 低不闻<br> 却非宜<br>
试读
总叙<br> 弟子①规②,圣人③训④。首⑤孝悌⑥,次⑦谨⑧信。<br> 字词解释<br> ①弟子:泛指兄弟姐妹中的年龄较小者和晚辈子女。<br> ②规:规范,行动的准则。<br> ③圣人: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这里专指孔子。<br> ④训:教育,教导。<br> ⑤首:首先,最重要的。<br> ⑥悌:敬爱哥哥,引申为顺从长上。这里应理解做“友爱”。<br> ⑦次:其次,次要的是。<br> ⑧谨:谨慎,小心。<br> 白话翻译<br> 《弟子规》是圣人孔子的教导。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要谨慎诚实,守信用。<br> 主旨讲解<br> 开头这几句与下文的小标题是一致的,为全篇内容的纲要。它们来自《论语》的《学而篇》,是儒家经典语录。这里所说的圣人,从狭义上讲,是指孔子;从广义来说,只要是古圣先贤、列祖列宗,他们有好的典范言论,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对于我们来说便都是“训”,都是教导。<br> 圣贤给我们立的规范是什么呢?那就是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圣贤认为最先要做到的就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姐妹彼此友爱,互相照顾。这些都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如果我们和他们都相处不好的话,又怎么和其他人相处?<br> 其次,圣贤还要求我们做到“谨”和“信”。谨就是小心,就是克制自己,只有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才能不伤害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信就是诚实,就是真诚,只有真诚待人,不说谎话,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把事情干好。<br> 故事与典故<br> 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最重要<br> 1988年,当七十五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集一堂的时候,有记者问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