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脚印”,国庆60周年庆典的“和平鸽”和“网幕烟花”,这些充满创意与童真的大型焰火作品,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少为人知的是,这些作品全都出自同一位艺术家之手——蔡国强。<br><br>告别这些诞生于大城市的“官方作品”,蔡国强将目光投向农村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城市人被永不满足的物质所累之时,生活在大地上的农民,却把双手伸向了创造个人梦想的自由天地,这个颇具讽刺意义的现实,给艺术家极大触动。2010年5月,在上海世博会全面展示城市美好生活的当时当地,蔡国强举办“农民达芬奇”展览,将农民自力更生发明制作的飞碟、飞机、潜艇等搬进美术馆展出,并将于现场制作机器人、“航空母舰”等。<br>为此次展览,艺术家创作了三句口号,从不同角度概括展览的意义:<br><br>“不知如何降下”——表达对于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之下的思考与担忧。<br>“重要的不在飞起来”——是对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反思,重要的不是飞得越高、越快、越好。<br>“农民,让城市更美好”——在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的背景下,通过这个展览不仅讨论农民对于现代化的贡献,以及农民的现实处境等当今最为重要的社会议题,通过展示独立在集体意志和行为外的个体农民的创造力,以及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感人故事,更可以看到一个民族追求公平民主社会的希望。<br>
目录
序言<br>说说我和《农民达芬奇》…蔡国强<br>现场<br>寻访农民达芬奇<br>1 吴玉禄<br>2 陶相礼<br>3 杜文达<br>4 王强<br>5 曹正书<br>6 李玉明<br>7 熊天华<br>8 徐斌<br>9 吴书仔<br>访谈<br>蔡国强:我在做什么<br>附录<br>寻访农民发明家下乡日记<br>中国农民生生不息的好奇心…张鸣<br>我们的梦想能飞多高?…卢跃刚<br>后记<br>今年的油菜花和往年多么不同<br> <br>
试读
现场<br>寻访农民达芬奇<br>“我是拉洋车的机器人,吴玉禄是我爹,我拉我爹去上街,谢谢。”蔡国强一坐上农民吴玉禄制造的机器人拉车,机器人就一边拉车前进,一边摇头晃脑地满嘴吆喝,吴玉禄亲口录制的这几句话通过扩音器反复播放,把蔡国强逗得前仰后合。<br>3月4日,蔡国强开始了对农民发明家的寻访,第一站就是北京通州马务村农民吴玉禄家。吴玉禄是著名的农民发明家,创造了包括机器人在内的诸多发明。蔡国强不仅邀请吴玉禄全家参加《农民达芬奇》的展览,现场制作并表演他们的机器人,还委托他特别制作了几位典型的现代艺术家动作的机器人:跳墙的伊夫·克莱因、抱狼的波依斯、甩颜料的波拉克等。<br>从3月4日开始的10天时间里,蔡国强的寻访从北京出发,行经江苏、安徽、四川、湖北、广东、福建、浙江、江西8个省,几乎每天换一个城市,从飘雪的北京,来到温暖如春的广东东莞,行程将近9000公里,绕了半个中国,先后寻访了9位农民。我作为随行记者同行,记录下了旅途中的点点滴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