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第二版与一版相比进行了以下修订和改进:
一是对部分内容和数据进行了修改和更新,并订正了一些疏漏之处。例如,在第九章详细介绍了新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2006),以替代一版中的原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2002),并在附录中据此列示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更新后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再如,在第十章的财务预警模型中,又新增了以经济增加值和安全增长率为核心的经营增长预警模型。另外,对于原书中的分析案例和2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笔者也进行了调整和数据更新。
二是对于原书的指标体系和有关指标进行了调整和充实。例如,一版第五章中的投资收益率指标是按照原报表定义的,本书第二版又根据新报表的特点重新进行了定义。为了方便不同读者需要,本书所有财务比率指标首先以新报表口径定义计算(适用于分析上市公司),如与原报表不一致时,同时列示原报表口径的计算公式(适用于对非上市公司包括中小企业的评价)。此外,本书又新增了一些财务分析指标。笔者在美国访问时,注意到当地财经及网络媒体对美国上市公司的分析中有较多的估价指标,例如PEG、EV/EBITDA、PS指标等,过去国内同类教材基本没有述及,本版教材此次也全部予以增补,以方便读者了解和研究国外资本市场和进行国际企业评价。
三是根据新会计准则具体运用和公司金融的优秀实践,对原书的专栏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新增了“金融资产”、“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等专栏,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投资收益”、“可持续增长率的影响因素”等专栏的文字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力争能够将学术前沿的新理论和企业财务实践中的关键信息以简单通俗的方式介绍给读者。
目录
总序
第二版 前言
第一版 前言
第一章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内容和作用
第二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资料
第三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程序与方法
本章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思考题
第二章 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分析
第一节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第二节 资本结构分析
第三节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思考题
第三章 营运能力分析
第一节 营运能力分析概述
第二节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思考题
第四章 获利能力分析
第一节 获利能力分析概述
第二节 收支项目分析
第三节 获利能力指标分析
第四节 销售毛利变动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思考题
第五章 投资报酬能力分析
第一节 投资报酬能力分析概述
第二节 投资报酬能力指标分析
第三节 杜邦分析法
本章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思考题
第六章 现金流量分析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概述
第二节 现金流量表的一般分析
第三节 现金流量比率指标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思考题
第七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特定指标分析
第一节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第二节 上市公司特定指标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思考题
第八章 其他相关财务分析
第一节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二节 杠杆系数分析
第三节 社会责任财务指标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思考题
第九章 绩效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及其确定方法
第三节 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本章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思考题
第十章 会计操纵与财务预警分析
第一节 会计操纵及其识别
第二节 财务预警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思考题
专栏
专栏1-1 财务报表分析的起源与发展
专栏1-2 财务报表体系的形成
专栏1-3 财务报表基本分析框架
专栏2-1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
专栏2-2 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专栏2-3 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问题
专栏3-1 企业长期投资合理性分析
专栏3-2 发生资产减值的认定标准
专栏4-1 非经常性损益
专栏4-2 企业税金对盈利的影响
专栏4-3 企业收益质量恶化的预警信号
专栏4-4 分部报告和中期报告
专栏5-1 投资收益
专栏5-2 政府补助
专栏5-3 净资产报酬率的五因素模型
专栏6-1 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间接法
专栏6-2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专栏6-3 自由现金流量
专栏7-1 关联方与关联方交易
专栏7-2 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
专栏8-1 可持续增长率的影响因素
专栏8-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专栏9-1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改革的动因
专栏9-2 如何识别企业是否创造价值
专栏9-3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方向
专栏10-1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操纵的防范
专栏10-2 分析性复核
附录
附录1 中国MN公司财务报表(本书案例计算资料)
附录1-1 MN公司资产负债表
附录1-2 MN公司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附录1-3 MN公司现金流量表
附录2 财务报表指标体系一览表(中英文对照)
附录3 财务指标统计数据一览表
附录3-1 2009年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全国国有企业)
附录3-2 2007年上市公司行业主要财务指标
附录3-3 1992~2007年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附录4 财务报表分析相关准则
附录4-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
附录4-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
附录5 部分国家著名企业财务报表结构概览(中英文对照)
附录5-1 美国惠普公司财务报表
附录5-2 英国石油公司财务报表
附录5-3 瑞士雀巢公司财务报表
附录5-4 日本佳能公司财务报表
附录6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参考文献
试读
8.固定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价值是通过以下项目反映的:“固定资产”项目反映报告期末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净值”项目反映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余额。“工程物资”项目反映各种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在建工程”项目反映企业各项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企业转入清理的资产价值及在清理中发生的清理费用等。将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清理项目纳入固定资产总额中,是因为它们具有固定资产的特点。
影响固定资产净值升降的直接因素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变动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9.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人账价值,在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人损益。无形资产应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通过以下3个项目反映。(1)“无形资产”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2)“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反映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3)“无形资产净额”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无形资产”项目减“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差额。无形资产是以净额计人资产总值的。
10.递延税款借项
递延税款借项反映企业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借方余额。该项目反映由于时间性差异,应纳税所得额大于会计利润,企业尚未转回的应纳所得税大于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与原报表相比,新报表资产类项目主要调增(整)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应收款、商誉、递延所得税资产等项目,不再采用短期投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递延税款借项等项目。
11.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核算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前言/序言
本书第一版自2007年6月出版以来,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作为一本高校公司金融专业的教材,本书同时还被国内多家商业银行作为信贷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这并未出乎笔者的意料。
多年前,笔者曾在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从事信贷评审工作,当时想要找一本通俗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材却十分不易。因为大部分这样的教材,都是财会专业的教师所著,读者对象主要以本专业的学生为主,涉及的专业知识较深,因此对于没有会计专业背景的学生或金融机构的在职人员来说,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比较吃力(这至少是我本人当时的感受)。基于这样的体会,我在写作本书的时候,特别针对的就是非财会专业的读者群体,力求本书结构清晰明了,内容简单实用,数据一目了然,公式统一规范,使读者能够通过系统学习,熟练地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技术。或许这就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吧。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和热点问题。2008年5月我国汶川地区发生地震时,笔者当时正在美国西部的一所高校进修访问。当消息传来,学校里的CSSA(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迅速动员,在校园内外及当地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募捐赈灾活动,醒目的标语写着“Every Penny will Help!”这是我亲眼目睹的海外学子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同样,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整个社会讨论的焦点。让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本书在第一版就已经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而在近年来国内出版的同类教材中尚难见到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