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沈醉回忆录:我这三十年》是由沈醉口述、其女沈美娟整理的往事回忆录,描述了沈醉从1949年在云南起义到1980年30年间的曲折境遇。他的身份由军统少将、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到战犯,再到起义将领、文史专员、全国政协委员,多少惊涛骇浪、命运沉浮都在他诙谐幽默的谈笑间淡作一缕尘烟。
经常书评
此书让我很受感动,看后我一夜没有睡好,像沈醉这样的人在思想上能有这么大的变化,真不容易。
——丁玲
检点生平痛不禁,情真意切撼人深,是今非昨肝肠见,折铁男儿自有心。
——臧克家
目录
身陷囹圄,反感抵触
军管会接管监狱后,没有释放我,我便开始胡思乱想起来,后悔不该参加起义,不但没保住自己,还连累了部下和朋友。
押迁重庆,一波三折
一个月后,档案整理完了,大家正焦急地等待下文,突然一个看守人员兴冲冲地跑进来,说:“恭喜啦!你们的好事来了。”听到这句话,我们一时都愣住了。因为过去在监狱里,“恭喜”就等于是要处死。
春风化雨,开始认罪
有一次,我和一个管理人员刚走到由原中美合作所大礼堂改建的烈士陵园附近,突然有几个人把我揪住,要我还他们的父兄,说“生要还人,死要还尸。”面对这些愤怒的被害
试读
身陷囹圄,反感抵触
1949年12月10日,我签字起义后,以为很快将获得自由,与家人团聚。然而事态的发展,却完全出人意料。起义通电发出的第三天,第二十六军和第八军不但没有按起义通电的要求服从卢汉指挥,反而开始了对卢汉的进攻。第二十六军从东南角开始向昆明进攻;第八军驻在大板桥的一个补充团,也与卢汉的保安团打了起来,形势越来越紧张。这时,卢汉发表了李弥和余程万为云南临时军政委员会委员的通电,但是局势并没由此缓和下来。
一天上午,云南保安旅旅长龙泽汇陪李弥的妻子来见李弥,并传达了卢汉希望李弥通知部下
前言/序言
1980年12月18日傍晚,我女儿兴冲冲地跑回家。一进门就喊:“爸爸,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不过,您不许激动。”孩子知道我患有心脏病,不能生气,也不能太兴奋:“什么事?你说吧,我不激动。”只见她背在后面的手里拿出两张灰蓝色的卡片说:“您看!这是什么?”“哦!港澳通行证。”卡片上清清楚楚地印着“港澳通行证”五个字。这么说,我和女儿申请去香港探亲的事,政府已经批准了。我不由得心头一热,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
这不是做梦吧?30多年了,江流日日,梦魂夜夜,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海外的亲人,常常在睡梦中梦见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