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体结构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东西,文艺复兴后,达·芬奇把艺用人体结构从医用解剖学分离出来,从美术的角度理解分析人体骨骼的构架、肌肉的位置和肌肉群的运动,成了职业美术家的必修课。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后,艺用人体解剖书籍也经过长期的引用与淘汰,而今职业美术圈里,也只剩下美、德、俄等国屈指可数的相关优秀读物,《伯里曼》自然成了佼佼者。
目录
怎样画人体轮廓<br> 人体比例<br> 测量<br> 测量<br> 活动的块<br> 撰入、穿过和固定<br> 平衡<br> 韵律<br> 旋转和扭动<br> 光与影<br> 组块的分布<br> 制作人体模型<br> 制模<br> 人体头部<br> 头骨<br> 凹凸起伏的头骨<br> 头部的步骤画法<br> 头部的透视画法<br> 头部各组块分布<br> 头部的构造<br> 头部的平面<br> 头部轮廓<br> 视平线以上<br> 视平线以下<br> 头部的圆形<br> 头部的圆形和方形<br> 立方体结构<br> 椭圆形结构<br> 头部的光与影<br> 比较分割<br> 儿童的头部<br> 面部肌肉<br> 表情<br> 五官<br> 下颌<br> 下颌的运动<br> 眼睛<br> 耳朵<br> 鼻子<br> 嘴<br> 颈部<br> 颈部的正面<br> 颈部的背面<br> 颈部的肌肉<br> 颈部肌肉的作用<br> 颈部的运动<br> 躯干(Ⅰ)<br> 前视图<br> 躯干的组块<br> 躯干的平面前视图<br> 躯干的肌肉<br> 躯干的结构<br> 躯干胸廓<br> 躯干轮廓<br> 胸腔<br> 躯干(Ⅱ)<br> 后视图<br> 躯干的组块<br> 躯干和臀部的机理<br> 肩胛带<b
试读
在每个块面的中心位置,垂直挖两个平行的孔,孔距很小。用一股可弯曲的金属线穿过这些孔,将各组块连接在一起,每两块之间留出1.2 7cm的空间,然后把线系在一起。<br> 用金属线简单地表示脊椎。脊椎是由一连串坚固灵活的关节和圆片形的骨头组成,之间有起减震作用的软骨。脊椎有24片骨头组成,每片弯曲一点,身体就可以灵活运动。当然头部相对胸部、胸部相对髋部的旋转扭动是靠它们之间所留出的空间实现的。脊椎是身体不同部分结合在一起的地方。<br> 头部和胸部组块之间留出的那部分金属线表示脖颈,位于脖颈卜的头部能够向前、向后、向上和向下弯曲扭转。头部位于脊椎骨最上方,通过铰链关节与脊椎结合。通过这一关节,头部可以在肌肉和韧带承受范嗣内向前向后运动。铰链关节下方突出部分进入脊椎骨上方的窝孑L内,形成了一个类似轴的结构,脊椎骨支撑的头部便可以转动。<br> ……
前言/序言
《伯里曼》——这个美术基础课程绕不开的名字,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传人中国,到现在为止已经六十年。六十个春秋,从学院里一代传一代,成了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不可缺少的工具书。<br> 人体结构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东西,文艺复兴后,达·芬奇把艺用人体结构从医用解剖学分离出来,从美术的角度理解分析人体骨骼的构架、肌肉的位置和肌肉群的运动,成了职业美术家的必修课。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后,艺用人体解剖书籍也经过长期的引用与淘汰,而今职业美术圈里,也只剩下美、德、俄等国屈指可数的相关优秀读物,《伯里曼》自然成了佼佼者。究其原因,不外有三:其一,绘画艺术性强。人体结构不再是僵硬的生理解剖复制,而是用块面理解的人体结构与运动。其二,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初学者经过临摹学习,可通过理解人体的头、胸、胯和手、腿部的相互关系,直接应用到写生和创作中去。其三,经过实践,证明这本书确实非常有效。所以我们重新编辑了这本书,用分类的形式把图书做得更有针对性和应用性,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以满足职业美术家和美院教师学生的需要。<br> 《伯里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绘画经典,希望这部书在今后更长的日子里培养出更多的艺术家,创造出更多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