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文化与经济的扩展遵循地缘政治扩张的路径,它们是支持一个国家影响力的背后力量。这些文化和经济力量首先在国内聚集,然后向外发展。与以前大国的军事和政治扩张不同,地缘文化与地缘经济的扩张是柔性的、可持续的,因而是决定性的,能够给世界其他地方带来利益。
精彩书摘
第一章地缘文化学及几个中国要素<br> 在国际政治中不能只依靠一种权力。对于仅仅依靠军事力量的权力政治,乔治·凯南、摩根索、尼布尔这些现实主义大师们都曾提出过警告。尼布尔强调和平时期的“政治威望”。[1]这是约瑟夫·奈的“软权力”论的先声。软权力不仅是硬权力的补充,它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关于国家的威望,荀子划分得更细。他提出:“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2]作为儒者,荀子当然是赞同道德之威。两次世界大战都已证明,“狂妄”的军事入侵比经济扩张和文化扩张的成本高得多,效果却差得多——至少自20世纪以来是如此。二战之后和冷战之后,从朝鲜、越南到伊拉克,美国又多次不遗余力地以事实证明了这个道理。现在美国把精力集中在阿富汗,并向巴基斯坦境内发起攻击。它的胜负其实已经可知了。孙子说:<br> ……
目录
第一章地缘文化学及几个中国要素<br> 什么是地缘文化学<br> 文化与文明<br> 文明的冲突<br> 文化与斗争<br> 中国文明的拯救与推广<br> 王道与霸道,或软权力与硬权力<br> 中国需要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br> 中国与欧洲发展之分野<br> 自由是创造力的源泉<br> <br> 第二章民主历程的多种模式<br> 古希腊:古代人的民主<br> 古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br> 英国:现代民主的起源<br> 美国的民主:欧洲的弃儿<br> 法国:革命通往民主?<br> 德国与日本:被强加的民主<br> 印度的民主:穷国的奢侈品?<br> 中国:曾经的“宪政”努力<br> 秦国多用客卿的启示<br> <br> 第三章自由、民主与国际关系<br> 自由及其与民主的关系<br> 东西方传统自由的区别<br> 耗散结构与民主的起源<br> 全盘西化、西方民主与西方学<br> 自由与民主的两种划分<br> 国际政治中的民主工具<br> 积弊与防弊<br> 国家治理与公司治理<br> 民众自治与民主的必要性<br> <br> 第四章历史观和历史哲学<br> 历史有意义吗?波普尔的回答<br> 中国史家的历史观<br> 一神教的起源<br> 西方的历史哲学<br> 比较历史哲学<br> 理性与国家行为<br> 国运与国势<br> <br> 第五章媒体、交流与误读<br> 传播是权力的重要来源之一<br> 传播(或交流)<br> 媒体偏见、宣传与谎言<br> 对媒体的控制与操纵<br> 国际政治中的传播和偏见<br> 同情和为了忘却的纪念<br> 现实与虚拟现实<br> 媒体与大屠杀<br> 清晰、模糊、虚虚实实<br> 第六章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恐怖主义<br> 第七章地缘经济学的现实基础<br> 第八章经济自由与持久繁荣<br> 第九章尚武精神与企业家精神<br> 跋:本书的方法与结构
试读
第一章地缘文化学及几个中国要素<br> 在国际政治中不能只依靠一种权力。对于仅仅依靠军事力量的权力政治,乔治·凯南、摩根索、尼布尔这些现实主义大师们都曾提出过警告。尼布尔强调和平时期的“政治威望”。[1]这是约瑟夫·奈的“软权力”论的先声。软权力不仅是硬权力的补充,它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关于国家的威望,荀子划分得更细。他提出:“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2]作为儒者,荀子当然是赞同道德之威。两次世界大战都已证明,“狂妄”的军事入侵比经济扩张和文化扩张的成本高得多,效果却差得多——至少自20世纪以来是如此。二战之后和冷战之后,从朝鲜、越南到伊拉克,美国又多次不遗余力地以事实证明了这个道理。现在美国把精力集中在阿富汗,并向巴基斯坦境内发起攻击。它的胜负其实已经可知了。孙子说:<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