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如果有人想重新写一本有关亚历山大的历史书,他毋需赘言解释,更用不着表示歉意。像亚历山大这样的偶像级人物,不仅改造了自己的世界,而且一直在激励着我们改造自己的个人世界及周围世界。
目录
前言<br>致谢<br>年表<br>第一章 亚历山大的威名<br>第二章 亚历山大生活的时代<br>第三章 青少年时代的亚历山大<br>第四章 亚历山大与马其顿人<br>第五章 亚历山大与希腊人<br>第六章 亚历山大:波斯的征服者<br>第七章 亚历山大的军事才能<br>第八章 亚历山大与波斯人<br>第九章 最后的日子<br>第十章 亚历山大其人<br>第十一章 亚历山大的神性<br>第十二章 亚历山大留下的传奇与遗产<br>附录:矛盾的源泉<br>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列表<br>人物注释<br>词汇表<br>参考书目
试读
合了波斯与马其顿的特点,再加上东方宫廷(包括后宫)里使用的一些装饰。不过他还是顾及了马其顿官兵的感受,因此,他的王袍才会是马其顿风格与东方风格的结合;因此,他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保留两个截然不同的宫廷,一个波斯风格,一个则是马其顿与希腊风格,还有两班不同的朝臣。然而,即便是这种相当克制的东方化,对于“黑子”克莱特斯(BlackCleitus)而言,显然还是太过分了。很早以前,克莱特斯就直言不讳地表示,他“对于亚历山大选择一种更东方化的(阿里安用的词是“更野蛮的”)生活方式,对于朝中大臣那些阿谀奉承的话语都觉得非常苦恼”。当然,他心中不快还有个人的原因,因此我们也许不可过于强调克莱特斯在这些原则问题上对亚历山大的反对。不管怎样,公元前328年的秋天,在马拉坎达(Maracanda,现在的撒马尔罕(Samarkand),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一场饮酒作乐中,他们两人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克莱特斯一时冲动,出言指责亚历山大为了突出自己的功劳,不惜贬低父亲腓力的成就。亚历山大当时喝得酩酊大醉,无法自控,于是一枪将克莱特斯刺死。<br> 军队当时对亚历山大已经是俯首帖耳,于是反过来追究了克莱特斯的叛国罪。毫无疑问,亚历山大对于自己当时的冲动懊恼不已。但任何个人情感也不能阻碍东方化的进程.公元前327年,他尝试迈出重要的一步,将波斯朝廷与马其顿一希腊朝廷合并,主要是想让马其顿人和希腊人在行为举止上更像波斯人,而不是让波斯人像马其顿人与希腊人。<br> ……
前言/序言
如果有人想重新写一本有关亚历山大的历史书,他毋需赘言解释,更用不着表示歉意。像亚历山大这样的偶像级人物,不仅改造了自己的世界,而且一直在激励着我们改造自己的个人世界及周围世界。这样的人可谓凤毛麟角。我们应该做的——并且也正是我打算做的——就是在尊重史料的局限性,认清历史学家的种种手段的同时,尽量使这本书能够全面地反映出亚历山大的丰功伟绩。我希望探讨的不仅是这些成就本身(包括对亚历山大的内心世界进行尝试性的剖析),同时还有这些成就对后世的影响——这些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在希腊,渔民出海还会祈祷他的保佑;在伊朗,他仍然被称为“窃贼”,而在埃及的科普特教会(CopticChurch),他依然被当作圣人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