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绿色酒店经济发展与运行管理模式》分析了我国酒店业运作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现行绿色酒店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酒店业主要产品服务系统属于典型的线性开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导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而针对线性开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制定出来的现行绿色酒店评估体系只能表面上起到促进改善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线性开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为了使我国酒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理论,提出绿色酒店经济发展模式和基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绿色酒店评估体系框架原理和需要解决的理论性问题,总结出酒店节能最佳操作程序和酒店食品安全清洁生产方案,创建了绿色酒店评估体系,为完善我国绿色酒店评估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br> 《绿色酒店经济发展与运行管理模式》适用于餐饮业开发商、管理者、物业管理人员、高校师生。
目录
第1章 酒店业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典型问题分析<br>1.1 能耗现状<br>1.2 酒店使用水平与能耗量和营业收入的关系<br>1.3 酒店排水COD浓度动态变化监测现状<br>1.4 酒店餐饮垃圾现状及含能损失分析<br>1.5 酒店建筑主风口风量对楼外声环境的影响<br>1.6 酒店建筑主风口排风对新风吸入口空气品质的影响<br>1.7 厨房污染物浓度分布<br>1.8 本章总结<br><br>第2章 创建绿色酒店工作及研究进展<br>2.1 酒店软件产品服务系统清洁生产绩效评估体系<br>2.2 酒店硬件产品服务系统建筑环境性能评价<br>2.3 创建绿色酒店急需解决的问题<br><br>第3章 酒店软件产品服务经济-能源-环境系统分析<br>3.1 建立绿色酒店数学表达式<br>3.2 酒店软件产品服务经济-能源-环境系统投入产出模型<br>3.3 酒店餐饮服务全过程能耗寿命周期评价<br>3.4 酒店餐饮服务全过程经济-能源-环境系统投入产出分析<br>3.5 酒店房务服务、宴会服务和后勤部门年能耗及排污比重<br>3.6 酒店主要产品服务物资直接消耗系数、直接能耗系数废物产生系数比较<br>3.7 酒店整体经济-能源-环境系统分析<br><br>第4章 酒店软件产品服务节能清洁生产最佳操作规程<br>4.1 “节能最佳操作规程”的框架简介<br>4.2 最佳操作规程实施过程<br>4.3 如何使用“节能最佳操作规程”文件<br>4.4 工程部——程序和运行的设置<br>4.5 工程部检查表内容<br>4.6 最佳操作规程实施程序<br>4.7 主要区域最佳操作规程程序和运行设置问题<br>4.8 宴会厅节能最佳操作规程示例<br>4.9 餐饮营业部位的节能最佳操作规程示例<br>4.10 厨房的节能最佳操作规程示例<br>4.11 客房的节能最佳操作规程<br>4.12 最佳操作规程典型的检查表<br><br>第5章 酒店食品安全清洁生产方案<br>5.1 食品进货检查<br>5.2 食品贮藏<br>5.3 食品加工与制作<br>5.4 货物操作<br>5.5 餐后清洗<br>5.6 垃圾处理<br><br>第6章 酒店软件产品服务清洁生产绩效评估体系<br>6.1 酒店软件产品服务清洁生产绩效评估指标体系<br>6.2 酒店软件产品服务清洁生产绩效评估指标标准体系<br>6.3 酒店清洁生产绩效评估<br><br>第7章 绿色酒店评估<br>7.1 酒店获得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br>7.2 酒店获得的质量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br>7.3 八家酒店室内空气质量评估<br>7.4 八家酒店硬件和软件产品服务质量综合评估<br>7.5 八家酒店能源消耗S和对环境影响H的评估分值<br>7.6 酒店收益B的计算<br>7.7 本章总结
试读
第1章 酒店业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典型问题分析<br> 1.2 酒店使用水平与能耗量和营业收入的关系<br> 以酒店入客率作为反映使用水平的客观参数,针对不同季节,统计出入客率对各种能耗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与人客率密切相关的“单位使用房问酒店日均能耗量”来反映单位使用水平的能耗指标概念,用于分析比较不同季节、不同入客率条件下酒店各种能源日均消耗量的差异和日均总能量消耗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任何季节单位使用房间酒店各种能源日均消耗量和日均总能量消耗都随入客率的提高呈现线性下降趋势,说明酒店使用水平越高,能源利用效率越高;2)相同入客率条件下,北方酒店冬季单位使用房间日均总耗能量平均为夏季的1.5倍左右,为春秋季节的1.64倍左右,冬季节能潜力很大。<br> 能源预算与控制是酒店工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酒店使用水平直接影响能耗水平。酒店人客率是反映酒店使用水平最直接的客观参数,只有搞清不同季节酒店入客率对能耗的影响规律,才能较准确地作出能源预算、合理控制能源消耗。
前言/序言
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筑能耗占国民经济生产总能耗的30%左右,建筑物排放出来的COz占所有排放总量的35%左右,建筑垃圾总量已经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br> 酒店是高能耗建筑的突出代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酒店建筑规模发展迅速,现有建筑面积5亿多平方米,但是主要产品服务系统属于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显示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型酒店都成为当地环保部门重点监控的对象。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创建绿色酒店工作开始起步,环境保护的理念逐步渗入到酒店经营管理当中,环保部门在组织创建绿色酒店的工作中,重点针对能源管理状况、锅炉排放现状、厨房排风净化设备使用状况、厨房排水隔油池使用状况等进行检查,最后给出定性评价,授予绿色酒店称号。这种评估方法虽然对酒店的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可能改变目前酒店业线性开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注定了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酒店如何实现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环境的根本性问题,可持续节约自然资源、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是酒店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酒店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应用于产品服务系统中间生产过程和最终服务过程,实现酒店内部“小循环”。因此,必须研究酒店循环经济的原理模型,建立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和与酒店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