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美国的《新闻周刊》在2000年的时候评出了最近一千年全世界的40位智慧名人。这其中,中国有三位:一位是毛泽东,再一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
前南京中央大学一文史教授曾说:“唐太宗以后,对于国家领土贡献很大的人物,当首推左宗棠,实非过誉。”还有几位历史学家说:“中国历史上有四个永远打不败的将军:汉朝的韩信、唐朝的李靖、宋朝的岳飞和清朝的左宗棠。”在晚清名臣皆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情况下,他率军抵抗外敌,收复新疆,为晚清腐败政治中的亮点,也为中国保住了一百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左大将军是中国近代史上收复失地很多的将领。
梁启超先生说左宗棠为“五百年来伟人”!
后来与左宗棠有矛盾的曾国藩感叹道:“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慈禧太后:“三十年不许奏左。”
目录
一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青年志向及科举生涯<br>二 “是能读三故五典,八索九丘”:经世致用的学问<br>三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与两江总督陶澍的机缘<br>四 “长为农夫以没世”:辰山与柳庄的生活<br>五 “经济南阳一卧龙:自比武侯,纵是三顾不出山”<br>六 “处宾师之位,运帷幄之谋”:人张亮基幕府<br>七 “左都御史”:六年骆秉章幕僚<br>八 “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遭到构陷,因祸得福<br>九 “得尺则尺,得寸则寸”:在江西的战斗<br>十 “鼎之轻重,似可问焉”:咸同帝位交替时的行为秘录<br>十一 “客日强而主日弱,终恐非计”:对“借师助剿”的态度<br>十二 “功绩与前敌将领无殊”:得胡雪岩襄助<br>十三 “君子之所争者国事”:犟脾气开罪朋友加恩人<br>十四 “仿制轮船,庶为海疆长久之计”:创设福州船政局<br>十五 “国家不可无陕甘”:受命西征<br>十六 “不论汉回,只辨良匪”:平定陕甘回乱<br>十七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左李海塞之争<br>十八 入疆前的几片剪影<br>十九 攻克乌鲁木齐各城,北疆收复<br>二十 克复达坂、吐鲁番、托克逊三城,打开南疆门户<br>二十一 克复南疆<br>二十二 “舁榇以行”:为收复伊犁而争斗<br>二十三 “引得春风度玉关”:对西北的开发建设<br>二十四 尴尬的军机大臣<br>二十五 总督两江:躬亲农田水利<br>二十六 甲申不败而败,左帅痛心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