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拓宽了消费市场,增大了消费信息量,给消费者带来了福音,但是,由于目前网上交易双方非面对面直接交流,尤其是交易安全存在一定隐患等因素的影响,网上购物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又不可避免地使消费关系复杂化,并增大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可能性。然而,纵观国际立法和各国国内立法,笔者发现,尽管国际上和各国国内的电子商务相关立法很多,但是,关于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立法却寥寥无几,而且内容主要集中于数据保护、身份确认和电子支付等方面。笔者作为消费者,同时作为法律学习者,深刻认识到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在网络经济的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以“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国际比较研究”为题,选取B2c作为探讨的立足点,研究网络经济环境下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应当秉承何种原则,体现何种精神,是贯穿整个立法活动的精髓和衡量立法实效的标准,这成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首要问题。这里至少应当回答三个重要问题:传统经济和网络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享有的保护是否同等?网络经济中是否还需秉承特别保护原则?解决消费者问题是否主要依靠国家政府为主导制定并贯彻的消费者保护政策?
目录
序言
内容摘要
Abstmct
导论
第一章 网络经济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冲击
第一节 网络经济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全面冲击
第二节 国内外因应网络经济冲击的立法现状
第二章 网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同等保护原则
第二节 特别保护原则
第三节 综合保护原则
第三章 网上消费法律关系的主体制度
第一节 网上消费法律关系主体制度概述
第二节 网上消费法律关系主体制度的建设
第四章 网上消费法律关系的客体制度
第一节 网上消费法律关系客体制度概述
第二节 在线交付客体制度的建设
第五章 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
第一节 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概述
第二节 网络隐私安全权
第三节 在线信息知情权
第四节 自主选择权
第五节 公平交易权
第六节 无因退货权
第六章 网上消费的争议解决
第一节 网上消费的争议解决机制
第二节 消费者原地管辖权
第七章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立法趋势与展望
第一节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立法趋势
第二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建议稿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
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拓宽了消费市场,增大了消费信息量,增加了市场透明度,给消费者带来了福音,但同时,由于网上交易双方非面对面直接交流、服务水平较低、价格尚缺乏竞争力,尤其是交易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等因素的影响,网上购物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不可避免地使消费关系复杂化,并增大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可能性。实际产品与图片宣传相差甚远;商品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可能是“三无”产品;发生问题后退换商品难;购买假冒伪劣商品前去索赔,却被网站以率先发布有格式声明为由拒绝赔偿等现象比比皆是,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根本利益。“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消费者协会(委员会)的统计汇总,2008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38477件,比2007年下降2.8%,从消费者申诉举报量和关注的程度来看,互联网投诉呈持续上升趋势,比2007年上升12.3%,其中质量问题投诉上升9.1%,营销合同问题投诉上升44.1%”。①“全球性的网络环境对每一个国家或其法律制度解决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作为消费者,同时作为法律学习者,笔者深刻认识到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在网络经济的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前言/序言
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的特点是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经济法正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而产生,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发展与完善。消费者是经济法的核心主体,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消费服务不断推陈出新,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在有关商品的原理、性能、品质、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信息越来越不对称,消费者在商品交换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是经济法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网络经济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造成了巨大冲击,如何优化网络消费环境、规范网络秩序、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已成为制约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加强对该领域及相关制度的研究,刻不容缓。
作为法律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秋雁博士早在1997年就开始关注电子商务立法,并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北京市经济法学会1998年、1999年年会提交的论文《网上银行的法律问题研究》荣获学术论文二等奖,她的论文和发言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