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完美婚姻魔法书:36堂幸福选修课》以男女两性如何在婚姻关系内心灵成长为核心,从婚姻选择、角色转换、金钱影响、人际边界、外在诱惑等五个维度分36个焦点话题入手,探讨围城男女如何让现实的脚步跟上心灵的步伐,获得幸福的婚姻生活。正如书名所宣示的,这里是自我觉察与提升的学分制,没有考试,幸福与否是自我的感觉,也是生命的考量。
经常书评
你听说风景那边独好,你听说幸福不是容易的事,难道你不是来参与生活,而仅仅是听说就够了?所以,找到那个人,嫁给他,相信他,OK了,至少你亲自经历了,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591结婚网谢忱
网络带来了便捷,也因虚拟而让人忐忑其实在哪里认识并不重要是否深入了彼此的心灵才是重要的。
——37度心理机构王静
婚姻是平静而温馨的港湾,港湾之外诱惑种种,狂风吹向港湾时,何去何从?
——许文乐(律师)
经营婚姻的智慧,爱情保鲜的秘籍,心灵修行的指引,幸福真谛的探寻。
——大鲸网力蒙
幸福婚姻魔法书,现实世界的魔法学校教科书。
——乐途旅游网晃夕
情感问题、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地困扰着我们,李媛媛的这本书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剖析情感、心理问题,从女性视角解答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疑问,相信对你一定会有帮助。
——蔡志钧(媒体人)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在找答案。爱情是什么?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寻。家庭不仅仅是婚姻和繁衍,还有深层的心灵渴求和生命的价值。看看李媛媛老师的书,对生活会心一笑。
——姜华(金融顾问)
目录
前言 爱情是婚姻的一部分
一 谁是你的另一半
1. 录取通知书
2. 你可以对婚姻说不
3. 裸婚、隐婚、试婚
4. 再婚家庭启示录
5. 谁愿意嫁给煮夫
6. 甲女的幸福在哪里
7. 谁有处女情结
8. 让家庭暴力见鬼去
二 我和我们
9. 性不是必然的义务
10. 遭遇无性婚姻
11. 繁衍是义务吗
12. 生孩子要做什么准备
13. 亲子鉴定之后
14. 全职太太的幸福与焦虑
15. 比沟通更重要的
16. 爱情消减不等于婚姻死亡
17. 当一方毁容或成为植物人
18. 幸福婚姻十魔法
三 财富分享与占有
19. 面包和爱情没有仇
20. 傲不做婚前财产公证
21. 共同财产知情权
22. 什么时候立遗嘱
23. 钱算老几
四 我们和他们
24. 与原生家庭的合理距离
25. 婆媳斗法还是海阔天空
26. 对方的兄弟姐妹来借钱
27. 和闺蜜不能说的事
28. 你朋友,未必我朋友
五 诱惑是面照妖镜
29. 前任是不是心中芒刺
30. 对小三彻底免疫,可能吗
31. 爱情该经得起任何考验吗
32. 你几年会痒
33. 朋友之上,恋人未满
34. 双性恋爱人
35. 身体出轨是背叛爱人吗
36. 爱是一个人的事
后记 还好来得及
试读
1.录取通知书
能经过众里寻他千百度,也终于下定决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确不容易。结婚证是双方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爱的契约,正如所有契约一样,签订契约只是第一步,履行契约才是有实际意义的部分。所以,结婚只是开始,不是毕业,更不是进了银行保险柜。
要领一张录取通知书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不违反结婚禁忌的法律规定,不是近亲,不是重婚,不是买卖,不是强迫,不是传染性疾病的男女均可登记结婚,不受经济水平、地域、民族、学历、语言限制。于是这人人都有权利的事情就好像凭身份证领福利,不领的人显得多么不合时宜,于是才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奉劝未婚的离异的丧偶的单身的进入婚姻,仿佛这样才合“时宜”。其实个人生活,冷暖自知,就算免费领取的东西,如果是自己不需要的,何必耽误时间浪费资源?提出这样的问题,只是希望企图进入婚姻的人们要真实地问问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要结婚?我真的很想结婚吗?我真的决定和这个人共同生活下去了吗?
结婚前的三次反省确认不过一分钟,结婚后的反悔却可能遗憾一辈子。
除此之外还要解决两个问题:爱情是什么?婚姻是什么?
爱情是什么?
心理学强调爱情的亲密、利他和依恋。并以此区分喜欢和爱情。简单说,检验爱情要反省自己对对方的感觉是否有唯一的情感指向和生理渴望,是否更多的在乎并努力达成对方的心情愉快和生活幸福,是否在分别之后有强烈的归附期待并因对方的出现而深感愉快,且无他人能取代。当然这些简单考量不过是帮助判断的条件之一,并不是绝对的指标,绝对指标并不存在,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所感知到的世界里,而每个人的感知却又是不同的。
爱情虽然没有明确的是什么,却有排除法维护基本的安全线。
爱情不是威逼利诱。凡利用权利压迫和金钱诱惑所换取的情感关系,不属于爱情,但并不妨碍现代人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婚姻共识,因为毕竟是当事双方去承担自己的选择和后果,旁人无法暴力干涉。
爱情不是精确计算。他家有三套住房,他月收入三万,他父母有弟弟照顾且有退休金……再精确的计算也算不过天灾人祸。缺乏起码的认同和欣赏,计算来的只能算是生意,而婚姻如果成为生意,自己也就成了身不由己的货物,彼此计算,折旧,资产负债率,复利,风险指数,还是去做专业理财分析师好了。
爱情不是礼尚往来。你给对方一个苹果,对方就必须还一筐草莓;你给对方一块手表,对方得还您一只皮包,否则就是吃亏了,或者对方“不懂事”。这并不是让人们在爱情中糊涂地一味付出,而是不必那么斤斤计较,弄得彼此灰头土脸而归。
爱情不是恩赐。你爱不爱对方,是你的事情,对方可能期待你的爱,但并无强迫,所以不用事后翻脸的时候声讨“我那失去的青春啊,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啊,我多么的委屈啊”,成熟的人格本身就得具备抗风险能力,玩不起就不要玩。经常有新闻报道年轻男性报复分手女友,轻则毁容重则致命,这都是缺乏爱情的起码功课,盲目排队领取之后又不会使用的结果。同样,也有女人寻死觅活地找男人要青春损失费,甚至爬上窗台以轻生威胁——他已经不爱你了,你再这样侮辱自己,真是不明智啊。
爱情不是必须永恒。没有必须。也没有永恒。不但爱情,其他也如此,连恒星都是有寿命的,何况本来是寿命更加有限的人类中的某一个。爱来如山倒,爱去如抽丝。爱来就从容享受,爱去就挥手而别。爱来就心存感激,爱去就大方祝福。爱来如春风拂面,爱去如秋雨淋窗。爱能来,就能去,能去,就能再来。也许这个人离开了,他的确是无法复制的,但看看天边流云,何须复制,每一朵都仪态万方,轻盈如梦。一个人有足够的容量才能拥有美好的情感和幸福的生活,这容量不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失去,失去让人们重新思索,让人们懂得反省检讨,也让人们有了美好的或酸涩的记忆。但镜子本来就是两面,只有美好和只有酸涩都是偏执观念作祟。
婚姻是什么?
心理学认为婚姻动机自古以来不外三个,爱情,繁衍,经济。也许对有些人来说,更集中在其中的一点或两点,能三点全满足的当然从逻辑上来说更完美。但迈进婚姻之前的最后一件事却是接纳现实。
接纳现实,接纳自己的选择,接纳柴米油盐,接纳真实的对方和真实的自己,接纳彼此的家庭和过去。做好了这样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才能不闪婚闪离,才能不为“恍然大悟”而抓狂,才能微笑着一起探望对方患病的父母,才能共同收拾晚餐后油腻腻的碗碟,跪下来擦地板,才能在发现对方的第一根白发时心生温柔,才能看对方身材走样时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