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避开爱情陷阱,拥抱幸福甜蜜!
★ 恋人不在身边,你是否担心他看上别人?
并且脑海中会浮现出第三者的形象?
如果经常担心恋情不长久,那你可能是焦虑型依恋风格。
★ 你的恋人会贬低你、取笑你的身材吗?
还会被你吃东西的声音、样子激怒?
如果恋人总关注你不完美的一面,并把你和他的前任对比,他应该是回避型依恋风格。
★ 他怎么不懂浪漫?
跟他在一起没有心跳加速的感觉?
你可能拥有一个安全型恋人。他不耍花招,不玩感情游戏,懂得感情的真谛在于平静地相守一生。
怎样寻觅到安全型恋人?怎样与回避型恋人相处?怎样安抚焦虑型恋人?
在《读懂恋人心:如何在未知中相爱,在懂得后相守》中,作者将人们恋爱时的表现划分为三种截然不同的依恋风格,同时,对于困扰人们的诸多恋爱问题,本书也一一给出答案。
读懂恋人心,教你
恋爱时找到对的人
结婚后成为幸福的人
经常书评
“一本开创性的著作,重新定义爱情的内涵”。
——约翰·格雷博士(John Gray),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作者
“为了找到灰姑娘,王子把王国翻了个底朝天;最后,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是,这只是童话故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美好的爱情需要经营。这本书正是为我们普通人写的。在这本书里,莱文和海勒糅合了多年来的依恋关系理论研究成果,把它变成实用的、通俗易读的爱情指导,让读者避免感情陷阱,挽救挫折重重的恋情,或让稳定的感情更加甜蜜,锦上添花。”
——约翰·B·赫尔曼(John B. Herman),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副教授
“这本书非常棒。内容简洁易懂,富有启发。不管你是刚刚进入一段恋情,还是已经结婚二十年,认为自己已经彻底了解爱人,这本书的建议都会对你有所裨益。”
——玛丽艾特·迪克里斯蒂娜(Mariette DiChristina),《科学美国人》总编
“这本书令我爱不释手。它能够让读者明白自己为什么坠入爱河,怎样改善自己的爱情,享受甜蜜满足的关系。阅读这本书是一种不停的享受。”
——珍妮特·克洛斯科博士(Janet Kloskow),畅销书《重塑人生》作者
目录
简介 成人依恋的科学理论
第一章 依恋理论,带你走出恋爱谜局
第二章 正确看待依赖感
第一部分 恋爱工具箱——分析依恋风格
第三章 我是什么依恋风格?
第四章 恋人是什么依恋风格?
第二部分 依恋风格与日常生活
第五章 敏感的焦虑型依恋风格
第六章 和爱情保持距离的回避型依恋风格
第七章 亲密无间的安全型依恋风格
第三部分 依恋风格冲突
第八章 焦虑回避型的感情陷阱
第九章 焦虑回避型恋情的幸福导航
第十章 怎么和回避型恋人说再见
第四部分 向安全型学习
第十一章 有效沟通: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
第十二章 安全型冲突解决法
试读
第一章 依恋理论,带你走出恋爱谜局
··恋爱时你总在讨好他吗?你担心自己不够魅力、不能留住他的心?
··他怎么总是心不在焉?为什么不主动打来电话?
··我条件优秀,要求不高,为什么还没遇到合适的那个TA·
··为什么夫妻感情越过越淡,几乎无话可谈?
那些有伤的爱情
··才恋爱两个星期,我已经身心疲惫。我总在担心男朋友认为我没有魅力,每天都焦虑盯着手机,猜测他会不会打电话过来。我知道,我的自卑、焦虑、不安以及对于感情的悲观预期,会再一次毁掉这一段感情。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我头脑灵活、相貌英俊、事业有成。作为男人,我可以为女人提供很多东西。我谈过几个相当优秀的女朋友,可是每回恋爱,不出几个星期,我就对她们兴趣尽失,感觉自己受到了束缚,失去了自由。找个合得来的女朋友有这么难吗?
··我已结婚多年,却深深感到孤独。我丈夫从来不和我谈心,也不谈我们的关系。最近,事情变得更糟。几乎每个工作日,他都加班到很晚,到了周末,他不是和朋友去打高尔夫,就是闷坐在屋里,打开电视,看体育节目。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善目前的状况,拉近我们的距离。也许我一个人过会更好。
上述每个案例都包含着当事人内心深处的隐秘痛苦,触及他们不可言说的伤痕。关于感情,从来没有哪种理论能够解释所有问题,也没有哪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遇到了感情问题,有无数可能的深层原因。要理解一个人的感情世界,就意味着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人:他的成长经历、恋爱经历、性格类型,还有生活的其他方面……心理学家了解这些情况,才能针对他的感情问题提出真正有用的意见。
作为心理专家,我们也曾经用这种传统的方法,理解人们的情感问题。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理论。它像一阵风,吹散了爱情的迷雾。上面三个案例乍看起来毫无头绪,这种新理论却能够给出清晰明了的解释。同时,这个理论还能解释生活中许多看似复杂的情感纠葛。
启发我们的,是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我们的朋友塔玛拉经历过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最后落得伤痕累累。她故事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 【恋人之间】
痴情女遇上无心男?
故事始于一场浪漫的邂逅。那一天,我行色匆匆地路过格林尼治大道,无意间看见一个男人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他外貌英俊,眼神清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就是格雷格,我不会想到我们的生活会有那么多的纠缠。
几天之后,我们一起出去吃饭,当时还有其他几个朋友。当我们的目光相遇时,我能感觉到他眼神里的爱意,这让我心跳加速。他的话里流露出想和我在一起的意思,我因此心醉神迷。他让我觉得我的人生将不再孤单。他是这么说的:“塔玛拉,你不要总是一个人待在家里,你可以到我这儿来。”“你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这些话让我得到抚慰,感到心有所属,不用再一个人面对世界。如果我再细心一点,不难听出他话里的弦外之音。实际上,他不想和我太亲近,而且害怕做出承诺。好几次,他提到自己从没有过稳定的恋爱——不知为何,他轻易厌倦身边的女人,感情上总也不能安定下来。
我隐约感到哪里出了问题。但当时被热恋冲昏头脑,我看不清他的性格倾向会对我产生什么影响。一个强烈的信念控制了我:爱情能够战胜一切,正如大家从小都相信的一样。就这样,爱情的冲动战胜了理智的防线。对我来说,只有和他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事。就在这时,他性格中不安定的因素浮出水面。我没有重视他的变化,并且坚信自己能让他安定下来。结果证明,我错了。我离他越近,他就越若即若离,越不像原来的他。他开始这样说话:他太忙了,晚上不能见我;他整个星期都很忙,周末才能和我见面。我虽然表面不说,但是心里感觉出了问题。这问题具体是什么呢?
我忐忑不安,开始感到焦虑。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他的去向,对他的一举一动都敏感不已,生怕他忽然提出分手。然而,格雷格一面用明显的行动表达他的不耐烦,一面又对我表示爱意,向我道歉。事情一直没有闹到分手的地步。
我们之间的感情起起伏伏,终于,我崩溃了。我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每天魂不守舍。为了等他的电话和约会,我不再和其他朋友见面。我以前热衷的事情,现在丝毫提不起兴趣。不久之后,这段感情如同绷紧的橡皮筋,难以承受巨大的张力,便痛苦地戛然而止。
我们是塔玛拉的朋友。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塔玛拉遇到心仪的对象,真心为她高兴。然而,随着他们感情的发展,塔玛拉越来越失去自我,这让我们非常担忧。她以前充满活力,现在却焦虑不安。她一颗心放在格雷格那里,大多数时间都在等他的电话,要么就忧心忡忡地幻想他们的未来。塔玛拉再也不能像以
前言/序言
这本书凝结了多年来依恋关系研究成果的精华,书中的理论贴近现实,有趣实用。简明的理论之后,辅以翔实具体的案例,极富有启发性。对于想要寻觅爱情、改善与恋人关系的读者来说十分有用。依恋理论是一套深邃复杂的学术理论,它既和儿童成长、父母养育有关,也和爱情相关,而本书讨论的重点是恋爱中的依恋。
在写作本书时,我们不遗余力地把复杂的学术观念转化成通俗实用的指导建议,使书中内容与普通人的恋爱生活息息相关。写作过程中,我们也参考了几位学者的成果。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耀眼的成果,和精辟独到的见解,然而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能一一列举,对此我们深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