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徐特立画传》以时间为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文释图,以图补文,分十一章讲述徐特立的生平技其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内容客观,叙事条理清晰,选图具有代表性,真实再现教育家的成长历程和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凸显教育家的教育精神与人格魅力。
《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徐特立画传》适于教育工作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广大普通读者阅读。
经常书评
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丛书突出传主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实践,尤其凸显传主的教育家精神;强调以史料为依据,对传主的教育贡献作客观评价,实事求是,还原历史。这本身即是教育家精神的具体体现。
——顾明远
希望《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丛书可以激励一批有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家,切实有效地推动中国的教育家办学进程。
——储朝晖
目录
绪章
一 家贫启蒙
贫寒身世
蒙馆受教
独自谋生
二 自觉成才
破产读书
弃旧从新
送教为民
三 民主革命者
断指血书
东渡考察
改革先锋
勤工留法
四 教育界的“长沙王”
献身师范教育
倾心女子教育
施行诗教方略
倡导“经师与人师”合一
五 革命运动中的教育家
投身农民运动
“人生五十始”
“南昌-老兵”
莫斯科进修
六 苏区教育的领路人
投入苏区教育
编制教育法规
“长征途中诲人忙”
七 边区教育的开拓者
陕北群众教育
长沙宣传抗日
别开生面的“课堂”
心系青少年教育
八 自然科学院的掌门人
科学教育主张
民主办学理念
“三位一体”模式
九 “中国化”教育的开山者
“中国化”的提出
实事求是的学风
体系化的国民公德
十 新中国教育的探路人
老教育家的新计划
对青少年的期望
终生的遗憾
十一 家庭和后代教育
革命家庭
严格教子
支持女儿
关爱儿媳
晚节品更高
后记
把教育办得更好(代跋)
试读
贫寒身世
湖南省长沙县是一个丘陵环绕,捞刀河、浏阳河、湘江三水汇聚的景色秀美之地。这里曾经是伟大的诗人屈原被流放的地方;也是英才辈出、俊秀成长的山水宝地。民主先驱黄兴、革命烈士杨开慧、著名剧作家田汉和开国元勋毛泽东等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俊才。而毛泽东青年时期的老师——徐特立就出生于此。
1877年2月1日(农历丙子年十二月十九日),湖南省长沙县五美乡荷叶煅的贫苦农民徐树兆家里喜添男T在封建时代,男孩的降生是家里的大喜事,祖父饱含深情地为刚出生的孩子取名懋恂,希望他长大之后成为一个勤勉诚信、忠厚笃实之人。这个孩子没有辜负祖父和家人的厚望,从小勤学刻苦,忠厚为人,且不入俗流,做事喜欢特立独行;长大后他给自己取名特立,以祖父所起的懋恂或恂作为笔名。此人就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被誉为“当今一圣人”的无产阶级革命教育家徐特立。
徐特立的父亲徐树兆是个少言寡语、老实厚道的庄稼人,一辈子不曾读书识字,尝够了没有文化的苦头。母亲胡氏则是农村里标准的贤妻良母。由于生活极度艰难,母亲极力克己持家,与丈夫共渡难关。但是,徐家过于节俭困难的生活,使徐特立的母亲因产后缺乏必要的营养补给而常年生病,以致过早衰老。在徐特立幼年之时,他的母亲便撒手人寰。母亲的离世使徐家生活更加困难,而徐特立的童年时光,也因母亲的过早离世充满了悲凉和阴霾。
……
前言/序言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要提倡教育家办学。这个问题的提出显示出中国急需教育家却又缺少教育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明确提出:“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然而,现今即使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怎样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却也没有清晰的认识。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与时任四川教育出版社社长安庆国在编写一套《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丛书的想法上不谋而合,这对传承、传播中国20世纪教育家的办学理念,弘扬其教育精神和优秀思想,促进教育家办学的旱日全面实现十分有益,也十分必要。
这套丛书所选择的十位传主是经过教育史专业的学者海选而产生的,他们是王国维、蔡元培、陶行知、张伯苓、胡适、梅贻琦、黄炎培、徐特立、陈鹤琴、晏阳初,我认为他们确实代表了20世纪对中国教育有巨大影响的教育家群体。
这套丛书突出传主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实践,尤其凸显传主的教育家精神;强调以史料为依据,对传主的教育贡献作客观评价,实事求是,还原历史,避免主观,不做有意拔高;全书插入大量珍贵历史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历史画卷,使得丛书具有了较高的学术价值、收藏价值以及观赏性和可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