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5场战争,70年岁月45万军魂,30余位将军还原最真实的大国崛起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本只属三流水准的美军在短短3年内成为盟军主心骨,以马歇尔为首的高层将领功不可没。他们的无私奉献也使美国跃居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
朝鲜战争
此前一直不被承认的中国,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引起世界轰动。李奇微临危受命,在三八线以南保全了美国的颜面。
越南战争
在以威斯特摩兰为首的将领层的领导下,美军一溃千里。国内反战声四起,“超级大国”行至悬崖边缘。
海湾战争
德普伊主导重建的美军仅用42天便击溃了伊拉克人。美国奠定霸主地位。
伊拉克战争
以反恐为借口的霸权主义引发众怒,在世界的声讨中,美国迷失了。
托马斯·E.里克斯回顾了过去70多年来的30余位美军将领,并将他们的故事串联起来,从美军价值观、战场战术与国家宏观战略、体制的成败等方面,全方位揭示了将军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紧密关联。
献给投身战场,追求和平的将军们
精彩书评
恢弘壮丽的史诗热血激昂的名将传奇,里克斯毫不留情地点评批评军事领导人,指出他们犯下的严重错误。
——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
真正伟大的将军能克服一切困难,战斗、战役无非是需要被克服的困难而已。无论他们面对何种艰苦,都能展现才华,扭转战局,反败为胜。
——美国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
精彩书摘
第10章 兵败长津湖
1950年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在长津湖地区爆发的战斗为美军的两种作战方式提供了一次测试,特别是考验了美军的将领领导力。
志愿军兵临城下,美军浑然不觉
海军陆战队被部署在长津湖西面,陆军部队在东面,双方都接受同一个领导班子的指挥,都经受着相同的低温折磨,3.5英寸(1英寸约合0.0254米。——译者注)火箭发射器的弹药都被冻裂了。驻长津湖海军陆战队师参谋长乔治·威廉姆斯上校不过是脱下手套打了一通分钟的无线电话,当天晚些时候,他的手指就因为冻伤变成了蓝色。多年后,在谈到长津湖时,海军陆战队下士艾伦·海林顿说:“我到现在都还能看见自己血管里的冰渣子。”的确,长津湖地区有一个怪异的现象——受伤后伤口会一直保持粉红色,而不是变成红棕色,因为血液在凝固之前就结了冰。寒冷是一种致命的诅咒,但在医疗上却是意外的帮手,因为伤口在低温下都被冻住了。这样的寒冷也让尸体不再成为环境问题。
对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来说,长津湖之战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残酷的战斗之一。这场战斗的幸存者,陆军一级士官卡罗尔·普莱斯后来说道:“我参加过二战的阿登战役,但那和长津湖战役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我所有的朋友都死在了长津湖。”
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向后撤退了近13英里;海军陆战队在第二阶段收容了陆军部队的幸存者后又撤退了英里。虽然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面对的是相同的敌人,但陆军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而海军陆战队却能带着车辆、武器和收容的陆军幸存者成功撤离。这是美军历史上最惨重的失利之一。
这场战斗发生在仁川登陆的3个月后,此时的麦克阿瑟和他的追随者们风头正盛。麦克阿瑟与爱将奈德·阿尔蒙德不顾一切地强迫部队向北推进,准备打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尽管有无数迹象表明已有数万或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了朝鲜,但麦克阿瑟依然下令北进,一场正面冲突在所难免。
唐·费斯中校指挥的第3步兵团第1营抵达了长津湖东岸,这是第一支替换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团的部队。这支海军陆战队部队被调往长津湖西面,与海军陆战队的另一个团会合。这是因为第1海军陆战师师长O.P.史密斯少将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动向和自身门户大开的左翼感到担忧,他想合兵一处,加强现有部队的实力。雷蒙德·默里是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5团的团长,他经验丰富,对长津湖东岸的地形有过详细研究。在将东岸交给费斯后,默里建议陆军部队筑好工事,不要贸然北进。史密斯将军还传话说:“看清楚局势,不要冒风险,先冷静下来。”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二战老兵,在奥马哈海滩指挥过战斗的第师副师长“铁锤汉克”霍兹准将曾拒绝过费斯的北进要求。然而,随着团长艾伦·麦克林上校的到来,费斯再次向团长提出由自己率兵北进的请求,希望从长津湖东面向北进攻。费斯这次如愿获得了批准。实际上,他已经为自己的失败打下了基础。这次战败中,他麾下折损的士兵数量,是乔治·卡斯特中校在小大霍恩河战役中损失士兵数量的3倍。
长津湖东岸的陆军部队是第7步兵师的两个营,其中一个营来自第31步兵团,另一个来自第3步兵团。第31团由麦克林上校指挥,他在二战期间担任过参谋,负责策划部队调动。那年秋天,麦克林的前任因仁川登陆后的糟糕表现而被解职,麦克林被任命为第31团团长。第32团第1营由费斯亲自指挥,此前他从未指挥过部队。更难以置信的是,一直到朝鲜战争前,他从未参与过前线战斗,无论是小队、排、连或营级战斗,他都没有指挥过。在整个二战期间,费斯一直担任李奇微的副官。当时的费斯营和整个第31团都没有太多作战经验,他们没有打过防守战,也没有和营级以上规模的敌人交过手。后来保罗·伯奎斯特少校在指挥与参谋学院所做的研究中提到:“第1营和第3步兵团所有的战斗经验,仅仅是攻陷汉城时所遭遇的零星抵抗。”但费斯的自大令他贸然率军北进。11月日下午,第一个坏兆头出现了。当麦克林派遣第31步兵团的情报和侦查排到长津湖东北方靠近入口的位置建立前哨基地时,这个排驾驶着装有机关枪的吉普车,向北行进后便失去了踪影。没有电台回报,也没有人跑回来,这支部队就这样永远消失了。费斯的情报官艾德·斯坦福德上尉是一名空军管制员,负责协调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为部队提供支援。他回忆说自己从朝鲜平民那里获得消息,中国人民志愿军声称他们“将夺回长津湖”,但所有人都不屑一顾。
同一天,阿尔蒙德将军在聆听海军陆战队第团的行动简报时,打断说:“你说的我已经清楚了,你们的情报官去哪里了?”
唐纳德·弗朗斯上尉走上前去。阿尔蒙德问他:“你手上最新的情
报是什么?”
弗朗斯诚实地告诉阿尔蒙德说:“将军,群山中有一大票中国人。”阿尔蒙德后来坚称弗朗斯没有汇报这一威胁,并说自己在11月日就已经看到了简报,简报上说:“海军陆战队第1师参谋部认为,敌人在长津湖地区不具备攻击性。”阿尔蒙德恬不
目录
宋忠平推荐战火硝烟中走出的将军们
权威推荐
军事单位介绍
军衔晋升图
前 言 从绝望到新生 快速任免带来诺曼底大捷
第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1945年)沉默者的辉煌
第1章 乔治·马歇尔 现代美军之父
第2章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名师出高徒
第3章 乔治·巴顿 没教养的战术天才
第4章 马克·克拉克 屹立不倒的庸才
第5章 特里·艾伦 离经叛道的独行侠
第6章 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 针尖对麦芒
第7章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不想做总统的将军不是好将军
第8章 威廉·辛普森 马歇尔"实验室"的杰出作品
第二部分 朝鲜战争(1950~ 1953年)傲慢者的滑铁卢
第9章 麦克阿瑟自毁长城
第10章 兵败长津湖
第11章 O.P. 史密斯 长津湖战役的救赎者
第12章 马修·李奇微 乱世出英雄
第13章 麦克阿瑟的最后一战 "战神"陨落
第14章 军队还是公司?
第三部分 越南战争(1959~ 1975 年)疯狂者的坟墓
第15章 马克斯韦尔·泰勒 越战悲剧的缔造者
第16章 威廉·威斯特摩兰 好战将军至死不悔
第17章 威廉·德普伊梦回二战
第18章 将领体系的崩溃
第19章 威斯特摩兰时代的终结与战争的转折点
第20章 历史遗秘 美莱村大屠杀的真相
第21章 越战落幕,陆军沉沦
第22章 威廉·德普伊 陆军伟大复兴的领航者
第23章 陆军将领层的缺陷何在?
第四部分 伊拉克与陆军复兴的代价(1991年至今)迷茫者的未来
第24章 鲍威尔、施瓦茨科普夫 史诗般的海湾战争
第25章 陆军复兴第一战让世界震惊的42天
第26章 狂妄自大 海湾战争后的军方
第27章 汤米·弗兰克斯后时代的将领代表
第28章 里卡多·桑切斯 伊拉克惨败的罪魁祸首?
第29章 乔治·凯西 将门之后何以沦为暴行的代名词?
第30章 戴维·彼得雷乌斯 外行人办内行事
终章若马歇尔还活着
译后记大国崛起,一将当先
试读
第10章 兵败长津湖
1950年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在长津湖地区爆发的战斗为美军的两种作战方式提供了一次测试,特别是考验了美军的将领领导力。
志愿军兵临城下,美军浑然不觉
海军陆战队被部署在长津湖西面,陆军部队在东面,双方都接受同一个领导班子的指挥,都经受着相同的低温折磨,3.5英寸(1英寸约合0.0254米。——译者注)火箭发射器的弹药都被冻裂了。驻长津湖海军陆战队师参谋长乔治·威廉姆斯上校不过是脱下手套打了一通分钟的无线电话,当天晚些时候,他的手指就因为冻伤变成了蓝色。多年后,在谈到长津湖时,海军陆战队下士艾伦·海林顿说:“我到现在都还能看见自己血管里的冰渣子。”的确,长津湖地区有一个怪异的现象——受伤后伤口会一直保持粉红色,而不是变成红棕色,因为血液在凝固之前就结了冰。寒冷是一种致命的诅咒,但在医疗上却是意外的帮手,因为伤口在低温下都被冻住了。这样的寒冷也让尸体不再成为环境问题。
对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来说,长津湖之战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残酷的战斗之一。这场战斗的幸存者,陆军一级士官卡罗尔·普莱斯后来说道:“我参加过二战的阿登战役,但那和长津湖战役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我所有的朋友都死在了长津湖。”
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向后撤退了近13英里;海军陆战队在第二阶段收容了陆军部队的幸存者后又撤退了英里。虽然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面对的是相同的敌人,但陆军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而海军陆战队却能带着车辆、武器和收容的陆军幸存者成功撤离。这是美军历史上最惨重的失利之一。
这场战斗发生在仁川登陆的3个月后,此时的麦克阿瑟和他的追随者们风头正盛。麦克阿瑟与爱将奈德·阿尔蒙德不顾一切地强迫部队向北推进,准备打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尽管有无数迹象表明已有数万或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了朝鲜,但麦克阿瑟依然下令北进,一场正面冲突在所难免。
唐·费斯中校指挥的第3步兵团第1营抵达了长津湖东岸,这是第一支替换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团的部队。这支海军陆战队部队被调往长津湖西面,与海军陆战队的另一个团会合。这是因为第1海军陆战师师长O.P.史密斯少将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动向和自身门户大开的左翼感到担忧,他想合兵一处,加强现有部队的实力。雷蒙德·默里是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5团的团长,他经验丰富,对长津湖东岸的地形有过详细研究。在将东岸交给费斯后,默里建议陆军部队筑好工事,不要贸然北进。史密斯将军还传话说:“看清楚局势,不要冒风险,先冷静下来。”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二战老兵,在奥马哈海滩指挥过战斗的第师副师长“铁锤汉克”霍兹准将曾拒绝过费斯的北进要求。然而,随着团长艾伦·麦克林上校的到来,费斯再次向团长提出由自己率兵北进的请求,希望从长津湖东面向北进攻。费斯这次如愿获得了批准。实际上,他已经为自己的失败打下了基础。这次战败中,他麾下折损的士兵数量,是乔治·卡斯特中校在小大霍恩河战役中损失士兵数量的3倍。
长津湖东岸的陆军部队是第7步兵师的两个营,其中一个营来自第31步兵团,另一个来自第3步兵团。第31团由麦克林上校指挥,他在二战期间担任过参谋,负责策划部队调动。那年秋天,麦克林的前任因仁川登陆后的糟糕表现而被解职,麦克林被任命为第31团团长。第32团第1营由费斯亲自指挥,此前他从未指挥过部队。更难以置信的是,一直到朝鲜战争前,他从未参与过前线战斗,无论是小队、排、连或营级战斗,他都没有指挥过。在整个二战期间,费斯一直担任李奇微的副官。当时的费斯营和整个第31团都没有太多作战经验,他们没有打过防守战,也没有和营级以上规模的敌人交过手。后来保罗·伯奎斯特少校在指挥与参谋学院所做的研究中提到:“第1营和第3步兵团所有的战斗经验,仅仅是攻陷汉城时所遭遇的零星抵抗。”但费斯的自大令他贸然率军北进。11月日下午,第一个坏兆头出现了。当麦克林派遣第31步兵团的情报和侦查排到长津湖东北方靠近入口的位置建立前哨基地时,这个排驾驶着装有机关枪的吉普车,向北行进后便失去了踪影。没有电台回报,也没有人跑回来,这支部队就这样永远消失了。费斯的情报官艾德·斯坦福德上尉是一名空军管制员,负责协调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为部队提供支援。他回忆说自己从朝鲜平民那里获得消息,中国人民志愿军声称他们“将夺回长津湖”,但所有人都不屑一顾。
同一天,阿尔蒙德将军在聆听海军陆战队第团的行动简报时,打断说:“你说的我已经清楚了,你们的情报官去哪里了?”
唐纳德·弗朗斯上尉走上前去。阿尔蒙德问他:“你手上最新的情
报是什么?”
弗朗斯诚实地告诉阿尔蒙德说:“将军,群山中有一大票中国人。”阿尔蒙德后来坚称弗朗斯没有汇报这一威胁,并说自己在11月日就已经看到了简报,简报上说:“海军陆战队第1师参谋部认为,敌人在长津湖地区不具备攻击性。”阿尔蒙德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