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复仇为何无处不在而又极具破坏性?
复仇的欲望为何如此诱人?
宽恕为何如此困难?
这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心理学家迈克尔·E·麦卡洛通过挑战几世纪以来对复仇与宽恕的误解,解答了这些问题。
目录
第一章 让复仇与宽恕复归于人性
复仇是种传染病?宽恕是其疗方?
作为“疾病”的复仇与作为“疗方”的宽恕:对标准社会科学模式的反思
复仇与宽恕向人性的复归
可以促使人性去做“不自然的”事情
新玩意儿与旧套路:创建适于宽恕的环境
第二章 复仇是个问题:算算代价
刮开宽恕即见血仇
复仇欲是一回事,由之而产生的行动则是另一回事
计算复仇的代价
复仇与日常侵犯
查查谋杀的资料
复仇欲会导致战争吗?
复仇与恐怖主义
复仇欲是对痛苦的疏导
第三章 复仇是一种解决方案——三个进化论假设
人性特征及其形成
什么是适应?
如此不利于适应的复仇欲如何可能是一种适应?
复仇解决何种适应性问题?
复仇:作为解决之道的问题
第四章 复仇的解决之道——适应的论据
复仇欲是对经验切片的一种回应吗?
复仇欲是人类普遍共有的吗?
我们是唯一的复仇物种吗?
复仇的数字计算
第五章 家庭、友谊以及宽恕的功能
与亲属共处
与非亲属合作
孔雀鱼博弈
困境到处存在
再做一次
从重复博弈到进化博弈
是什么让“一报还一报”如此成功?
引出杂音
“事不过三”的进化规则
进入闲聊
宽恕是伴娘,合作是新娘
第六章 宽恕的本能
认清现实
和解与宽恕
沃尔夫冈?苛勒的小责罚
接吻
吸引力法则
人类的和解倾向
宽恕与和解:人类的普遍特征?
为什么群居动物会宽恕与和解?
急于宽恕
再论有价值关系
由装配玩具和血肉之躯造成的知识爆炸
打开工具包
第七章 宽恕的大脑
搜寻系统与狂怒线路
从受害者到捕食者
渴望复仇
复仇的策划
当复仇的策划受挫时
“这里所有人都乐在其中”:复仇的回报
进入宽恕的本能
启动宽恕本能
第八章 “促进并维持友好的关系”——促生宽恕
宽恕的信号
信号1:道歉
信号2:自我贬低的表现及姿态
信号3:补偿
恢复性司法
安抚的风险
第九章 从神经元到国家
强国能够控制复仇
宽恕可能要求大量的真相
国家之间的和解
非零的扩展圈
罗伯斯山洞实验
合作带来的三点益处
播下和平的种子
第十章 神圣的宽恕与正义的复仇
宗教是干什么的?
基督教与宽恕、复仇之间的不稳定关系
宽恕拯救了瓦阿尼
作为复仇机器的宗教
伊斯兰教与复仇、宽恕之间的不稳定关系
宗教是活生生的体系
第十一章 宽恕的人类
我们是敏感于背景的生物
我们是文化的生物
我们是合作的生物
橄榄枝抑或多面之一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试读
2001年10月26日凌晨,xiii25岁的钱特•马拉德正驾车行驶在位于沃思堡正东南的州际820公路上。刚参加完一个漫长的晚会,她要回家了,但仍处在亢奋的醉态。身体的疲惫,加之体内酒精、大麻、迷幻药等多种物质的作用,让她判断力下降,反应迟钝。因此,她无法保持足够快的反应去控制将要发生的事情。就在绕着马蹄形弯道拐向287公路的时候,马拉德的车正好撞上昏暗的高速公路边的一个行人。那人名叫格雷戈里•比格斯,是一名失业的泥瓦匠,年仅37岁。由于反弹,比格斯被抛在马拉德的引擎盖上,头和上身穿过挡风玻璃,落到了副驾驶座的车底板上,双腿仍被挡风玻璃卡着。<br><br>药品的作用、喧闹的响声、破碎的玻璃,一开始马拉德被这些东西搞懵了,甚至不知道有人卡在玻璃上。当她意识到是怎么回事后,就从287公路的溪村出口驶出,停好车,下车看能否提供些帮助。但一碰到比格斯的腿,她又慌乱起来。由于还受药物影响,处于不清醒状态,她想不出下一步该怎么办。于是她不顾比格斯还被玻璃卡着,继续驾车回家,将车开进车库,并关上了车库的门。就这样,马拉德让比格斯待在车库里流血至死。xiv比格斯曾一再乞求马拉德帮帮他,但马拉德作为一名助理护士,坚持认为她无法为他做任何事,于是听任他死去。后来的法医可以证明:比格斯如果得到及时的医疗护理,几乎肯定能在这次车祸中存活下来。<br><br><br><br>导论:关于复仇与宽恕的三个朴素的真相<br><br>第二天上午,马拉德在家里和男友约会,而车子以及比格斯的尸体则留在车库。夜幕降临后,她和两位朋友一起,将尸体丢弃在附近的公园里。一名知情者向警方透露,马拉德后来还就这次事故开过玩笑。<br><br>警方过了好几个月才收到线报,追查出马拉德。马拉德被拘后受审,以谋杀罪被判处50年监禁。在听审会上,格雷戈里的儿子布兰登有一个机会作受害人影响陈述受害人影响陈述为美国法律术语,指的是关于受害人所受影响之陈述,是在给已被裁决有罪者判刑之前,由缓刑官来准备的一种不公开的官方文件。它旨在向法官说明犯罪行为给受害人或其家庭所造成的影响,以供法官量刑时考虑。。但他并没有利用它来请求尽可能严厉的判决,而是对法庭和马拉德的家人说:“此案无胜者。就像我们失去了格雷一样,你们也将失去女儿。”布兰登接着说道:“我仍要将宽恕给予钱特•马拉德,并且要让她知道,我在为马拉德一家祈祷。”<br><br>像这样的宽恕行为当然令人吃惊,但布兰登•比格斯的表现并非绝无仅有。1995年4月,蒂莫西•麦克维制造了俄克拉何马城的默拉联邦大楼爆炸案,23岁的朱莉•韦尔奇遇害。其后的几个月,朱莉的父亲巴德满脑子想的都是复仇。“爆炸发生后第三天,我看到蒂莫西被人从法庭带出来,这时我真希望有人拿一把步枪,从高楼上将他射死。我要他下油锅。实际上,我要是有机会,早就亲手把他杀了。”<br><br><br>接连好几个月,巴德都试图用酒精来麻醉自己,以缓解悲痛,平息复仇的渴望,但还是不起作用。于是在1996年1月的一天,巴德在一次可怕的宿醉之后,回到了俄克拉何马市中心第五街区西北200号,即默拉联邦大楼曾经的所在地。就在那儿,他幡然醒悟:“接下来的几周,我心中开始平复,最终的结论是,正是复仇和憎恶杀害了朱莉和其他167人。由于1993年得克萨斯州的韦科事件所谓韦科事件,指的是美国联邦调查局打击大卫教派的一次大规模行动。其行动地点在得克萨斯州韦科市,时间是1993年2月28日至4月19日。起因是联邦调查局拘捕大卫教派教主考雷什,引发大卫教与美国政府间的对抗。联邦调查局动用了大批警力包围骆驼山庄,即大卫教在韦科的总部。双方对峙51天,大卫教派无一教徒投降。此后联邦调查局用坦克进攻庄园,庄园突然起火。除九人外,包括考雷什在内的86名教徒全部葬身火海。韦科事件被视为美国政府应对邪教组织的一个失败范例。,蒂莫西•麦克维和特里•尼科尔斯一直敌视政府。xv明白他们带着复仇欲的所作所为后,我知道得将自己的仇恨引向别处。”<br><br>他记得,爆炸发生几星期后他看过对蒂莫西的父亲比尔所做的一次电视访谈。“比尔正在花圃劳作,”韦尔奇写道,“当记者提了一个问题时,他对着电视镜头看了好几秒钟。这时我看到了这位父亲深藏痛苦的眼神,当然大多数人是看不出来的。我之所以能看出来,是因为我也生活在这种痛苦之中,并且我知道总有一天得去告诉这位父亲,我确实同情他的感受。”<br><br>在一次去纽约州访问期间,巴德与比尔•麦克维及其女儿(即蒂莫西的妹妹)珍妮弗取得联系,要去他们家简短拜访一下。<br><br>前半个小时,我们在花园里相互认识。接着我们进了屋子,在餐桌边聊了一个小时。他23岁的女儿珍妮弗也在家。进屋的时候,我注意到在壁炉上方挂着一张蒂莫西的相片。在我们就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