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天球运行论》又名《试论天体运行的假说》,长达6卷,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所著的一本天文学说著作,于1535年最终修补完整。第一卷论述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都是绕太阳运行的。第二卷讨论地球的自转,指出地球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第三卷讲岁差。第四卷谈月球的运行及日月食。第五、六卷阐述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和木星五大行星。
目录
英译本导言
安德列亚斯·奥西安德尔(Andreas Osiander)的序言
尼古拉·舍恩贝格(Nicholas Schonberg)的信
致教皇保罗三世陛下哥白尼《天球运行论》原序
第一卷
引言
第一章 宇宙是球形的
第二章 大地也是球形的
第三章 大地和水如何形成了一个球体
第四章 天体的运动是均匀而永恒的圆周运动,或是由圆周运动复合而成
第五章 圆周运动对地球是否适宜?地球的位置在何处?
第六章 天之大,地的尺寸无可比拟
第七章 为什么古人认为地球静止于宇宙的中心
第八章 上述论证的不当之处和对它们的反驳
第九章 可否赋予地球若干种运动?宇宙的中心
第十章 天球的次序
第十一章 地球三重运动的证据
第十二章 圆的弦长
第十三章 平面三角形的边和角
第十四章 球面三角形
第二卷
引言
第一章 圆及其名称
第二章 黄道倾角、回归线的间距以及这些量的测量方法
第三章 赤道、黄道与子午圈相交的弧和角;赤经和赤纬对这些弧和角的偏离及其计算
第四章 如何测定黄道外任一黄经黄纬已知的星体的赤经赤纬,以及它过中天时的黄道度数
第五章 地平圈的交点
第六章 正午日影的差异
第七章 如何相互导出最长白昼、日出间距和天球倾角;白昼之间的余差
第八章 昼夜的时辰及其划分
第九章 黄道弧段的斜球赤经;当黄道任一分度升起时,如何确定在中天的度数
第十章 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
第十一章 这些表的用法
第十二章 通过地平圈的两极向黄道所画圆的角与弧
第十三章 天体的出没
第十四章 恒星位置的研究及其编目
第三卷
第一章 二分点与二至点的岁差
第二章 证明二分点与二至点岁差不均匀的观测史
第三章 用于说明二分点与黄赤交角移动的假说
第四章 振荡运动或天平动如何由圆周运动复合出来
第五章 二分点岁差和黄赤交角不均匀的证明
第六章 二分点岁差与黄道倾角的均匀行度
第七章 二分点的平均岁差与视岁差的最大差值有多大?
第八章 这些行度之间的个别差值和表示这些差值的表
第九章 二分点岁差讨论的回顾与修正
第十章 黄赤交角的最大变化有多大?
第十一章 二分点均匀行度的历元与近点角的测定
第十二章 春分点岁差和黄赤交角的计算
第十三章 太阳年的长度和变化
第十四章 地心运转的均匀与平均行度
第十五章 论证太阳视运动不均匀性的预备定理
第十六章 太阳的视不均匀性
第十七章 太阳的第一种周年非均匀性及其特殊变化的解释
第十八章 黄经均匀行度的分析
第十九章 太阳均匀行度的位置与历元的确定
第二十章 拱点飘移给太阳造成的第二种双重不均匀性
第二十一章 太阳不均匀性的第二种变化有多大
第二十二章 怎样推算太阳远地点的均匀与非均匀行度
第二十三章 太阳近点角及其位置的测定
第二十四章 太阳均匀行度与视行度变化的表格显示
第二十五章 视太阳的计算
第二十六章 NUCHTHEMERON,即可变的自然日
第四卷
引言
第一章 古人关于月球圆周的假说
第二章 那些假设的缺陷
第三章 关于月球运动的另一种观点
第四章 月球的运转及其行度详情
第五章 在朔望出现的月球第一种不均匀性的分析
第六章 对月球黄经和近点角均匀行度的验证
第七章 月球黄经和近点角的历元
第八章 月球的第二种不均匀性以及第一本轮与第二本轮之比
第九章 表现为月球非均匀远离其第一本轮高拱点的剩余变化
第十章 如何由给定的均匀行度推导出月球的视行度
第十一章 月球行差或归一化的表格显示
第十二章 计算月球行度
第十三章 如何分析和论证月球的黄纬行度
第十四章 月球黄纬近点角的位置
第十五章 视差仪的构造
第十六章 如何确定月球视差
第十七章 月地距离及其取地球半径=1时的值
第十八章 月球的直径以及月球通过处地影的直径
第十九章 如何同时求出日月与地球的距离、它们的直径以及月球通过处地影的直径和轴
第二十章 太阳、月亮、地球这三个天体的大小及其比较
第二十一章 太阳的视直径和视差
第二十二章 月球的可变视直径及其视差
第二十三章 地影的变化程度有多大?
第二十四章 地平经圈上的日月视差表
第二十五章 日月视差的计算
第二十六章 如何分开黄经视差与黄纬视差
第二十七章 关于月球视差断言的证实
第二十八章 日月的平合与平冲
第二十九章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