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阿桑奇(Julian Assange)与维基解密(WikiLeaks),斯诺登(Edward Snowden)与棱镜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以及互联网中的金融欺诈、黑钱运作、武器交易、毒品与色情……这本书会带你进入互联网中一个不为人知的黑暗的隐秘世界,而这个隐秘世界如何运作,如何生存,又是被谁操纵……此书首次全面解读互联网的黑暗江湖。
没有人真正全面了解深网的秘密。它是一个平行的数字世界,由无止境的数字信息构成,深网足有可见互联网的40 ~ 450 倍。深网内布满匿名网站,它们几乎不受法律的制约。在这里,人们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因此一切活动或路径都难以追踪。深网是世界上后一个未知领域。
《深网》一书解释了深网如何运作、人们如何进入深网、谁在深网中进行操作,并揭开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帮助斯诺登、阿桑奇与其他人实现了秘密的数据交换和防窃听交流。与此同时,深网也被认为是进行非法交易活动的“罪恶天堂”。本书采集了新的数据和信息,作者采访了互联网业内人士、德国联邦犯罪调查局(BKA)犯罪调查官员、检察官、政治家、黑客、网络极客和各种宁愿隐匿在黑暗中的人们。让你亲临其境、实探隐秘黑暗的网络世界。
经常书评
深网……是本世纪人类精神世界一种令人眩目的完整写照。
——克莱门斯.J.塞茨《世界报》
这是一个关于艰难的妥协、关于令人厌恶的坏分子和信息全面监控漏洞的奇幻故事……从本书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为了探究互联网中的秘密如何一次次靠近和突破个人极限。起初看似被热炒的搜索引擎,随着气氛越发紧张而演绎成为癫狂的故事……
——马丁.策林格德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文化频道
为亟待讨论的话题做出重要贡献。
——沃尔夫冈.施蒂勒《科技评论》
目录
序 言 1
那只白色的兔子 11
进入暗网的途径
深入兔洞 17
深网技术和密码
在林立的路牌中 29
Hidden Wiki 和隐藏服务
兑德尔达姆和兑德尔迪 42
两位讲述者、两段讲述:黑客和调查局
海象和木匠 53
FBI 的重要行动
铅笔鸟 71
PGP 加密软件:如何在深网中建立联系
在兔子的家中 81
武器商和掘墓人:走私犯和杀手如何做生意
带着梯子的小蜥蜴 87
Tails 系统——像爱德华·斯诺登一样匿名
茶话会 96
调查和虚拟搜查:深网和官方调查机构
毛毛虫的建议 106
国家和检察官如何对待匿名性
咬上一口蘑菇 116
落网与谋略:情报机构与调查方法
透过镜子来看 122
深网中的色情物及其传播
柴郡猫 134
保护数据就是保护受害者——若依赖匿名性
扑克士兵 147
如果无辜者失去生命:抗议者和互联网中的战争
在女王的花园中 156
维基解密和泄密者:Tor 网的安全性有多高?
槌球比赛 167
斗争的历史:信息自由的长久斗争
审理过程 178
什么是监控
爱丽丝才是最聪明 189
我们为何在现实生活中关上身后的门
致谢 195
试读
带着梯子的小蜥蜴
Tails 系统——像爱德华·斯诺登一样匿名
“你整天都在做什么呢?”西蒙问道,并递给我一块比萨。他住的屋子很冷,还不到 18 摄氏度。西蒙说暖气不久前停掉了,一天又一天这样挨冻。我感谢他的好意,但并不想吃比萨。不过穿上一双暖和点的拖鞋还是要的。
“我在努力尝试给那些人写信。谢谢你的鞋。”我回答他说,并指了指穿暖了的双脚,“你真是太贴心了!”
“小意思。”他微笑着端着一块比萨回到自己的座位。他常坐在电脑前,那里堆满了专业书籍和小纸条,还有一台旧电脑和一些小东西。西蒙是个黑客,也是我一个要好的朋友,不过对于在这本书中所谓“黑客”,跟大部分人一样,他一定不愿意被这样称呼。西蒙是位资深信息工程师,最近兴趣全在满墙他亲手装上去的滑板架上。有人曾这样描述黑客:“黑客是试图寻找用咖啡机做吐司的办法的人。”西蒙倒确实尝试过。所以说,他正是我要求助的那只拿着梯子的小蜥蜴。他说能帮助我,接着就开始了关于操作系统的长篇大论。
让我们再次回到爱德华 · 斯诺登的泄密事件。罗拉 · 柏翠丝在斯 诺登之前与朱利安 · 阿桑奇取得联系,朱利安是维基解密的创始人。斯诺登让她与她的朋友格伦 · 格林沃尔德意识到,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的交谈很容易被窃听,加密的往来邮件也可能被解密。据哈丁讲,柏翠丝起初根本不知道该怎样联系格林沃尔德。
她发现由于进行过相关搜索,自己已被美国官方监控,电话和邮件都有潜在的不安全性。她当时在柏林进行斯诺登轰动文件的前期调查。她联系格林沃尔德并要求他与自己见个面——面对面的,不要通过任何电子设备。他们要交换第一批信息。据哈丁讲,斯诺登甚至考虑把资料交给阿桑奇。不过阿桑奇在伦敦厄瓜多尔使馆,在情报局和全世界公众的关注之下。也许只有通过 Tor 网的链接,将文件转至维基解密,并继续将其他真相也在平台上公布。
柏翠丝决定和格林沃尔德及匿名信息提供者见面——因为她认为这对鉴定信息来源很重要。“我需要 6 到 8 周时间。”格林沃尔德回复说。
格林沃尔德:我当然不是整天坐在那里幻想会发生什么。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所以对于见面的提议并没那么在意。
“我们为什么又到这个界面了?”我问西蒙,他面前摆着一台电脑,我手里捧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新煮的咖啡。
“因为你想要联系杀手啊。”他说着向黑色的窗口中敲着什么,那是控制面板——接下来的几秒内,电脑屏幕上出现持续变化的内容。
“你最好不要在家或使用自己的电脑这么做。”他对我补充说。
因为电脑总是会随带着发送数据信息,这点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通过后台程序,像杀毒软件、传真机软件更新、peerblock 防火墙更新、显卡和系统更新,以及带有邮箱地址的电子邮箱服务器(虽然我的邮箱已加密),它还是会发送元数据。所有这些都有可能泄露个人身份,我的电脑就成了一台和外界对话的机器。如果不想进美国的监狱,我联系杀手的计划就一点也不合适。
“西蒙,为什么这么久?”我不满地发起牢骚。“整个过程就是需要这样,而且这个步骤很重要。”他继续深入检查控制面板。“我正在检查下载包的真假,为了看一下是不是有人在下载页面嵌入了其他文件夹,例如木马程序。”这里要下载的是一个驱动程序。据说,如果想和杀手建立联系,就需要安装这个程序。
我努力想着在小蜥蜴要给爱丽丝所在的房子放火时,它和渡渡鸟一起吹奏的歌。“这听起来很有意思,”我稍带嘲讽地说,“到底要怎么检查?”西蒙弯下身体,眼睛一直盯着屏幕上流动着的信息,显然目前还有问题。“嗯,我通过密码检查。你还记得你的邮件密码,也就是PGP 密码吗?”他问,我点头表示记得。“我现在正是通过密码检查下载文件,看密码与文件是不是相符。”我尝试记录下载软件杂乱的专业词汇。不过如果有人换掉网页,换上一个错误的下载文件——他难道不也会换掉密码?也许会。就像这样:西蒙会知道他在做什么。如果需要检查,那就一定要进行检查。他们基本上都是这样做事。
“已经检查好了?”我问他。西蒙点点头,把比萨盘子推到一边,整个键盘空了出来。“我用许多方法检查,以便可以完全确定安全性。”
他回答。“为什么要用多种方法反复检查?一种难道不够吗?”我问他。
他转过身,盯着我看了一阵,表情十分不解。“必须要彻底检查,这是基础。就像在入室盗窃案的现场寻找蛛丝马迹,”西蒙回答,“如果感到被跟踪或者类似情况的话。”
“平时你也要检查?”我问他。
西蒙耸了下肩膀。
“偶尔。”
柏翠丝 4 月中旬给格林沃尔德写信,要他准备接收一个 FedEx 邮递的包裹,里面是匿名者提供的消息。此时格林沃尔德还是没有给邮件加密,没过多久他给柏翠丝回信说:“包裹已收到。”
包裹里是 2 个 U 盘,也有可能
前言/序言
“原本我喜欢这类书。”弗朗克· 普什林(Frank Puschin)说道,他的脸上露出同情的表情,一边舒服地把身体靠到椅子里。“如果这些书情节够紧张,具有完整性,而且在内容上富有新意,那么我确实会想读一读。”他喝了一口咖啡,“如果不能做到上述几点,而只是表现出尽量朝这个方向努力,我认为这样的书就太过表面化了,”说话时他的嘴唇贴在咖啡杯的边缘,“或者说就完全没有必要再写这样的书了。”
弗朗克· 普什林有深色的头发、运动员的身材、修长的脸颊和健硕的上臂。他说话时目光极具洞察力,就像伦琴射线仪发出的射线,这种射线在医院里通常用来诊断病人。当病人站在仪器前面准备做检查时,护士往往会向他们解释说:“如今伦琴射线检查绝对安全,不会有任何问题,而且对人的身体健康是绝对无害的。”而随后出于安全考虑,她一定会远离仪器,甚至走出房间,留下病人独自接受检查。
“我认为写一本仅以Tor 网络(洋葱网络)为内容的书十分困难,不过如果确实写出了这么一本书,那当然是好事,”普什林说道,随后将咖啡杯放回到白色的桌面上,“但是我们作为联邦州犯罪调查局(LKA)的官员,一定不会指导人们如何在网络上不被发现,无形地成全他们去做非法的事情。我们也不会泄露任何侦缉秘密,例如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以及我们如何行动之类的。这样的内容严禁出现在书的行文中。”
弗朗克· 普什林看上去30 岁出头,他的举止却像30 多岁的人,我猜他有38 岁。他为自己和家人盖了一栋房子,不是建在城市里,而是建在美丽的乡间。很可能正因为如此,他心里时刻想着比Tor 网和比记者采访更加急迫的事情。可能这会儿他正想着怎么给屋顶做隔热层,如何修理浴室,或者估算用信用卡支付太阳能设备的好处。
弗朗克· 普什林在汉诺威犯罪调查局担任主调查官,负责互联网犯罪中心的工作,在办公室他最常做的事情叫作“无关事由搜索”。无关事由意味着弗朗克· 普什林和他的同事所采取的行动不需要具体的作案嫌疑或者初始犯罪嫌疑。这就好比如果巡逻警察拦下某辆开上斑马线的机动车,经调查该驾驶员是醉酒驾车,他在这种情况下即构成初始犯罪。如果警察在循环性例行巡逻时拦下某个人,便是无关事由的。当普什林需要进行这类检查时,他并不需要开车出去,而只需坐在电脑前,其实他的工作始终如此。弗朗克· 普什林就好比穿着警察制服的黑客。
“我们的工作就好比数字警察,”他操着蹩脚的官方德语向我介绍,“我们向同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多是和互联网及社交网络有关的。如果有潜在的绑架案或者女孩失踪事件发生,我们会在网络上查询:她与谁有过联系?和谁聊过天?我们知道哪些关于她朋友的信息?她有没有在脸书(Facebook)上表现过自杀的倾向?”普什林又喝了一口咖啡,解释道。“他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请教专家?您的同事们不懂如何进行网络调查吗?他们不能自己在脸书寻找线索吗?”我的问题有些直接。普什林思考了一下,随后回答道:“他们可以。”不过这仅是他的回答而已,同样的问题答案也可以是否定的。
在德国,弗朗克· 普什林这样的官员并不多。虽然一些州级犯罪调查局和检察院设有互联网犯罪“专项部门”,但是这些部门尚缺少应对不断发展的犯罪形态的经验。虚拟犯罪是一个新兴现象,并正逐步引起政府的关注。与因受严格的法律监控而增长放缓的传统犯罪相比,互联网欺诈、盗用信用卡以及其他数字犯罪呈爆炸式增长。每天在网络上浏览的网民对此却一无所知,或者他们根本不考虑这些问题。
“您身边的同事大多是30 岁左右,并且整个团队的平均年龄仍呈下降趋势,是这样吗?”我试图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是的,我们是比较年轻的团队,”普什林边回答边得意地笑着,“并且我们得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互联网上使用的是另一种语言,实际上是多种语言,比如内部俚语、电脑游戏缩写和特定的网络概念等。”普什林继续解释,并从一只黑色的袋子里拿出一个东西。“如果您不了解这种语言,不能掌握它在虚拟世界中的应用方法,那您很快就暴露了,接下来大家不再用这种语言交流,他们马上就会意识到有外人进入。对于我们的侦查工作十分重要的是,在对话中,不要问软盘上有没有Windows,您已经明白我指的是什么……”说着他又喝了一口咖啡,靠到椅背上,向窗外看了一眼,“您能住在这里多好。”沉默。
“您这样觉得?”我边说边在比萨外送服务的点餐栏上输入自己的地址,购物车里有一份夏威夷菌菇比萨(这是普什林点的)和辣味萨拉米比萨,弗朗克· 普什林这时舒服地坐在我家的沙发上。
“我非常喜欢您家,我想在自己的房子里也装一面这样的墙,”普什林边说边递给我一个U 盘,“这面墙是用旧砖砌成的,还是后做旧成这样子的?”
我左手点击发送了订餐消息,右手接过普什林的空咖啡杯,从桌子上方端了过来。“我觉得这墙壁是用旧砖砌成的,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