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侦查中电子数据取证》内容简介:开展侦查活动中,无论面对的是怎样的案件,几乎都要面对、处理电子数据。合法科学处理电子数据应成为侦查人员的一种基本能力。基于这样的思路,本书立足于侦查,以侦查人员如何合法科学处理电子数据为研究视角,把侦查人员如何合法科学地处理电子数据取证作为论述的重点。同时,鉴于现有大多数侦查人员的知识结构,本书尽量将复杂的技术问题简单化,尽量将复杂的技术问题进行具有可操作性论述,让侦查人员在学习中能够尽快明确电子数据取证相关知识、尽快初步掌握电子数据取证技能、能力。本书主要包括十部分内容:电子数据及取证概述,电子数据的法律地位、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电子数据取证工具,侦查中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侦查中计算机数据的收集提取,侦查中移动终端数据的收集提取,侦查中视频数据的收集提取,侦查中其他常见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电子数据的鉴定与检验,电子数据的移送展示与审查判断。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电子数据及取证概述
一、电子数据的含义
二、电子数据的分类
三、电子数据的特点
四、电子数据取证发展概况
五、对侦查中电子数据取证人员的素质要求
第二章 电子数据的法律地位、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一、电子数据的法律地位
二、电子数据获得证据能力的要求与规则
三、电子数据的证明力
第三章 电子数据取证工具
一、镜像工具
二、写保护工具
三、现场勘验工具
四、移动终端取证工具
五、数据恢复工具
六、取证分析软件
七、实验室检验平台
第四章 侦查中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
一、电子数据取证原则
二、收集提取电子数据的主体
三、收集提取电子数据的一般流程
四、收集提取电子数据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五、电子数据的搜寻
六、电子数据的扣押封存与固定提取
七、电子数据的调取、冻结与运送
八、电子数据的检查
九、制作收集提取电子数据笔录
第五章 侦查中计算机数据的收集提取
一、计算机数据基础
二、计算机数据收集提取基本流程
三、常规计算机数据的收集提取
四、计算机网络数据收集提取
五、计算机数据恢复
六、计算机内容深度检索
七、MAC OS数据收集提取
第六章 侦查中移动终端数据的收集提取
一、手机数据基础
二、手机数据收集提取基本流程
三、Android手机数据收集提取
四、iPhone手机数据提取
第七章 侦查中视频数据的收集提取
一、视频监控系统种类
二、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三、视频数据的调取范围
四、视频数据调取准备
五、视频数据调取分析
六、视频监控点分布图的制作
七、视频数据调取方法
八、视频数据调取流程
九、视频数据资料管理
十、视频图像处理
十一、视频图像鉴定
十二、视频图像分析
十三、视频数据收集提取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第八章 侦查中其他常见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
一、Office文件的收集提取
二、恶意代码的收集提取
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的收集提取
四、伪基站数据的收集提取
五、谷歌眼镜数据的收集提取
六、Apple Watch数据的收集提取
七、Edge浏览器取证
八、其他将变得常见的电子数据取证
第九章 电子数据的鉴定与检验
一、电子数据鉴定、检验的法律依据
二、电子数据鉴定、检验的特点
三、电子数据鉴定、检验的资质与范围
四、电子数据鉴定、检验的流程
五、鉴定、检验文书的制作
六、鉴定意见、检验报告的审查
七、电子数据鉴定面临的困难
第十章 电子数据的移送展示与审查判断
一、电子数据的移送展示
二、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
后记
致谢
前言/序言
前 言
本书将电子数据取证限定在侦查中。也就是说,本书仅论及刑事侦查活动中的电子数据取证,排除了民事、行政及其他诉讼活动中的电子数据取证。
本书使用“电子数据”一词,不用电子证据、数字证据、电子物证等词汇,与现行《刑事诉讼法》保持一致。
本书采用“电子数据取证”一词,不用电子证据取证、数字证据取证、电子证据检查、电子数据收集、电子数据采集、电子物证勘验、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等词。我们认为,关于“电子数据取证”,不同时期采用的名称不一样。依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对于“电子数据”的界定,我们认为现统一称“电子数据取证”较合适。
“在侦查过程中,电子数据取证的目标是‘电子数据’,使用的方法是获取和证实。电子数据取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电子数据取证来说,取和证是一个闭环的过程。”刘浩阳编著网络犯罪侦查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350.通常把电子数据界定为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通常把电子数据取证理解为采用技术手段,获取、分析、固定电子数据作为认定事实的科学过程。
取证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主要包含两方面工作:一是获取,一是证实。获取表现为寻找发现、固定记录、收集提取、保全归档等具体的动作,证实表现为审查、分析、判断、出示等具体的行为。
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种类繁多,十分复杂;取证也是一个复合性词汇,两者叠加,可见电子数据取证是一项十分繁杂的活动。
在我国,关于电子数据取证,自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出现后,便有人开始对其进行研究。特别是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研究电子数据取证的人逐渐增多,同时有不少关于“电子数据取证”的著作面世。但相关著作的研究视角大都立足于所谓的“专业技术人士”,而非立足于侦查人员。我们认为,当信息技术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相融得十分密切之时,电子数据已成为了一种无处不在的“痕迹”。开展侦查活动中,无论面对的是怎样的案件,几乎都要面对、处理电子数据。就是说,电子数据取证不再仅仅是面对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时要做的事。处理电子数据应成为侦查人员的常态化工作,而非特定人的特殊工作。合法科学地处理电子数据应成为侦查人员的一种基本能力。基于这样的思路,本书立足于侦查,以侦查人员如何合法科学地处理电子数据为研究视角,把侦查人员如何合法科学地处理电子数据取证作为论述的重点。同时,鉴于现有大多数侦查人员的知识结构,本书尽量将复杂的技术问题简单化,尽量将复杂的技术问题进行具有可操作性的论述,让侦查人员在学习中能够尽快明确电子数据取证相关知识,尽快初步掌握电子数据取证技能。可以说,这既是研究本课题的价值,也是撰写本书的基本意图。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会留下电子数据,这不以作案人的意志为转移,电子数据客观存在。在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证据写入《刑事诉讼法》之前,侦查人员在取证时并不太注重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收集提取电子数据成了一件可有可无之事。当有能力时取之,无能力时不取。那时,电子数据取证主要是针对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案件。在其他案件的侦查中,电子数据主要被用于发现侦查线索,还谈不上当作证据使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留下电子数据变得十分普遍,因此,电子数据作为证据之一被写入《刑事诉讼法》,至此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审查判断与鉴定运用便成为了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但是,在侦查实践中,侦查人员并不能够很好地解决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审查判断等问题。电子数据类证据包括哪些?电子数据类证据的法律地位如何?电子数据具有怎样的证明力?侦查过程中,该由具体的哪个部门去收集提取电子数据?收集提取电子数据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和技术?应采用怎样的方法对电子数据进行收集提取?该如何对电子数据类证据进行审查判断?……许多基本问题摆在侦查人员的面前,电子数据被写入《刑事诉讼法》后,它的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等就成了侦查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在本课题组成员调研时,各地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均有反映:如何应对电子数据是目前侦查工作中最让人头疼的事情之一。因此,对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近年来,有不少关于电子数据取证的著作面世,通观已有的研究成果,成果零散性特征较为突出,尤其是缺乏从侦查角度对电子数据类证据的收集提取、审查判断的系统研究。现有研究成果缺乏与侦查工作的密切联系,不能很好地帮助侦查办案人员有效地解决电子数据取证问题。关涉电子数据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的若干基本问题尚未厘清,侦查办案人员在面对电子数据时尚未找到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现有的侦查学教科书里关于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仍然是空白点。从这个角度看,对侦查中电子数据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