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温广勇,197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部长、党支部书记,泰安市总工会副主席(兼职),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或参与了70余项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获得国家建材行业革新奖3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撰写的《中大型直接纱窑炉的控制》《南京拉丝机步进控制器故障探讨》等5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专业期刊。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齐鲁首席技师、齐鲁大工匠等荣誉。
目录
第一章 年少沉淀,实践求乐
朝花夕拾
作为榜样的父母
乐在集邮
第二章 学海漫漫,业精于勤
初试维修
知行合一
入职勤学
第三章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缔结良缘
与拉丝机相遇
调入“八线”
披荆斩棘
攻坚克难
第四章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硕果累累
荣誉不自誉
永恒的工匠精神
附录:山东省劳模工匠宣讲
试读
朝花夕抬
不平凡的故事开头往往是从一个平凡人的出生开始的。
1974年6月,温广勇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今为济南市莱芜区。位于山东省中部,2019年1月,辖区划归济南市,古称“赢”“牟”。这片土地在20世纪60年代曾是中国冶铁业的重要中心,是山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此外,莱芜区还享有“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和“中国黄金蜜桃之乡”的美誉。如果追溯温广勇后来从事设备维修的源头,那么莱芜区的工业大环境就为他提供了整体的就业方向,出身于职工家庭则是他从小对设备产生兴趣并最终与它们结下深厚感情的重要契机。
温广勇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工,父亲在莱芜硫酸厂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母亲则在同一单位从事车床操作工作。父母的工作十分忙碌,有时下班回家了,也会临时返回单位去加班或解决一些突发问题,所以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在家照顾年纪尚幼的温广勇。也正因父母的繁忙,小温广勇除了与邻居家以及周围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剩下的时间不得不待在家里,尽管有爷爷奶奶陪伴,但年少好动的他却不愿意一直待在家里,也不愿只和小伙伴们玩耍。看着父母早出晚归,他既舍不得又充满了好奇,所以时常跑去父母的工作车间,跟在他们身后,看着他们熟练地摆弄各种各样的工具,完成各种维修与加工工作。因为年纪小,温广勇不免有时出现些状况,父母在工作之余时不时地看着他,偶尔他碰倒东西,叔叔阿姨们都很宽容,对他说:“没关系,但下次要注意,不然会伤到你哦。”小温广勇很懂事,父母和叔叔阿姨们的嘱咐都记在心里,大多数时候他只是在旁边看他们操作,或者在角落摆弄父母给他的废弃小零件。每当他“研究”入迷时,车间里的叔叔就会对他父亲说:“这小孩行,静得下来!”父亲总是微微一笑,谦虚地摇摇头,然后转头看看边上的小温广勇。那时,晦明交杂的车间里弥漫着机油和金属的味道,生产线上下放置了各种各样的零件,与父母一样熟练操作各类机器的叔叔阿姨们有说有笑,这些美好的画面组成了小温广勇童年的大部分记忆。不过,那时尚处孩童时期的他可能还没有明白,自己对设备以及零部件的兴趣或许便源于此。
就在时常跟随父母去车间的日子里,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经历给小温广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辆黑色的老上海牌轿车。为什么说它“老”呢?因为上海牌小轿车诞生于1963年,是由上海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国制造出了与苏联“伏尔加”轿车车型相似的小轿车,当时第一辆上海牌轿车为手工打造,六缸发动机,后小批量生产了50辆,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牌轿车都是中国轿车工业的一个标志,以规模化的产量与出众的性能,成为中国距离百姓生活最近的轿车。正因它罕见,所以当小温广勇第一次见到这辆车时,它就停在几台绿色吉普车中间,以突出的颜色与非凡的气派狠狠抓住了他的目光。尽管因为出现故障,它曾经驰骋的潇洒不再,发动机的余热也早已消散,如今停放在这无人关注的车间内,但是它身上的历史与文化意蕴仍然保留着。也许缘分使然,小温广勇第一眼见到它,就不由自主地被它深深吸引,即使它已经在父亲单位的修车厂里停放好几个月了。见到它之后,小温广勇抓住每一次去父亲车间的机会。只要早上听见父亲的脚步声,他就立马起床,嘴里喊着:“爸爸,等等我!”等到了车间,他便开始摸摸这里、碰碰那里,手里拿块儿布,模仿父亲擦零件的样子,把这辆放置了很久的轿车擦出了一种与车间不匹配的“干净”,他对这辆车的喜爱之情无以言表。
P3-6
前言/序言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 造幸福,劳动创造未来。习 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 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 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 ,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 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 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 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 、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 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人才和高 素质劳动者的竞争。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强大的丁人队 伍用辛勤的劳动和拼搏奉献 的精神推动中国制造、中国 智造、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 前列,新时代的中国面貌日 新月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 强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宏大的知识型、 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 ,是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历 史责任。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 、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 功臣。自改革开放以来,广 大职工勇立改革潮头,独立 自主,奋发图强,勇于创新 ,其中涌现出一批批全国劳 模和大国工匠。他们参与建 设了代表中国高度、中国速 度、中国深度的一系列重大 工程,提升了国家实力,打 造了“中国名片”,树立了“ 中国品牌”,增添了“中国力 量”,充分释放出工人阶级 的创新活力,展示出大国工 匠的强大创造力。他们以工 人阶级的满腔热忱在各自平 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辉煌 的成绩,书写了新时代的壮 丽篇章。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 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 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 神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 精神,是广大劳动群众在社 会生产实践中锤炼形成的弥 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工人 阶级伟大品格的具体体现, 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 动诠释。民族复兴需要劳动 模范,祖国强盛需要大国工 匠,中国制造、中国智造、 中国创造更需要大国工匠的 强有力支撑。劳模、工匠等 的成长故事、先进事迹中承 载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 工匠精神,是激励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 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劳模”系列丛书, 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 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和先进 工作者们的成长经历及他们 追梦、筑梦、圆梦的故事, 用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 平凡业绩的真实故事感染读 者,推动形成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 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引 导广大技术工人和青少年形 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 造伟大的观念。 “匠心筑梦,强国有我。 ”新时代是一个万象更新、 生机勃勃的时代,也是一个 继往开来、创新创业和建功 立业的大时代。希望广大读 者能以劳动模范为榜样,以 大国工匠为楷模,立志技能 报国、技术强国,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锤炼思想品格 ,汲取劳动智慧,勇于担当 、勤于钻研、甘于奉献,为 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乡村振兴 ,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 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 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 高凤林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兼)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 公司第一研究院 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 组长 202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