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钟敬英为采写对象,着重讲述她从营业员做起,后自己创办公司,并积极开展扶贫行动的故事。全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读者产生对劳动的向往、对劳动者的尊重、对劳模精神的崇尚。
目录
第一章 童年小路悠悠长
跋山涉水赴边疆
花儿开在野地上
上学风波
红星闪闪放光芒
我想当个售货员
“资深”文艺委员
第二章 青年的站台通远方
拒绝“吃香”的“老姑娘”
初入职场责任重
“枪林弹雨”中的爱人
有滋有味的小日子
第三章 越过山丘赴新程
四字方针,逆风翻盘
良心不兑水
荣誉的背面
别样的春节
第四章 田野里的拾麦者
再回“场”我心依旧
临危受命的“钟经理”
为民保供冲一线
第五章 勇攀高峰见青云
一桶花生油
良心与诚信
不拘一格育人才
三十载入党情
第六章 亲吻土地泪盈眶
下岗女工知心人
春风春雨润人心
脱贫攻坚有“妙药”
智勇双全战疫情
试读
跋山涉水赴边疆
1960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县(今安丘市)一个小村庄里,钟老大正坐在门口沉默地抽着旱烟,皱纹此刻在眉心拧成了一个结。省里下来政策要修水库,这当然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他却有几番愁绪。此次水库修建涉及迁村安置,家里本来就不富裕,一年到头的口粮全靠那几亩地。如今要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土地,他如割筋断脉,心里的不舍和忐忑怎么都挥不去。
正在他犯愁的当口儿,迎面来了个方脸黑面的汉子,“哥,做啥嘞?”这个汉子不是别人,正是做完农活儿回来的二弟钟子光。钟老大早就想和兄弟商量商量,旱烟吐出的白烟在空中散了又聚,他也沉沉地吐尽了烦心事。钟子光听了大哥的话,没有接茬儿,却提起了另一个话头:“哥,现在省里动员青年到边疆参与建设,我正想报名参加嘞。”钟老大一听这话大吃一惊:“你要援边?那可不是迁村安置搬几里地,说是跋山涉水也不为过。你可想清楚了?”钟老大为兄弟的草率担心,程度甚至超过了忧心搬迁安置。钟子光有这个念头并不是临时起意,早几年省里就动员他们赴边援疆,那时候他就在心里记下了这事。与其说是正好赶上这个政策,不如说是钟子光在时刻找寻报效祖国的机会。1948年,在那场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里,钟子光是战场上的一个普通民兵,那时他只有22岁,主要负责抬担架。将近两个月的作战经历,钟子光印象最深的就是“跑”,“跑!”“跑起来!”“跑得再快点儿!”只有这样才能救更多的人。他目睹了无数英勇牺牲的战友,在硝烟与炮火中,他们的血肉和土地生长在了一起。青山处处埋忠骨,他深知这片土地受到了怎样的创伤,也知道活下来的人肩负着怎样的责任。“报效祖国”几个大字早就在他心中扎了根。“我想清楚了。我是当过民兵的人,建设祖国就是我的责任。去东北也就是换个地方,还是在国家的土地上。”钟子光的表情凝重眼神坚毅,“哥,修水库也一样,相信国家,国家是一心为老百姓好的。”钟子光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做的总比说的多,认定的事就坚定立场。钟老大了解弟弟的心思,听了这几句话,不舍和忐忑也烟消云散。“你去吧,哥听你的,相信政策,咱也搬。”钟老大拍拍弟弟的肩膀,拿起农具干活儿去了。
1960年初春,冬末的风虽然还是刺骨,但太阳一照,却带了点儿春天的暖意。伴随着这个小村热火朝天的迁村行动,钟子光也带上妻子儿女踏上了出村的路。妻子李华芳紧紧地跟在丈夫身后,她比丈夫大两岁,虽然不识几个字,但勤劳善良。1948年,她和钟子光刚结婚,丈夫就要上战场,她知道丈夫此去生死未卜,但还是支持丈夫的决定。丈夫去了战场,她独自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她虽然没读过书,却知道没有国哪有家,丈夫就是在保家卫国。如今来到了和平年代,国家正需要人建设边疆,她毅然紧跟丈夫的脚步。一家人从村子出发,一路颠簸,下了旱路又上水路,跋山涉水来到大连。下了船再坐上火车,火车上除了人还有猪羊。夜晚已至,人和动物都陷入沉睡。夜幕下的东北平原开阔而平展,由大连开往吉林省通化市的绿皮火车正不知疲倦地向北缓行。这一家人不知道的是,在遥远的吉林省通化市,他们不光要住进新家,还将迎来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花儿开在野地上
1963年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七。连续的阴霾被突然升起的太阳驱赶,朝霞铺满了东方的天空。正在单位上班的钟子光接到家里捎来的急信,妻子半夜阵痛,现在快要生了。他向单位请了假,飞速往家赶,迎着3月底略带凉意的朝阳,刚踏进家门,只听一声响亮的啼哭,钟家的第六个孩子——钟子光的幺女降生了。
P3-5
前言/序言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 造幸福,劳动创造未来。习 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 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 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 ,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 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 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 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 、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 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人才和高 素质劳动者的竞争。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强大的工人队 伍用辛勤的劳动和拼搏奉献 的精神推动中国制造、中国 智造、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 前列,新时代的中国面貌日 新月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 强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宏大的知识型、 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 ,是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历 史责任。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 、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 功臣。自改革开放以来,广 大职工勇立改革潮头,独立 自主,奋发图强,勇于创新 ,其中涌现出一批批全国劳 模和大国工匠。他们参与建 设了代表中国高度、中国速 度、中国深度的一系列重大 工程,提升了国家实力,打 造了“中国名片”,树立了“ 中国品牌”,增添了“中国力 量”,充分释放出工人阶级 的创新活力,展示出大国工 匠的强大创造力。他们以工 人阶级的满腔热忱在各自平 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辉煌 的成绩,书写了新时代的壮 丽篇章。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 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 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 神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 精神,是广大劳动群众在社 会生产实践中锤炼形成的弥 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工人 阶级伟大品格的具体体现, 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 动诠释。民族复兴需要劳动 模范,祖国强盛需要大国工 匠,中国制造、中国智造、 中国创造更需要大国工匠的 强有力支撑。劳模、工匠等 的成长故事、先进事迹中承 载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 工匠精神,是激励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 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劳模”系列丛书, 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 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和先进 工作者们的成长经历及他们 追梦、筑梦、圆梦的故事, 用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 平凡业绩的真实故事感染读 者,推动形成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 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引 导广大技术工人和青少年形 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 造伟大的观念。“匠心筑梦 ,强国有我。”新时代是一 个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时 代,也是一个继往开来、创 新创业和建功立业的大时代 。希望广大读者能以劳动模 范为榜样,以大国工匠为楷 模,立志技能报国、技术强 国,厉奋发,勇毅前行,锤 炼思想品格,汲取劳动智慧 ,勇于担当、勤于钻研、甘 于奉献,为推进新型工业化 和乡村振兴,为加快建设制 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 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数字中国、农业强国,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 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