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郑裕彤,(1925年8月26日-2016年9月29日),广东顺德伦教镇出生,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企业家,周大福集团及新世界发展创办人。福布斯公布的2017亚洲富豪家族排行榜,郑裕彤家族排名第八位,家族资产为255亿美元。郑裕彤家族是香港四大家族之一。
他于13岁来港,先后涉猎金饰、珠宝、地产等业务,见证香港过去半世纪的发展。他生前以“守信用,重诺言,做事勤恳,处世谨慎,饮水思源,不应见利忘义”二十四字真言作为处世哲学。
他是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长期以来秉持爱国爱港立场,大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贯彻落实,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和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良多,其精神与风范永存。
四位子女为纪念父亲郑裕彤,诚邀两位学者,王惠玲博士及莫健伟博士,以口述历史方式写成《郑裕彤传──勤、诚、义的人生实践》,希望留住父亲的珍贵记忆,并传承父亲的精神价值。两位作者分别具有深厚的社会学及历史学背景,他们四年间与58位郑裕彤博士的身边人进行口述历史访谈,加上大量文献档案、传媒专访、政府统计等重要资料,不单生动描绘出郑裕彤博士的人物个性,亦反映出郑裕彤博士在奋斗过程中香港社会的转变,及当时商界的生态等。
前言/序言
序三
李嘉诚博士
长和系创办人、李嘉诚基金会主席
友谊是世界上最难解释的事情,要拥有一个朋友,先要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朋友。
彤哥与我 40 载友情,性格相差,虽不至于天地之大,却有极多不同之处,奇妙的是我们在迥异的事业间结谊,在不同的轨迹上相知,见证人世的缘分,乐在不同中。彤哥与我的友谊,始于合作,我和他俱行稳重诺之心,至终未尝稍有争执。
彤哥待人诚恳、宽和、豪爽、不计较。一众朋友聚首,常常见证彤哥能设身处地,如何以好朋友立场论事释理,一件复杂的事情经他条分缕析,他必竭其所能,调停说项,奔走化解,当真情深义重。
彤哥常笑我是个傻热心人。犹记得 40 年前,我们相遇于一次卖地会,毗邻而坐,我早已停投,却见他还一直积极举手叫价。眼见价位节节攀升,远高于合理回报,我急按其手,低声问他:“这样的英尺价,为什么你还要追下去?”他低声叫我别担心,说有幕后大合作方想投此地建酒店,买家有长期投资打算的计划,让新世界负责兴建以及管理。我恍然大悟,舒一口气,替他焦急而出手相劝,原来他早有运筹用谋之远。虽然那次投地终未成功,亦见交情坦率无隔之处,真朴难忘。故人已远,脑海里不时泛起片段回忆。有一事令我啼笑皆非:有一天在办公室听闻他急病入院,我立即放下工作,赶赴养和医院探望,岂料推门进病房,见穿上病袍的他,竟与几位牌友兴高采烈地在麻将桌上打扑克,我放下心头大石,笑说:“见你这模样,替你高兴,证明你没事,那我先走了。”彤哥率真、开朗,人前不事矫饰,更且为人乐观,无论何时,遇事均能以简驭繁,冷静沉着,其乐天智慧过人。
彤哥与我皆是两心自闲的人。他喜欢广交朋友,活力充沛,不拘于一格一端,我则较喜往寻平处,但我们经年周末牌戏相逢,世事人生,最终都化作一抹青山夕阳,都能尽付笑谈中。彤哥对人能默然体谅,他是著名夜神仙,我是习惯日出打高尔夫球,他知道我总得日入前离席。后与友人闲聊始悉,彤哥爱与友侪晚上继续谈天耍乐,兴之所至,通宵达旦,周六下午与我共聚,于我的作息程序,实为刻意相就,得悉后我深深感动。
彤哥爱与亲友一起遨游名山大川,尽尝佳肴美酒。今彤哥先往仙游,牌局不再,点点往事只能留在记忆中。
感谢彤哥家人,让我在他离去前和他道别。我走进房间,脑海泛起他在病房牌局消闲的那幕快乐,而离别在眼前,相视竟而无语。佛教于往生无惧,境界所在,坦然相忘,然而彤哥处世之道,待人之专,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珍友宝谊,永藏心臆。谨以此序,遥送故人。
> 给爸爸的信
敬爱的父亲,您远去了。
在这段日子里,我们不时忆起父亲昔日的容颜、做人处世的态度。回想过去,我们才猛然发现,与您相处共聚的时光,原来是那么不足,以至父亲与子女间欠缺深入的沟通,无奈至今已成一憾事。此刻,我们要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只好寄以笔墨,传达给在彼岸的您。
想起年幼时的生活,兄弟姊妹们是在物质条件不缺的环境下长大的,虽说不上是大富大贵,但却从来没有一刻需要为衣食担忧。我们心里明白,是您在工作上的默默耕耘,为我们创造了安稳的生活,让我们的童年岁月,过得既丰足又愉快。
犹记得 1950 年代至 1960 年代,当时您的事业尚在起步阶段,您时刻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即使是星期天早上,您一样穿上整齐的西装,结上不衬色的领带,说是要返公司上班,几乎每周如是。即使如此,您仍然抽空安排家庭活动。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周末的新界郊游乐,您总是兴高采烈地驾着汽车,经过迂回弯曲的道路,载着我们游遍元朗、沙田等地。兄弟姊妹们挤在车上,雀跃地观看窗外的景色,有时因为回家时间晚了,还要在车厢里完成学校的功课呢!周末没有余暇的话,您总会找到一个空闲的晚上,带我们去看电影,记得您喜欢看西片,也喜欢看大戏,虽然年幼的我们不懂得欣赏演出的内容,但一家人能够外出活动,已是值得兴奋的事。还有很多很多难忘的片段,例如,到餐厅拿着刀叉“呯呯唪唪”地吃西餐。每逢祖父母的生辰,您定必宴请亲朋,有时甚至安排剧团演出粤剧,我们一班堂兄弟姊妹则四处追跑跳玩,乐趣无穷,至今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这些欢乐时光虽然不多,但现在回想起来,足教我们学识感恩,感谢您带给我们天伦之乐、家庭和谐的美好回忆。
父亲的身影亦深深刻在我们的心里。您乐于助人、刻苦耐劳、重视诚信的做人态度,是我们学习待人处世的好榜样。对祖父和祖母,您尽显子女的孝义;对家族成员,您时刻顾念亲情,对有需要者总乐于施予援手。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经常有亲戚共住,父亲记挂着初来埗的人生路不熟,必定让他们在我们家里暂住,且安排工作使能自立谋生。记忆里,家里总是热热闹闹的,小孩子们要睡在客厅中的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