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花儿是中国西部极具代表性的民歌,数百年来流行于西部四省区9个民族中。它以即兴而起的创作演唱、独具一格的词曲运用、生动直白的情感表达,彰显出无限的艺术魅力,让人荡涤心灵难以忘怀。其浓烈的原创性、本土性和多元性,珍贵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失为解读民族民间音乐的特殊文本。书中介绍了花儿的民族文化特性及各类型特征,分析了甘、青、宁、新四省区花儿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进而揭示了花儿文化的延续性和流变性;并通过对花儿会起源、场景、功能的解读,说明花儿会在当地民众生活中的地位、在花儿的艺术凝练及传承上的不可替代性、在促进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方面的特殊作用:分析了花儿歌词方言主要特点,解读了方言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含义,论述了方言对音乐声调和旋律走向以及对各民族花儿文化特性形成的特殊意义;对花儿中的双语交叉使用的“风搅雪”研究,形象地说明了花儿的多民族文化内涵:对花儿曲令的产生、类别及曲令群的形成及特征的解读,阐释花儿旋律在抒发情感和张扬个性上的特殊功能;对花儿中人生情境的分析,让我们看到西北民众的生存境遇,发现他们内心情感的涌动,感受人性本真的纯朴无邪。最后,通过对花儿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比较,阐述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社会转型过程中花儿传承地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儿艺术》以发展的观点论述花儿“原生环境”的基本内涵及发生改变的原因和后果,提出对于这场危机的应对对策:现存原始音像资料的保护,培养花儿传承人重构花儿传唱群体,高校教育传承,等等。《花儿艺术》紧紧把握住花儿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属性,动态地描绘出花儿的全貌,切实起到对花儿艺术的推广和传播作用,让更多的人品味到花儿之古、花儿之美、花儿之奇,唤起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
目录
第一章 源远流长——花儿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 多民族迁徙聚居
第二节 多元文化碰撞融汇
第三节 “多元一体”的河湟地域文化
第四节 “多元性”决定了花儿的文化特质
第二章 传衍流布——繁盛的花儿族群
第一节 民族花儿
第二节 类型花儿
第三节 地区花儿
第三章 群芳荟萃——一年一度花儿会
第一节 花儿会的形成发展
第二节 花儿会的活动盛况
第三节 花儿会的传承与民族交融作用
第四章 言辞别致——花儿的歌词特点
第一节 花儿的方言特点
第二节 花儿的格律特点
第三节 歌词的艺术构思
第四节 花儿的衬词衬句
第五章 扬风夹雪——花儿的双语现象
第一节 不同民族语言的混合运用
第二节 “风搅雪”双语花儿
第三节 “风搅雪”现象的文化成因
第六章 旋律飞扬——花儿的曲令特点
第一节 花儿的音乐性
第二节 花儿曲令的产生及扩展
第三节 花儿曲令的形态及内涵
第四节 花儿曲令的衬词衬腔
第七章 神往魂系——花儿的人生情境
第一节 山里人的歌
第二节 脚户哥的歌
第三节 出门人的歌
第四节 屋里人的歌
第五节 控诉者的歌
第六节 反抗者的歌
……
第八章 历史开新——花儿走上大舞台
第九章 乡土社会——花儿传承的原生环境
第十章 智慧精神——花儿民众文化的核心
第十一章 生存状态——花儿的风险应对
第十二章 绵延不息——花儿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精选花儿曲例
前言/序言
花儿是中国西部极具代表性的民歌,数百年来流行于西部四省区9个民族中。它以即兴而起的创作演唱、独具一格的词曲运用、生动直白的情感表达,彰显出无限的艺术魅力,让人荡涤心灵难以忘怀。其浓烈的原创性、本土性和多元性,珍贵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失为解读民族民间音乐的特殊文本。书中介绍了花儿的民族文化特性及各类型特征,分析了甘、青、宁、新四省区花儿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进而揭示了花儿文化的延续性和流变性;并通过对花儿会起源、场景、功能的解读,说明花儿会在当地民众生活中的地位、在花儿的艺术凝练及传承上的不可替代性、在促进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方面的特殊作用:分析了花儿歌词方言主要特点,解读了方言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含义,论述了方言对音乐声调和旋律走向以及对各民族花儿文化特性形成的特殊意义;对花儿中的双语交叉使用的“风搅雪”研究,形象地说明了花儿的多民族文化内涵:对花儿曲令的产生、类别及曲令群的形成及特征的解读,阐释花儿旋律在抒发情感和张扬个性上的特殊功能;对花儿中人生情境的分析,让我们看到西北民众的生存境遇,发现他们内心情感的涌动,感受人性本真的纯朴无邪。最后,通过对花儿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比较,阐述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社会转型过程中花儿传承地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本书以发展的观点论述花儿“原生环境”的基本内涵及发生改变的原因和后果,提出对于这场危机的应对对策:现存原始音像资料的保护,培养花儿传承人重构花儿传唱群体,高校教育传承,等等。本书紧紧把握住花儿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属性,动态地描绘出花儿的全貌,切实起到对花儿艺术的推广和传播作用,让更多的人品味到花儿之古、花儿之美、花儿之奇,唤起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