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初始飞行训练是帮助飞行学员奠定未来进入航线运输飞行所需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为了保证训练质量和安全,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及时对飞行学员的飞行技术水平进行全方位评估,发现其能力结构上的缺陷、诊断其驾驶安全风险等级,进而有针对性地优化训练方案,因此,全面准确的训练评估是保障飞行训练安全与质量的关键。传统飞行训练评估方式局限于科目、缺乏对飞行学员综合能力的全面量化评估,而且由于不同飞行教员对实践考试标准尺度的把握存在差异、难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稳定性,所以其难以胜任行业发展对航线运输飞行员核心胜任能力量化评价的要求。基于胜任力的飞行训练与评估(CBTA)已成为未来初始飞行训练模式变革的必然趋势。
《面向初始飞行训练的胜任力训练评估理论与实践》分上篇和下篇,共计十二章,上篇主要侧重介绍初始飞行训练CBTA理论研究,下篇主要介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CBTA领域开展的飞行训练改革实践。
目录
上篇 CBTA基础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深化飞行训练改革及PLM路线图
第一节 飞行训练体系改革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民航运输飞行员PLM建设实施路线图
第三节 初始飞行训练改革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初始飞行训练体系差异
第一节 欧美发达国家初始飞行训练与评估体系
第二节 我国初始飞行训练与评估体系
第三节 培养模式对比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章 面向核心胜任力的飞行训练评估体系
第一节 航线运输飞行员核心胜任力框架
第二节 飞行训练评估现状
第三节 初始飞行训练CBTA体系构建
第四章 基于CBTA的初始飞行训练评估摸型
第一节 胜任力评估准则
第二节 基于VENN准则的初始飞行训练胜任力评估模型构建
第三节 初始飞行训练胜任力评估流程
第五章 基于CBTA的初始飞行训练评估方法
第一节 现有飞行训练评估方法
第二节 综合评价方法
第三节 基于机器学习的评估算法
第四节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评价知识抽取
第六章 初始飞行训练胜任力评估实例
第一节 工作负荷管理评估
第二节 飞行操纵技能评估
第三节 初始训练阶段KNO可观察行为评估
第七章 初始飞行训练效率评估
第一节 初始飞行训练资源需求分析
第二节 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初始飞行训练效率评价方法
第四节 实例分析
下篇 CBTA在中飞院初始飞行训练中的应用实践
第八章 基于CBTA的飞行训练改革总体方案
第一节 飞行训练改革总体思路及原则
第二节 CBTA课程体系构建目标
第九章 面向CBTA的初始飞行训练课程设计
第一节 课程设计工具
第二节 基于ADDIE的CBTA课程设计
第三节 面向CBTA的课程升级
第十章 基于CBTA的初始飞行训练实施
第一节 初始飞行训练课程大纲
第二节 初始飞行训练私照阶段课程实例
第三节 初始飞行训练的安全分析工具
第四节 初始飞行训练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第十一章 面向CBTA的教员培训指南
第一节 初始飞行训练教员培训标准
第二节 初始飞行训练教员胜任力培训大纲
第三节 初始飞行训练教员能力提升实践
第十二章 大数据驱动的飞行训练系统研发及应用
第一节 整体课程CBTA标准评价系统
第二节 初始飞行训练可视化辅助讲评系统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科学高效的飞行训练则是保证飞行员充分供给、提升飞行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民航业对飞行员的旺盛需求催生了CCAR-141部飞行训练学校数量和培训规模的急剧扩张,根据《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2023年版)》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境内实施模块课程(CCAR-141部)的驾驶员学校51所,实施整体课程(CCAR-141部)的驾驶员学校38所(其中34所具有面向运输航空公司培养飞行员资质),与2022年底相比,训练容量达7587人,现有在训学生7091人。随着大批新注册飞行员训练学校进入市场,特别是培训规模的扩大,大批新飞行教员、新飞行检查员成为飞行教学的主力,他们对训练大纲要求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在保障训练安全、防范飞行超限事件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因此,如何保持飞行训练安全高效开展、提高培训质量就成为全行业面临的问题。基于这一背景,着眼于落实民航强国建设需要,中国民航局在“关于全面深化运输航空公司飞行训练改革的指导意见”(民航发[2019]39号文)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支撑有力、协同高效、开放创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飞行训练体系,为全面建成民航强国提供重要战略支点”。
初始飞行训练是帮助飞行学员奠定未来进入航线运输飞行所需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为了保证训练质量和安全,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及时对飞行学员的飞行技术水平进行全方位评估,发现其能力结构上的缺陷、诊断其驾驶安全风险等级,进而有针对性地优化训练方案,因此,全面准确的训练评估是保障飞行训练安全与质量的关键。传统飞行训练评估方式局限于科目、缺乏对飞行学员综合能力的全面量化评估,而且由于不同飞行教员对实践考试标准尺度的把握存在差异、难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稳定性,所以其难以胜任行业发展对航线运输飞行员核心胜任能力量化评价的要求。基于胜任力的飞行训练与评估(CBTA)已成为未来初始飞行训练模式变革的必然趋势。
针对民航强国建设对航线运输飞行员核心胜任能力培养的迫切需求,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CBTA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联合基金项目(U2033213)的支持下,开展大数据驱动的飞行训练智能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系统梳理初始飞行训练阶段飞行学员应具备的核心胜任能力的构成、调配模型及行为特征,形成一套面向核心胜任能力培养的初始飞行训练智能评估理论、方法与体系。本书是作者团队四年来飞行训练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研究成果,希望本书能够为推动我国飞行训练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为我国飞行训练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全书分上篇和下篇,共计十二章,上篇主要侧重介绍初始飞行训练CBTA理论研究,下篇主要介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CBTA领域开展的飞行训练改革实践。本书的出版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033213)的资助,在此深表谢意!同时,为本书撰写付出努力的胡晴晴、任丹、丁敏、周鑫、徐建航、李佳员、杨方铨、董子敬、王奇、徐学智、王日韩、杨申子等同志也一并致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