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法院2025年度案例系列》(全23册)的一个分册,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内容包含劳务关系的确定,劳务关系与承揽关系的区分,接受劳务者与提供劳务者的责任划分,接受劳务者与其他被告、第三人之间的责任划分,赔偿协议与标准,义务帮工的认定与责任承担。本书有以下特色:一是选编案例来源广泛、时效性强。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从各地高院2024年报送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自2024年起,本丛书优先选用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对案例库案例裁判要旨的基本内涵、价值导向、法理基础、适用要点等进行深入分析,增强丛书的权威性、参考性 。二是由法官释理说法,全方位深度挖掘案例价值。大多数案例由主审法官撰写“法官后语”,深入阐释案例的裁判思路和相关考量,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在司法裁判、类案参考、法学研究、行为指引、宣示教育等方面的价值。三是编排依次以案由和法律适用问题为序,方便读者检索。四是注重裁判文书再加工,高度提炼案例内容。案例编写突出争议焦点,尽可能在有限的篇幅内为读者提供更多与争议焦点,所查类案相关的有效、有益信息。
目录
一、劳务关系的确定
……
二、劳务关系与承揽关系的区分
……
三、接受劳务者与提供劳务者的责任划分
……
四、接受劳务者与其他被告、第三人之间的责任划分
……
五、赔偿协议与标准
……
六、义务帮工的认定与责任承担
……
附录
……
试读
21 个人与单位存在劳务关系时提供劳务者在提供劳务
过程中受到损害的举证责任分配及法律适用——张某诉某医学中心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书字号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23)京01民终10409号民事判决书
2.案由: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
3.当事人
原告(被上诉人):张某
被告(上诉人):某医学中心
【基本案情】
张某原系某医学中心员工,退休之后返聘至该单位工作,双方签有劳务协议书。张某称2021年8月某日早晨上班途中,从诊区电梯口出来时,因当天下雨电梯口斜坡处有积水,导致其摔伤并住院治疗。
就此,张某向某医学中心主张已发生的医疗费635.4元、后续医疗费2000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500元、营养费9000元、护理费22526元、残疾赔偿金92425元、交通费1000元、鉴定费4050元、复印费105元、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0元及诉讼费由某医学中心承担。
某医学中心认为本案不应适用无过错责任,雨天滴水导致张某摔倒并非其单位原因,应由张某证明其单位存在过错,故其不同意张某上述诉讼请求。
【案件焦点】
某医学中心是否应当对张某受伤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裁判要旨】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张某与某医学中心存在劳务关系,其主张在某医学中心工作场所摔伤。综合上述事实及双方提交证据可以确认张某在某医学中心工作场所摔伤,某医学中心未保持地面清洁,导致张某摔伤,应承担一定赔偿责任……
某医学中心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依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张某提交的照片、某医学中心相关医生签字的《受伤经过》等证据,能够形成证据链,足以证明张某系在提供劳务过程中在某医学中心工作场所因地面湿滑而摔倒受伤……
【法官后语】
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是指在个人之间存在劳务关系的前提下,提供劳务的一方因劳务活动自身受到伤害的,在提供劳务一方向接受劳务一方主张损害赔偿时,由双方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编写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吴思 聂冉
前言/序言
“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以及时记录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新发展、新成就为己任,通过总结提炼典型案例的裁判规则、裁判方法和裁判理念,发挥案例鲜活生动、针对性强的优势,以案释法,以点带面,有针对性地阐释法律条文和立法精神,促进社会公众通过案例更加方便地学习法律,领悟法治精神,体现司法规范、指导、评价、引领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服务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加强对案例库案例的研究,促进统一法律适用,提升审判质效,丰富实践法学研究,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展现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新成就。
“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自2012年编辑出版以来,已连续出版13年,受到读者广泛好评。为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国司法审判执行工作的发展进程,顺应审判执行实践需要,响应读者需求,丛书于2014年度新增金融纠纷、行政纠纷、刑事案例3个分册,2015年度将刑事案例调整为刑法总则案例、刑法分则案例2个分册,2016年度新增知识产权纠纷分册,2017年度新增执行案例分册,2018年度将刑事案例扩充为4个分册,2022年度将土地纠纷(含林地纠纷)分册改为土地纠纷(含环境资源纠纷)分册。自2020年起,丛书由国家法官学院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共同编辑,每年年初定期出版。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下,丛书编委会现编辑出版《中国法院2025年度案例系列》丛书,共23册。
“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以开放务实的态度、简洁明快的风格,在编辑过程中坚持以下方法,努力让案例书籍“好读有用”:一是高度提炼案例内容,控制案例篇幅,每个案例字数基本在3000字左右;二是突出争议焦点,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为读者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便于读者快速抓取案例要点;三是注重释法说理,案例由法官撰写“法官后语”,高度提炼、总结案例的指导价值,引发读者思考,为司法审判提供借鉴,为法学研究提供启迪。
“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编辑工作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研究案例库案例为首要任务。自2024年起,“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优先选用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对案例库案例裁判要旨的基本内涵、价值导向、法理基础、适用要点等进行深入分析,增强丛书的权威性、参考性。二是广泛选编案例。国家法官学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每年通过各高级人民法院从辖区法院汇集上一年度审结的典型案例近万件,使丛书有广泛的精选基础,通过优中选优,可提供给读者新近发生的多种类型的典型、疑难案例。三是方便读者检索。丛书坚持以读者为本,做到分卷细化,每卷案例主要根据案由或罪名分类编排,每个案例用一句话概括裁判要旨或焦点问题作为主标题,让读者一目了然,迅速找到目标案例。
中国法治出版社始终全力支持“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的出版,给了编者们巨大的鼓励。2025年,丛书将继续提供数据库增值服务。购买本系列丛书,扫描腰封二维码,即可在本年度免费查阅往年同类案例数据库。我们在此谨表谢忱,并希望通过共同努力,逐步完善,做得更好,探索出一条充分挖掘好、宣传好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和其他典型案例价值的新路,为广大法律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权威、鲜活、精准的办案参考、研究素材,更好地服务司法审判实践、服务法学教育研究、服务法治中国建设。
“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既是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的办案参考和司法人员培训辅助教材,也是社会大众学法用法的经典案例读本,同时为教学科研机构开展案例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系列素材。当然,编者们在编写过程中也难以一步到位实现目标愿景,客观上会存在各种不足甚至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我们诚心听取各方建议,立足提质增效,不断拓宽司法案例研究领域,创新司法案例研究方法,助推实现中国特色司法案例研究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法官学院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