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书注重问卷调查理论和应用统计的知识贯通,并以主流软件SPSS和AMOS为工具进行实例讲解。全书提供了从问卷设计到数据统计的一整套方法论指南,共18章,包括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量表编制、抽样、数据预处理、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检验、数据建模与结果解读等,同时附上经典量表和论文写作框架。全书体系规范、内容详实,适合作为新文科、新商科、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用书,亦便于对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社会调查中的问卷法
第一节 问卷调查概述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 网络问卷调查方式
第二章 调查问卷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类型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结构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版式
第三章 调查问卷的题项设计
第一节 题项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 题项设计的功能
第三节 新设题项的来源
第四节 人口学变量的设置
第四章 调查问卷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问卷填答质量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回收率
第三节 无效问卷的界定标准
第四节 问卷的评估与修订
第五章 纵向调查问卷设计方法
第一节 纵向调查问卷的填答方式
第二节 纵向研究中如何确定时间间隔
第三节 纵向研究中的多波段问卷调查
第六章 测量尺度与量表
第一节 概念的内涵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定义
第三节 概念的测量尺度
第四节 量表的类型
第五节 评分加总量表的设计
第六节 借鉴既有量表的注意事项
第七节 量表编制的基本步骤
第八节 量表编制的两个实例
第九节 引用或开发量表时出现的问题及可能的解释
第七章 抽样设计
第一节 抽样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抽样涉及的核心概念
第三节 抽样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抽样的规模界定(调查问卷的合适数量)
第八章 数据编码与整理
第一节 数据编码
第二节 数据录入的SPSS操作
第三节 数据清理的SPSS操作
第九章 不同变量转换设置的SPSS操作
第一节 连续变量与定性变量之间的转换
第二节 计算变量的SPSS操作示例
第三节 虚拟变量及参照组的应用设置
第四节 “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的SPSS操作:以“性别”变量为例
第五节 “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的SPSS操作:以“学历”变量为例
第十章 常规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一节 描述统计与图形展示
第二节 计分题项数据的频次分布的SPSS操作示例
第三节 计分题项数据箱图的SPSS操作示例
第四节 集中与离散趋势分析
第五节 正态性检验
第六节 交叉表(列联表)分析
第十一章 项目分析与信效度检验
第一节 项目分析
第二节 信度分析的主要指标
第三节 克隆巴赫(Cronbach's)α系数
第四节 探索性因子分析
第五节 效度分析的主要指标
第六节 验证性因子分析
第七节 收敛效度评估指标
第八节 区分效度
第十二章 共同方法偏差
第一节 什么是共同方法偏差
第二节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方法——哈曼(Harman)单因子法
第三节 共同方法偏差的削减方法
第十三章 均值差异检验
第一节 独立样本t检验
第二节 方差分析
第三节 卡方检验
第十四章 线性关系分析——相关与回归
第一节 相关分析——两个连续变量的线性关系
第二节 什么是回归分析
第三节 多元回归分析的基本应用
第四节 多元回归分析的延伸应用
第五节 含有虚拟变量的回归分析
第六节 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七节 如何筛选并确定控制变量
第八节 多重共线性问题及其诊断方法
第十五章 调节作用分析
第一节 什么是调节作用分析
第二节 调节效应与交互效应的区别
第三节 不同类型调节效应的检验方法
第四节 调节效应图的绘制方法
第五节 调节效应的度量
第十六章 中介作用分析
第一节 什么是中介作用分析
第二节 中介作用分析中的因果关系
第三节 中介作用分析的经典方法
第四节 中介效应量(效果值)
第五节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的发展
第六节 基于Bootstrap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及程序应用
第十七章 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的复杂模型
第一节 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第二节 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
第三节 多重中介作用模型
第十八章 结构方程模型在问卷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第一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步骤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的应用
第四节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附录1:研究报告中应注意的规范性表达
附录2:问卷调查研究中的部分经典量表
附录3:影响机制类问卷调查研究论文框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