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如何打破商学边界”,阐明了商学教育目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实际挑战,创新提出“构建‘商学教育'生态系统”,把组织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资源整合等融合为一体的发展思路。该书是笔者受邀在国际国内各类场合所作报告,接受媒体采访和校内院内工作汇报的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按照“环境—战略—教育—科研—治理”的逻辑布局内容,共分“商学院环境再认识”“商学院战略再定位”“商学教育模式再塑造”“商学研究范式再变革”和“商学院治理体系再建构”等五个方面。
目录
第一章 商学院环境再认识
01 中国商学院发展要破五个困境
02 中国商学教育的知识供给窘境
03 中国商学院办学模式需要变革
第二章 商学院战略再定位
04 商学院要有独特的气质
05 范式转型期给中国商学院带来机会窗口
06 商学院为什么存在?
07 商学是博雅之学,多学点无用之真理
08 交叉学科是个“伪命题”!
第三章 商学教育模式再塑造
09 构建“商学+”教育生态系统
10 推行项目制人才培养组织模式
11 创业教育不要搞运动,要回归本真!
第四章 商学研究范式再变革
12 有组织的科研:管理研究范式再造
13 用“顶天立地”研究驱动创新发展
14 管理研究要心怀“国之大者”
15 打造管理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
第五章 商学院治理体系再建构
16 重构教学管理底层治理体系
17 文化建设重构教风、学风和作风
18 融通创新助推教育生态系统建设
附录
附录A Introducing “Business Plus Education Ecosystem” as a Commentary to Carl Fey
附录B 巧做“加减法”,“一横两纵”孕育新生态
附录C 浙大EMBA:打造“商学+”新教学模式
附录D 打造“商学+”教育生态系统,创新商科研究生交叉培养模式
前言/序言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 ,“商”这个字源于商族,契 传说是商的始祖,又名阏伯 。阏伯的六世孙王亥发明了 牛车,用牛驾车进行长途贸 易,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 的商业贸易。后来人们把从 事物品交换的活动称为商业 ,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 人。现在的商丘传说是商业 的发源地,后人称商丘为“ 华商之都”。 由此说来,“商学”作为 一门关于商业活动的学问, 至今至少有3700年历史。 那么,为什么有如此悠久历 史的“商学”在中国始终是“ 末学”,“商人”始终是低等 地位呢?我认为这应该与中 国没有经历资本的洗礼有关 ,与华夏文明源于农耕文明 有关,与中华文化长期唯儒 独尊的传统有关。直到20世 纪80年代,中国提出发展“ 商品经济”,才确立了商学 在宏大学科版图中的一隅之 地。此后,得益于中国从计 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 经济的演变,90年代开始, “商学院”“管理学院”“工商 管理学院”在各高校纷纷设 立。自此,管理学或者商学 迎来了几千年来最好的时代 。 改革开放以来,商学院 发展因需而起,因势而兴。 此后40多年,中国商学经过 从西方模式的拥趸者到本土 理论的开创者的转型,该转 型历程离不开商学前辈们的 筚路蓝缕、呕心沥血。虽然 今日之中国商学发展取得了 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长期形 成的“商学乃学科之末”的偏 见,使其一直不为传统学科 所接纳,最近几年工商管理 学科再陷窘境,即是明证。 直面商学发展的起起伏 伏,如何走出一条与中国国 情相适应的商科发展新路, 如何建立一所不被偏见羁绊 的商学院,是商学工作者不 可回避的现实问题。20世纪 八九十年代,经济管理学科 突然进发,我是在那个时候 攻读管理工程硕士学位的, 此后就喜欢上了这个学科。 回望当初选择商学研究作为 职业,我也是懵懵懂懂的。 慢慢地,我发现了商学有其 精妙的规律,例如,管理心 理、组织行为、客户关系、 战略决策、生产组织等,既 存在普适的规律,也有个性 化的艺术,让我认识到普遍 与特殊、效率与效益、科学 与艺术之间的张力,而这正 是商学的奥妙之处。 随着学历和阅历的增长 ,我真真切切地意识到,商 科总是存在似是而非的困境 和挑战。 ——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家 和管理者并没有受过商学教 育,却照样能成为优秀的领 导者? ——为什么商学院的研究 者发表了那么多论文和著作 ,但没有能力解决现实问题 ? ——为什么以复杂的现实 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管理学科 ,把问题解构得如此支离破 碎? ——为什么经常以管理专 家顾问身份指导他人的学者 ,解决不了学院内部的具体 问题? ——为什么商学院教师每 天在教导学生如何组织变革 ,而自己却守着僵化的组织 不变? 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 于是,我就想,为什么不能 试试:去撤除商学院的学科 边界,让管理实践者成为我 们的教授,让研究者“把论 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 学院建设成平台生态组织, 把管理学科与工科、理科融 合起来……本书梳理了我提 出“商学+”教育生态系统后 的一些思考,去诠释管理学 一级学科融合发展的路子, 去探索“平台+项目”的教学 组织体系,去尝试布局“把 专业建在学校平台上”的办 学模式,去尝试构建“与一 流企业同行”的发展共同体 …… 纵观商学院的发展历程 ,我相信中国商学院是可以 走出新路的!“商学+”教育 生态系统建设是有生命力的 !建设“大学中的商学院”是 大有可为的!商学院必须深 度嵌入整个社会系统,进而 为学校赋能、为其他学科赋 能、为全校学生赋能、为企 业实践赋能、为各类社会组 织赋能。我相信,跳出学院 和学科边界去实现商学院组 织体系、学科体系、人才培 养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的系 统集成式变革是具有前瞻性 的,也是未来的走向。 本书是我在国际国内各 类场所所作报告、接受媒体 采访和工作报告的基础上整 理而成,按照“环境—战略 —教育—科研—治理”的逻 辑布局。具体而言,本书分 为“商学院环境再认识”“商 学院战略再定位”“商学教育 模式再塑造”“商学研究范式 再变革”和“商学院治理体系 再建构”五章。这样的编排 符合管理常规的逻辑思维, 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写作的 时候,考虑到大家喜欢短文 章,所以,每篇文章控制在 4000字左右。文风上关注 可读性,尽量写短句,尽量 写做法,尽量与同行对话, 以取得共鸣。 本书内容虽然是对我实 践工作和思考成果的梳理, 但也蕴含了很多同仁的观点 和启发,包括我曾担任过行 政工作的学院同事和部门领 导,他们一直帮助和支持我 ,在日常沟通交流中启示我 。还有,那么多企业家同学 、院长学者与我分享他们的 思考,使我深感实践智慧对 理论研究无与伦比的启发, 其中有与我六年亲密搭档、 给予我全力支持的阿原书记 、小云院长等。 是否要整理出版这本书 ,其实我是很纠结的!早在 2021年就有同仁建议梳理 一下对商学院建设的思考, 我总觉得不合适,因为我不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