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很多人对于管理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管理只有管理下属这一个维度。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管理有五个维度,即向内管理自己、向下管理下属、向上管理上司、水平管理平级和向外管理顾客,并由此提炼出九个切实可行的管理法则。作者通过对话西方管理大师、访谈中国企业家,并结合个人多年管理经验和大量企业案例,将东西方的管理知识融会贯通,为管理者提供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
不论你是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还是想要晋升的业务骨干,甚至是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都可以从中获益,快速实现职场关键跃升。
目录
前言 做全方位管理者
第一章 做自己的CEO
工作是人生的兼职
以梦想为指南针
设定你的人生愿景
发现你的三环
第二章 要事第一
自我管理的三个层次
界定要事的两个标准
管理者的七种要事
计划是要事
人事是要事
制度是要事
关系是要事
市场是要事
学习是要事
反思是要事
要事管理三原则
第三章 全身学习
学习要有宽度
朋友是用来学习的
失败是用来学习的
在三个层次上反思
跨界学习
深层迁移
第四章 用人之长
见人之长
识人之异
定人之位
容人之短
育人之才
第五章 把员工当人
员工不只是资源
“组织是机器”的影响
为什么要把员工当人
把员工当人的四个动词
第六章 承担管理上司的责任
管理上司的重要性
用上司之长
急上司之急
从自己着手管理上司
如果遇上糟糕的上司
第七章 建立“我们”的关系
蝎子和青蛙的故事
为什么管理平级最难
通过提供帮助来建立关系
通过求助来建立关系
发现共同的利益
通过信任来建立关系
用制度和流程来建立关系
用例会来建立关系
关于管理平级再给四点建议
第八章 别把顾客当上帝
向外走动式管理
重视狂热的少数
顾客不一定是对的
区分顾客与客户
别得“营销远视症”
营销的四种境界
第九章 超越利润
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
追求利润之外的目的
目的是企业的指南针
发现企业的目的
哪些企业有目的
后记 如果我只教你一个管理知识
试读
前言:做全方位管理者
也许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也许你只是一位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但很可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如何为组织创造工作业绩?如何让自己取得职场成功?
这两个问题紧密相关,但并不完全等同。对于绝大多数职场人士来说,这是他们重点关注的两大问题,只是排序可能有所不同。
本书将为这两大问题提供答案。这个答案可能很简单,却在很多人的“盲区”之中。比如下面这个故事中的经理人。
一个经理人的故事
多年前,我刚刚开始做管理培训,设计的第一个课程的主题是自我管理。根据之前自己当经理人的经验,我认为管理培训应该从自我管理开始。
我先在当时任职的公司内部讲授这门课程,后来开始对外招生,讲授公开课。
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个学员刚刚听完第一个单元,就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来对我说:太有收获了!她自我介绍,说自己拥有国外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当时在国内某知名商学院担任部门主任,在该商学院也听过很多课。她说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她听过的那些课都不能解决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听了这一个单元,她认为已经找到了症结所在:没有管理好自己。
她说商学院课程不能解决经理人的实际问题,我并没有感到特别惊讶。著名小说家村上春树说过:“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地方: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个真理。”
虽然村上春树并没有上过商学院(他还将作为“企业家”在本书后面出现),但是他对学校的评论也适用于商学院。我后来在商学院当教授,加深了跟那位经理人同样的感受:经理人所需要的最实际、最关键的那些管理法则,商学院往往是不教的。许多人读了MBA,其实并不懂得管理。
本书探讨一个对你我有用的话题:如何管理才能创造工作业绩和取得职场成功?
我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管理有五个维度,或者说五个方向。我们应该在五个方向上进行管理,成为“全方位管理者”。
管理不只是管理下属
人们对管理存在许多误解。其中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管理只有管理下属这一个维度,或者说管理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向下管理。
这是经理人普遍存在的误区:认为管理就是管理下属,管理者就是有下属的人。这个误区也曾经发生在我身上。
我 20 岁出头,研究生还没毕业时,开始了第一份工作,在一个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因为做得不错,很快就被提拔为部门经理。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我有下属了,我当上管理者了!
这样的误区不仅在新经理人当中普遍存在,资深经理人也常常这样想。
在我的管理工作坊中,我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在你现在的职位上,哪些人是你管理的对象?一个资深的销售经理这么回答:“我管理8个销售员,其中5个是‘雄鹰’,3个是‘青鸟’。”
他说的“雄鹰”指能力强、经验多的销售员,“青鸟”指经验少、能力有所欠缺的销售员。他知道要区分这两种人是对的,管理下属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识人之异,区别对待。
他的误区在于只看到管理下属这个维度。管理不只是管理下属。经理人之所以只将关注点放在下属身上,主要来自对“管理是什么”的误解。
那么,管理是什么?
如果你认为管理是凭借职位权力,通过指挥他人来做事,就会认为管理者只有下属需要管理,因为管理者只对下属进行指挥。
管理是什么,就好像爱情是什么一样,当然没有标准答案。就像你对爱情的理解会对你怎么谈恋爱产生深远影响一样,你对管理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会怎么管理。如果把管理
定义为指挥他人做事,我们就会认为管理只是管理下属,而且往往采取一种以命令、支配、控制为主的管理方式。
我曾经这样定义管理:管理是有意识地施加影响来取得预期的成果。后来,我在《刘澜极简管理学》一书中给管理下了个更加简练的定义:管理是利用资源实现目标。
这两个定义基本上是一回事:实现目标,就是取得预期的成果;利用资源的过程,就是有意识地施加影响的过程。
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更加口语化的表达:管理就是想方设法实现目标。
这样理解管理,就不会认为管理只是管理下属了。能够帮助你实现目标的一切资源,你都要对其施加影响,进行管理。
下属是实现目标的资源,那么上司是不是呢?当然是!所以,我们也可以管理上司——有意识地对上司施加影响,以取得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