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而系统地阐述了人工智能绘画软件ComfyUI的全方位应用技巧,从基础的软件安装与配置步骤,到深入解析文生图与图生图功能中各个参数的精妙作用,再到详解如何利用ControlNet技术实现图像创作的精准操控,直至引领读者掌握自主训练LoRA模型,最终实现批量化方式创造高质量个性化图像的目的。
本书不只局限在Stable Diffusion(以下简称SD)1.5版本的内容讲解,根据SD的发展,本书还详细讲解了SDXL、Flux以及SD3.5模型的工作流以及LoRA的训练等相关内容。鉴于ComfyUI操作的复杂性和参数设置的多样性,作者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对比实例、操作示例图及软件界面截图,图文并茂,旨在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引导初学者循序渐进地跟随指引,确保每一步操作都能准确无误,进而达到预期的创作效果。
本书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技术解析详尽的自学宝典,对于AI绘画爱好者、AI视觉领域的专业人士及图像处理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极具参考价值;同时,其全面的知识体系也完全适合作为视觉传达与影像处理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助力学生掌握前沿技术,提升实践能力。
目录
第1章 安装并设置ComfyUI
认识ComfyUI 2
Stable Diffusion 简介 2
LDM底层逻辑 2
ComfyUI 简介 4
ComfyUI 与WebUI 对比 4
ComfyUI 的优势 4
ComfyUI 的缺点 5
ComfyUI 配置要求 5
ComfyUI整合包安装 6
开发者整合包安装 6
秋叶整合包安装 8
配置模型 10
未使用过WebUI的配置模型 10
使用过WebUI的配置模型 11
基础插件安装 13
Manager插件安装 13
汉化插件安装使用 14
Manager插件功能详解 16
ComfyUI界面常用快捷方式 17
第2章 探索ComfyUI的组成节点
初识ComfyUI节点 21
节点的分类 22
自定义节点的安装 23
核心节点的详细讲解 26
节点的基本操作 31
节点之间的连接 35
第3章 了解底模与LoRA模型
理解并使用SD底模模型 40
什么是底模模型 40
理解底模模型的应用特点 40
理解并使用SDXL模型 42
认识SDXL模型 42
SD1.5与SDXL之间的区别 42
使用SDXL模型出图失败的原因 43
SDXL-Lightning 44
SDXL-Turbo 45
理解并使用Flux模型 45
认识Flux模型 45
模型的更新变迁史 45
模型间的区别 46
Flux模型与其他模型对比 46
Flux模型版本 47
Flux模型的关键特性 47
Flux模型的应用 48
Flux模型的安装部署 48
使用Flux模型注意事项 49
Flux LoRA模型 50
认识Stable Diffusion 3.5模型 50
Stable Diffusion 3.5模型特点 50
Stable Diffusion 3.5 的版本介绍 51
Stable Diffusion 3.5 的优势 52
Stable Diffusion 3.5 的应用前景 52
Stable Diffusion 3.5模型Liblib运行 52
Stable Diffusion 3.5模型本地运行 54
Stable Diffusion 3.5与Flux出图对比 55
理解并使用LoRA模型 57
认识LoRA模型 57
叠加LoRA模型 59
底模与LoRA模型匹配技巧 61
安装底模及LoRA模型 63
SD1.5 LoRA、SDXL LoRA、Flux LoRA的关系 64
VAE模型 64
第4章 掌握提示词撰写逻辑及权重控制技巧
认识SD正面提示词 67
什么是正面提示词 67
正面提示词结构 68
认识SD负面提示词 69
认识负面提示词 69
质量提示词 73
掌握提示词权重 73
用大括号“{}”调整权重 74
用小括号“( )” 调整权重 74
用双括号“(( ))”调整权重 74
用中括号“[ ]”调整权重 75
用冒号“:”调整权重 75
调整权重的技巧与思路 76
理解提示词顺序对图像效果的影响 78
理解提示词注释的用法 79
Flux提示词的书写 80
使用自然语言撰写生图准确的提示词 80
使用Flux在图片生成文字 81
SDXL提示词的书写 82
提示词翻译节点的使用 83
第5章 ComfyUI常用工作流的搭建及使用
ComfyUI 导入工作流 87
文生图工作流讲解 91
文生图工作流的节点选择 91
文生图工作流的节点连接 92
文生图工作流案例实操 94
图生图工作流讲解 96
图生图工作流的节点选择 96
图生图工作流的节点连接 98
图生图工作流案例实操 100
LoRA模型工作流讲解 102
LoRA加载器节点的介绍与连接 102
LoRA模型工作流案例实操 103
局部重绘工作流讲解 106
为图片增加遮罩 106
增加遮罩编码节点 107
局部重绘工作流案例实操 108
高清放大工作流讲解 110
非模型高清放大 110
模型高清放大 112
高清修复放大 113
SDXL标准工作流讲解 117
SDXL标准工作流搭建 117
SDXL标准工作流案例实操 119
Flux入门工作流讲解 121
未整合CLIP和VAE模型的工作流 121
整合CLIP和VAE模型的工作流 124
NF4模型的工作流 125
第6章 在ComfyUI中使用ControlNet
安装ControlNet 128
ControlNet预处理器安装 128
ControlNet模型安装 129
ControlNet节点介绍 131
ControlNet应用 131
ControlNet加载器 132
ControlNet预处理器 132
Canny(硬边缘) 133
Canny预处理器 133
实例操作 134
Softedge(软边缘) 138
Softedge预处理器 138
实例操作 139
Scribble(涂鸦) 142
Scribble预处理器 143
实例操作 144
Lineart(线稿) 147
Lineart预处理器 148
Lineart工作流搭建 148
Depth(深度) 149
Depth预处理器
前言/序言
在数字化时代,图像的力量不容忽视。一张图像能够讲述千言万语,传递复杂情感,甚至塑造品牌价值。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AI图像生成已经成为设计、媒体、娱乐等多个行业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商业领域,高效、创新的图像生成能力对于品牌建设和内容营销至关重要。《ComfyUI+Flux+SDXL商业应用入门到精通》的应运而生,旨在帮助读者解锁AI图像生成的商业潜力,从入门到精通,探索这一领域的无限可能。
本书详细介绍了ComfyUI、SDXL模型、Flux模型和SD3.5模型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商业中的应用,不仅集成了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与图像处理技术,还融入了人性化界面设计与高效工作流程,即便是非技术背景的设计师也能轻松上手,享受AI带来的创作便利。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战演练,本书将引导读者逐步了解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创意思维,并在商业项目中实现创新。
第1、2章主要介绍了ComfyUI的底层逻辑,并详细讲解了ComfyUI的安装和设置以及ComfyUI的核心——节点。
第3章主要讲解了SD1.5模型、SDXL模型、Flux模型和SD3.5模型四个大模型以及LoRA模型和VAE模型的原理、使用逻辑。
第4章主要讲解了SD公用的提示词内容,以及SDXL模型和Flux模型专用的提示词内容,详细讲解了提示词撰写逻辑及权重控制技巧。
第5章主要讲解了ComfyUI的常用工作流以及SDXL模型和Flux模型基础工作流的搭建及使用。
第6章主要讲解了在ComfyUI中各类模型的ControlNet的使用,具体到节点的详解,工作流的搭建。
第7章主要讲解训练LoRA的基本流程以及相关参数设置。
第8、9章主要通过介绍ComfyUI常用扩展的安装、节点的使用来指导常用案例工作流的搭建,并通过实操讲解每一个案例。
考虑到ComfyUI工作流节点复杂、参数众多,笔者在讲解时特地使用了大量节点图、示例图与工作流整体图,力图使初学者在阅读学习时,能够一步一步按图与文字进行正确操作,并获得理想的效果。
同时,本书的每个案例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的,力求覆盖不同行业与场景,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拓宽视野,激发思考,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AI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很快,所以,在学习本书以及AI相关技术时,必须重视如下两个核心要领。
第一,明白AI工具的底层逻辑和操作流程,以应对不断更新的AI软件版本。
第二,始终保持对新兴AI工具和技术动态的高度关注和敏锐洞察力。通过积极实践和终身学习的态度,跟踪人工智能在各大领域的革新应用。例如,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好机友摄影视频拍摄与 AIGC”,或者添加笔者团队微信号hjysy1635沟通交流,以确保各位读者能够紧跟AI视频编辑技术的发展步伐,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创作中,以提升AI创作的艺术表现力和技术含量。
购买本书后,关注公众号FUNPHOTO,并在公众号界面回复本书第146页最后一个字,即可获得与本书配套的43节在线学习视频课程,以及两个包括了数百篇AI类文章的在线知识学习文库。
特别提示:在编写本书时,参考并使用了当时最新的AI工具界面截图及功能作为实例进行编写。然而,由于从书籍的编撰、审阅到最终出版,存在一定的周期,在这个过程中,AI工具可能会进行版本更新或功能迭代,因此实际的用户界面及部分功能可能与书中所示有所不同。各位读者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书中的基本思路和原理,结合当前所使用的AI工具的实际界面和功能进行灵活变通和应用,举一反三。
我们相信,本书将成为每一位希望在AI时代中乘风破浪、探索创意无限可能的读者的得力助手。让我们携手并进,在AI的引领下,共同开启艺术创作与设计的新纪元。
编者
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