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核能开发利用过程中,先后发生的1979年美国三厘岛核电站事故、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重大核泄漏危机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的焦虑和恐愤情绪。 
  《核与辐射防护手册》通过问答的形式,系统、科学、全面地讲解了有关放射性的基本知识、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特征和可能后果,在此基础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公众**的一些防护措施,这些措施科学、简练、实用性强。 
                                                    
精彩书摘
                                                        **章放射性基本知识 
  1.恐怖活动离我们有多远一当前的反恐形势 
  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3100多人死亡。此次事件后,世界范围的恐怖活动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2003年,世界各地相继发生重大恐怖事件。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城市到伊拉克,发生的重大恐怖事件就达13起之多,造成数千名无辜生命的伤亡。 
  2004年恐怖活动继续加剧,发生的恐怖事件让世界人民感到震惊。如果说9月1日发生在俄罗斯莫斯科的地铁爆炸事件和9月22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澳大利亚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的大爆炸事件告诫人们恐怖分子继续在猖獗活动,则9月1~3日在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中学发生的劫持人质事件,更让世界人民深深感到恐怖分子的残忍和没有人性。在这次事件中,1000多名学生和家长被恐怖分子劫持为人质,并有300多人(一半以上是儿童)死亡。 
  2005年,世界范围的恐怖活动有增无减,变本加厉地进行着,各种形式的爆炸事件、人质劫持事件等恐怖活动频繁发生,且呈升级和蔓延之势。特别是7月发生在英国和埃及的连环爆炸事件让整个欧洲、非洲,乃至全世界感到严重的紧张和不安。其中,7月7日伦敦地铁和公共汽车的连环爆炸事件已造成至少56人死亡,近千人受伤;而发生在埃及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的连环爆炸已造成近百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应该看到,恐怖主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而且,恐怖袭击的目标也在不断扩大。对恐怖事件我们一点也麻痹不得,不是吗?2004年10月份在巴基斯坦就发生了中国水电十三局的两名工程师被恐怖分子劫为人质,并*终导致1人死亡、1人受伤的事件。而且应该看到,在我国同样存在犯罪团伙、民族分裂分子和极端主义势力,绝不可忽视这些人或组织会采用恐怖袭击的手段。 
  还应该看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恐怖活动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也成为恐怖分子选择的恐怖袭击途径之一。至今虽尚未发生污染环境或造成公众辐射损伤的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但与该类事件相关的核材料失窃与走私、放射源被盗与交易,以及恐吓或威胁使用放射性物质的事件时有发生,表明确实存在发生核与辐射事件的潜在危险,丝毫麻痹不得。鉴于核与辐射恐怖威胁的存在现实,第59届联合国大会于2005年4月13日一致通过《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公约规定任何以危害人身、财产和环境为目的,拥有使用或威胁使用放射性物质或核装置均属犯罪,任何破坏核设施的行为也属犯罪。公约要求各国政府立即采取立法等措施打击核恐怖行为,确保对那些制造、参与、组织和策划核恐怖行为的人的惩罚,对于涉嫌制造核恐怖行为的人,各国政府必须予以起诉或将其引渡受审。 
  2.什么是核与辐射突发事件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先,它是一种突发事件,是一种不在预料之中的、突然发生的对社会与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对环境或对国家和私人财产等具有重大危害的大事情;其次,它应是涉及核与辐射影响的突发事件,也即与放射性有关的突发事件。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可以是核设施(如核电站、研究堆)或核活动(如核技术应用、放射性物质运输)中发生的重大事故,导致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或使工作人员、公众受到过量的照射。1986年发生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就是这种突发事件的实例。 
  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与媒体和公众就发生的核与辐射事故(事件)及其特征、后果进行沟通的共同尺度,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OECD/NEA)制定了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表(INES)。该表于1990年发布,几经修改,2008年发布*新版。 
  INES将事件分为7级。1~3级称为“事件”,4~7级称为“事故”,没有安全意义的事件则称为0级。各事件按照严重性递增进行排列,其中,事件又分为异常、一般事件和重大事件,事故分为影响范围有限的事故(4级)、影响范围较大的事故(5级)、重大事故(6级)和特大事故(7级)。按照INES分级,苏联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属于7级;1979年的美国三厘岛事故为5级,1999年的日本JCO事故为4级。本书出版时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日本政府开始定为4级,现提升为5级,但国际比较普遍地认为该事故应属于5~6级。 
  使用INES便于以国际上协调一致的方式迅速向媒体和广大公众通报有关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安全重要性和后果严重程度,有利于政府、媒体、公众取得共同的理解。 
  3.从居里夫人发现钋、镭谈起——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的发现,已经有100多年了。*早发现放射性的是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1896年贝克勒尔在研究铀矿的荧光现象时发现铀盐矿发射着类似X射线的穿透性辐射。两年之后,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从铀矿中发现了另一个能发射射线的新元素一钋,四年后她又发现了镭,居里夫人建议把物质能够自发发出射线的性质称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放射性基本知识 
1.恐怖活动离我们有多远一一当前的反恐形势/3 
2.什么是核与辐射突发事件/4 
3.从居里夫人发现钋、镭谈起什么是放射性/6 
4.辐射与我们有关吗——什么是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7 
5.α射线、β射线和Y射线有些什么特点/8 
6.中子射线有什么特点/10 
7.你受过X射线照射吗——X射线及其特点/11 
8.观看电视和使用计算机对健康会有危害吗112 
9.放射性强弱可以度量吗一放射性活度与单位/13 
10.为什么时间长了,有的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变弱,甚至消失不见——放射性半衰期/13 
11.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怎么度量——辐射测量/14 
12.我们时时刻刻在接触放射性——天然放射性/15 
13.人类也在制造放射性——人工放射性/17 
14.警惕居室中的危害——什么是氡/18 
15.常见放射性核素/19 
16.心脏起搏器的能源——钚/20 
17.火灾报警的卫士——镅/22 
18从发现天然放射性到制造原子弹——铀/23 
19.杀死癌细胞的一把刀子一一放射性钴/25 
20.环境放射性污染的重要标志物——放射性锶/26 
21.放射性锶-90的孪生兄弟——放射性铯-137/27 
22.核医学科常用的一种药剂——放射性碘/28 
23.什么是氚/30 
24.辐射源、放射源和射线装置都能产生放射线吗/31 
25.什么是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源/31 
26.放射性标志与常见密封放射源的外观/32 
27.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放射性废物吗——什么是放射性废物/34 
28.正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受到哪些辐射照射/35 
29.孕妇可以乘飞机吗——宇宙射线对空中飞行人员的照射/37 
30.什么是职业照射,职业照射对工作人员所致剂量有多大,国家对职业照射有什么限制/38 
31.地下场所作业人员受到的辐射照射/40 
32.生活在核电站周围安全吗——核电站周围居民受到的辐射照射/42 
33.什么是医疗照射,不同诊治措施对患者会造成多大剂量的照射,为什么对医疗照射没有规定剂量限值/43 
34.在医疗照射中哪些问题需要弓丨起注意/45 
35.什么是外照射,外照射途径是什么/47 
36.什么是内照射,内照射途径是什么/48 
第二章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录 
37.人类逐渐认识到放射性可能危及健康/53 
38.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有哪些/54 
39.从白内障谈起一一什么是确定性健康效应/55 
40.从白血病谈起一一什么是随机性健康效应/56 
41.辐射诱发癌症的危险有多大/58 
42.辐射诱发人类遗传效应还有待进一步证实/59 
43.孕妇受到辐射照射后会有什么后果/60 
44.关注孕妇接受的医疗照射/61 
45.儿童受到辐射照射后会有什么后果/62 
46.儿童接触医疗照射时应注意什么事项/63 
47.放射性可以测量吗,环境放射性怎么测量/65 
48.个人受照剂量怎么测量/66 
49.怎么知道体内已受到放射性污染/67 
50.对应急响应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控制有哪些规定/68 
第三章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特征与可能后果 
51.恐怖分子可能通过什么途径制造核与辐射恐怖事件/73 
52.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主要危害是什么/74 
53.什么是放射性散布装置/75 
54.放射性散布事件的特征和后果是什么/76 
55.警惕危险放射源的危害——放射源分类/77 
56.防止危险放射源落人恐怖分子手中——放射源的保安/79 
57.无知酿成悲剧——巴西戈亚尼亚铯源事故/80 
58.废源管理失控闯下大祸——国内两起钴源事故/82 
59.什么是核材料/84 
60.恐怖分子是如何非法获得核材料的/85 
61.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87 
62.向水源或水体投放放射性物质的可能后果是什么/88 
63.什么是核设施、核活动/89 
64.我国有哪些主要核设施/89 
65.核设施有防范恐怖袭击的能力吗/90 
66.核设施遭受恐怖袭击后可能有什么后果/92 
67.三厘岛核电站事故对环境造成重大放射性污染了吗/93 
68.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到底死了多少人/94 
69.日本JCO事故的影响范围有多大/95 
70.日本美滨核电站蒸汽泄漏事故有放射性释放吗/96 
71.什么是核武器/97 
72.什么是临时拼装的核武器/98 
73.临时拼装的核武器爆炸的特征和可能后果是什么/99 
74.贫铀弹是核武器吗,使用贫铀弹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是什么/101 
75.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心理社会效应有哪些表现/103 
第四章公众防护行动 
76.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时间阶段是怎么划分的/107 
77.保护公众的防护措施有哪些/108 
78.对外照射如何进行防护/108 
79.对内照射如何进行防护/109 
80.早期的防护措施是什么/110 
81.中期的防护措施是什么/110 
82.晚
                                                    
试读
                                                        **章放射性基本知识 
  1.恐怖活动离我们有多远一当前的反恐形势 
  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3100多人死亡。此次事件后,世界范围的恐怖活动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2003年,世界各地相继发生重大恐怖事件。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城市到伊拉克,发生的重大恐怖事件就达13起之多,造成数千名无辜生命的伤亡。 
  2004年恐怖活动继续加剧,发生的恐怖事件让世界人民感到震惊。如果说9月1日发生在俄罗斯莫斯科的地铁爆炸事件和9月22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澳大利亚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的大爆炸事件告诫人们恐怖分子继续在猖獗活动,则9月1~3日在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中学发生的劫持人质事件,更让世界人民深深感到恐怖分子的残忍和没有人性。在这次事件中,1000多名学生和家长被恐怖分子劫持为人质,并有300多人(一半以上是儿童)死亡。 
  2005年,世界范围的恐怖活动有增无减,变本加厉地进行着,各种形式的爆炸事件、人质劫持事件等恐怖活动频繁发生,且呈升级和蔓延之势。特别是7月发生在英国和埃及的连环爆炸事件让整个欧洲、非洲,乃至全世界感到严重的紧张和不安。其中,7月7日伦敦地铁和公共汽车的连环爆炸事件已造成至少56人死亡,近千人受伤;而发生在埃及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的连环爆炸已造成近百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应该看到,恐怖主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而且,恐怖袭击的目标也在不断扩大。对恐怖事件我们一点也麻痹不得,不是吗?2004年10月份在巴基斯坦就发生了中国水电十三局的两名工程师被恐怖分子劫为人质,并*终导致1人死亡、1人受伤的事件。而且应该看到,在我国同样存在犯罪团伙、民族分裂分子和极端主义势力,绝不可忽视这些人或组织会采用恐怖袭击的手段。 
  还应该看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恐怖活动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也成为恐怖分子选择的恐怖袭击途径之一。至今虽尚未发生污染环境或造成公众辐射损伤的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但与该类事件相关的核材料失窃与走私、放射源被盗与交易,以及恐吓或威胁使用放射性物质的事件时有发生,表明确实存在发生核与辐射事件的潜在危险,丝毫麻痹不得。鉴于核与辐射恐怖威胁的存在现实,第59届联合国大会于2005年4月13日一致通过《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公约规定任何以危害人身、财产和环境为目的,拥有使用或威胁使用放射性物质或核装置均属犯罪,任何破坏核设施的行为也属犯罪。公约要求各国政府立即采取立法等措施打击核恐怖行为,确保对那些制造、参与、组织和策划核恐怖行为的人的惩罚,对于涉嫌制造核恐怖行为的人,各国政府必须予以起诉或将其引渡受审。 
  2.什么是核与辐射突发事件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先,它是一种突发事件,是一种不在预料之中的、突然发生的对社会与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对环境或对国家和私人财产等具有重大危害的大事情;其次,它应是涉及核与辐射影响的突发事件,也即与放射性有关的突发事件。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可以是核设施(如核电站、研究堆)或核活动(如核技术应用、放射性物质运输)中发生的重大事故,导致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或使工作人员、公众受到过量的照射。1986年发生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就是这种突发事件的实例。 
  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与媒体和公众就发生的核与辐射事故(事件)及其特征、后果进行沟通的共同尺度,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OECD/NEA)制定了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表(INES)。该表于1990年发布,几经修改,2008年发布*新版。 
  INES将事件分为7级。1~3级称为“事件”,4~7级称为“事故”,没有安全意义的事件则称为0级。各事件按照严重性递增进行排列,其中,事件又分为异常、一般事件和重大事件,事故分为影响范围有限的事故(4级)、影响范围较大的事故(5级)、重大事故(6级)和特大事故(7级)。按照INES分级,苏联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属于7级;1979年的美国三厘岛事故为5级,1999年的日本JCO事故为4级。本书出版时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日本政府开始定为4级,现提升为5级,但国际比较普遍地认为该事故应属于5~6级。 
  使用INES便于以国际上协调一致的方式迅速向媒体和广大公众通报有关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安全重要性和后果严重程度,有利于政府、媒体、公众取得共同的理解。 
  3.从居里夫人发现钋、镭谈起——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的发现,已经有100多年了。*早发现放射性的是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1896年贝克勒尔在研究铀矿的荧光现象时发现铀盐矿发射着类似X射线的穿透性辐射。两年之后,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从铀矿中发现了另一个能发射射线的新元素一钋,四年后她又发现了镭,居里夫人建议把物质能够自发发出射线的性质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