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ANSYS Workbench 2024为基础,包含结构分析、稳态导电与静磁场分析、增材制造工艺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和优化设计5大部分内容,精选了45个典型工程实例。全书共14章,包括结构线性静力分析、结构非线性分析、热力学分析、线性动力学分析、多体动力学分析、显式动力学分析、复合材料分析、断裂力学分析、疲劳强度分析、稳态导电与静磁场分析、增材制造工艺分析、耦合场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优化设计。作为一本工程应用实例教程,每个实例都包含了问题描述、实例分析过程及分析点评,便于读者学习和提高。
本书内容适合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化工装备、农牧装备、能源动力、电子通信、医疗器械、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工科专业师生的参考书,还可供相关领域广大CAE爱好者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结构线性静力分析1
11某型货车后悬架钢板弹簧静力分析1
111问题描述1
112实例分析过程1
113分析点评6
12某焊接吊装工装托架静力分析6
121问题描述6
122实例分析过程7
123分析点评13
13涂层结合强度静力分析13
131问题描述13
132实例分析过程13
133分析点评17
第2章结构非线性分析18
21某型片弹簧接触非线性及大变形
分析18
211问题描述18
212实例分析过程18
213分析点评24
22某型卡箍紧固件螺栓预紧非线性接触
分析24
221问题描述24
222实例分析过程24
223分析点评32
23金属轧制成形非线性分析33
231问题描述33
232实例分析过程33
233分析点评39
第3章热力学分析40
31飞机双层窗导热分析40
311问题描述40
312实例分析过程40
313分析点评43
32二维薄板稳态导热分析43
321问题描述43
322实例分析过程43
323分析点评46
33晶体管瞬态热分析46
331问题描述46
332实例分析过程46
333分析点评51
第4章线性动力学分析52
41某电风扇扇叶模态分析52
411问题描述52
412实例分析过程52
413分析点评55
42某型燃气轮机机座预应力模态分析56
421问题描述56
422实例分析过程56
423分析点评60
43某垂直轴风机叶片振动谐响应分析60
431问题描述60
432实例分析过程61
433分析点评66
44农田轨道谐响应分析67
441问题描述67
442实例分析过程67
443分析点评73
45某舞台钢结构立柱频谱分析74
451问题描述74
452实例分析过程74
453分析点评78
46某发动机曲轴随机振动分析78
461问题描述78
462实例分析过程78
463分析点评81
47某斜拉桥预应力模态分析81
471问题描述81
472实例分析过程81
473分析点评87
48某舞台钢结构立柱屈曲分析87
481问题描述87
482实例分析过程87
483分析点评88
49卧式压力容器非线性屈曲分析88
491问题描述88
492实例分析过程89
493分析点评96
第5章多体动力学分析97
51某四杆机构刚体动力学分析97
511问题描述97
512实例分析过程97
513分析点评101
52某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刚柔耦合
分析101
521问题描述101
522实例分析过程101
523分析点评107
53某回转臂刚柔耦合分析107
531问题描述107
532实例分析过程107
533分析点评112
第6章显式动力学分析113
61小汽车撞击钢平板分析113
611问题描述113
612实例分析过程113
613分析点评118
62子弹冲击带铝板内衬的陶瓷装甲
分析118
621问题描述118
622实例分析过程118
623分析点评129
63手榴弹爆炸分析129
631问题描述129
632实例分析过程129
633分析点评132
第7章复合材料分析134
71圆柱螺旋弹簧管复合材料分析134
711问题描述134
712实例分析过程134
713分析点评141
72复合材料均质化分析141
721问题描述141
722实例分析过程143
723分析点评152
第8章断裂力学分析153
81三通接头管表面缺陷裂纹断裂分析153
811问题描述153
812实例分析过程153
813分析点评158
82双悬臂梁接触区域接触粘结界面失效
分析158
821问题描述158
822实例分析过程158
823分析点评163
第9章疲劳强度分析164
91某种压力容器疲劳分析164
911问题描述164
912实例分析过程164
913分析点评169
92某机床弹簧夹头疲劳分析169
921问题描述169
922实例分析过程170
923分析点评175
第10章稳态导电与静磁场分析176
101压电分析176
1011问题描述176
1012实例分析过程176
1013分析
前言/序言
ANSYS Workbench已应用到多个行业,通用易用性已广为人知。本书是《ANSYS Workbench 180工程应用与实例解析》的升级版,继承了上一版的写作风格,精选了45个典型工程应用实例,涵盖了结构线性/非线性、稳态/瞬态传热、线性/多体/显式动力、实体复合材料、断裂与疲劳、稳态导电与静磁场、增材制造、结构物理耦合场、流体及多物理场耦合、参数优化与拓扑优化等内容。本书是对《ANSYS Workbench 2024有限元分析入门与应用》一书内容的扩展,既是为了满足新技术应用者的需求,又是对ANSYS Workbench相关工程应用领域能力的进一步展现。
本书工程实例全部来源于实际工程应用,尽量反映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情况及ANSYS Workbench的应用特点,分为结构分析类工程实例、稳态导电与静磁场分析类工程实例、增材制造工艺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类工程实例、优化设计类工程实例。本书通过实例把ANSYS Workbench 2024的通用易用性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帮助读者解决实际分析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尽管每一个实例分析后都有分析评论,但建议使用前还是要对ANSYS Workbench有一定基础,这样效果会更好。期待对希望有提升的您有所帮助。
本书以ANSYS Workbench 2024为基础,具有顺应趋势、自成体系、突出重点、注意细节、正误明确等特点,通过45个典型工程应用实例对ANSYS Workbench平台中的相应模块进行介绍。全书共分14章,具体各章所涉及的内容如下。
第1章 结构线性静力分析:主要介绍3个结构线性静力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包括问题描述、材料创建、模型处理、网格划分、边界施加、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第2章 结构非线性分析:主要介绍3个结构非线性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实例包括问题描述、材料创建、接触非线性处理、大变形、材料非线性、网格划分、边界施加、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第3章 热力学分析:主要介绍3个热力学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实例包括问题描述、材料创建、网格划分、边界施加、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第4章 线性动力学分析:主要介绍9个线性动力学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包括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频谱分析、随机振动分析、屈曲分析的问题描述、材料创建、网格划分、边界施加、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第5章 多体动力学分析:主要介绍3个多体动力学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包括问题描述、材料创建、网格划分、边界施加、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第6章 显式动力学分析:主要介绍3个显式动力学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包括问题描述、材料创建、网格划分、边界施加、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第7章 复合材料分析:主要介绍2个复合材料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实例包括问题描述、材料创建、网格划分、实体模型创建、层创建、边界施加、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第8章 断裂力学分析:主要介绍2个断裂力学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实例包括问题描述、材料创建、断裂网格创建、边界施加、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第9章 疲劳强度分析:主要介绍2个疲劳强度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实例包括问题描述、材料创建、网格划分、nCode联合应用、边界施加、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第10章 稳态导电与静磁场分析:主要介绍2个稳态导电与静磁场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包括问题描述、材料创建、网格划分、边界施加、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第11章 增材制造工艺分析:主要介绍2个增材制造工艺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包括问题描述、定制的粉末床融合固有应变、热结构分析流程模板、向导设置、打印参数的设置、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第12章 耦合场分析:主要介绍2个耦合场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包括问题描述、材料创建、网格划分、边界施加、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第13章 流体动力学分析:主要介绍5个流体动力学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包括Fluent、CFX流体单场应用、单向顺序耦合和双向耦合多场应用的问题描述、材料创建、网格划分、边界施加、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第14章 优化设计:主要介绍4个优化设计工程应用实例,包括参数化优化、拓扑优化应用的问题描述、材料创建、网格划分、边界施加、优化设置、求解及优化模型的后处理、分析点评等内容。
本书特色:
(1)本书工程实例全部来源于实际工程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2)语言平实,说明为主,对关键步骤,在图中用方框标注提示。
(3)重在软件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并对实例应用给予分析点评。
(4)突出新技术应用和使用技巧讲解,展新方法应用时兼顾新老读者。
尽管编者在编写过程中追求了准确性、完整性和应用性,但限于编者水平,加之编写时间较短,书中欠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能够及时指出,期待共同提高。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可以直接发邮件到编者电子邮箱进行技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