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细致地对当前使用广泛的科学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进行了系统性介绍。主要内容包含了软件简介、数据准备、软件界面、软件功能模块详解以及翔实的参考资料。能够使科学知识图谱爱好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地认识、理解以及使用CiteSpace绘制科学图谱,并有效地指导学习和科研实践。
本书可作为图书馆和情报学、医学和生物信息、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科技管理、信息管理)、教育信息以及数据或信息可视化研究方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日常科学研究甚至科技管理和政策分析的工具书。
目录
目录
CONTENTS
1.软件的研发与进展 ……………………………………………… 1
1.1软件诞生……………………………………………………………… 1
1.2核心原理……………………………………………………………… 3
1.3概念模型……………………………………………………………… 6
1.4发展演化……………………………………………………………… 7
1.5应用概貌……………………………………………………………… 10
1.6应用问题……………………………………………………………… 15
1.7本书结构……………………………………………………………… 16思考题 …………………………………………………………………… 19
2.软件安装与软件功能 …………………………………………… 21
2.1软件下载与安装……………………………………………………… 21
2.2启动软件案例数据…………………………………………………… 24
2.3软件界面及功能……………………………………………………… 25
2.4项目建立与参数设置………………………………………………… 70
2.5数据分析的关键步骤………………………………………………… 75
2.6数据分析结果解读…………………………………………………… 76思考题 …………………………………………………………………… 78
3.文献数据采集与处理 …………………………………………… 79
3.1数据采集与处理概述………………………………………………… 79
3.2典型数据库数据采集………………………………………………… 79
3.3典型数据源的预处理………………………………………………… 91思考题 …………………………………………………………………… 96
4.共被引网络的构建 ……………………………………………… 97
4.1共被引分析概述……………………………………………………… 97
4.2共被引图谱的构建…………………………………………………… 98
4.3共被引图谱的调整………………………………………………… 103
4.4共被引结构的变异………………………………………………… 110
4.5作者和期刊共被引………………………………………………… 117
4.6共被引分析的案例………………………………………………… 124思考题 ………………………………………………………………… 126
5.科研合作网络的构建 ………………………………………… 127
5.1科研合作分析概述………………………………………………… 127
5.2合作网络的构建过程……………………………………………… 128
5.3合作网络地理可视化……………………………………………… 135思考题 ………………………………………………………………… 139
6.主题共现网络的构建 ………………………………………… 141
6.1词频和共词概述…………………………………………………… 141
6.2关键词共现网络…………………………………………………… 143
6.3术语的共现网络…………………………………………………… 146思考题 ………………………………………………………………… 149
目录 CONTENTS
参考文献…………………………………………………………… 151
附录………………………………………………………………… 157
附录 1推荐学习文献 ………………………………………………… 157附录 2常见问题解答 ………………………………………………… 161附录 3基础学习视频 ………………………………………………… 185附录 4术语中英对照 ………………………………………………… 186附录 5案例图谱展示 ………………………………………………… 188
前言/序言
序一(第一版)
PREFACE
人类文明的进展之路,就是工具不断替代和补充人力之路。一开始,人们用工具代替双手双脚,将自身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研究、大数据情报学研究、认知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进展,人的脑力劳动也有望被广义的工具(包括计算机软件)部分地代替或增效。
千百年来,人类的学习以记诵方式为主,听觉器官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可视化应用越来越普及,今后的学习将越来越多地借助各种可视化手段,视觉器官将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由于视觉器官在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吸收能力大大强于听觉器官,可视化方式成为主流学习方式后,人类的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有可能带来一场认知革命。为了适应这样的进程,知识组织方式也必将走向可视化之路,图书情报研究人员在知识可视化征程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该承认,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学院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广受欢迎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项重要成就。
在人类发展的任何阶段,人类的技术水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出现的、体现着最新技术成果的新工具,二是对已有工具的熟悉程度和掌握利用程度。这两方面都非常重要。对于中国的古人来说,能锻冶出干将、莫邪这样的宝剑,是了不起的;能像庖丁解牛那样熟练地用刀,也是了不起的。您瞧,“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刀用了十九年了,解牛有几千头了,刀刃仍旧不钝、不卷,像新的一样,这里面有多深的功夫啊!对于今人来说,像陈超美教授这样开发出深受用户欢迎的CiteSpace软件,是了不起的成就;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李杰博士这样把
序一(第一版) PREFACE
该努力学习、把握他们的思想,如果自己不肯动脑筋,随便拽一个软件就用,也许论文是得以发表了,但对自己的学术进步并没有多大的助力。其次,CiteSpace具有非常丰富的功能,而我们多数利用CiteSpace发表文章者,只涉猎了该软件功能的一点皮毛。因此,认真阅读此书,更全面地掌握这个软件,一定能使我们今后的研究如虎添翼。
我从 2015年 2月起被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工作,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情报学界。但本书两位作者仍然热情地邀请我作序,我感到,却之不恭,应允下来却惴惴然。草成数言,希望没有耽误读者的时间。
是为序。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武夷山2015年10月1日
序二(第一版)
PREFACE
在科学探索中,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还是训练有素的行家里手,最关注的莫过于在自己所从事的知识领域,从海量的文献数据中了解到最感兴趣的主题及其科学文献,找到其中最为重要、关键的有效信息,弄清其过去与现在的发展历程,识别最活跃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
这些都是科学探索面临的首要难题。进入 21世纪以来,一些信息可视化技术相继应运而生,为尝试解决这些难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线索。其中,由国际著名的信息可视化专家陈超美教授用Java语言开发的、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就是可以解决上述一系列难题的一种工具与技术。其突出特征在于把一个知识领域浩如烟海的文献数据,以及该领域的演进历程,以一种多元、分时、动态的引文分析可视化语言,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集中展现在一幅由引文网络构成的知识图谱上,并把图谱上作为知识基础的引文节点文献和共引聚类所表征的研究前沿自动标识出来,显示出图谱本身的可解读性。这两大基本特征就是我对CiteSpace知识图谱形态的概括:“一图展春秋,一览无余;一图胜万言,一目了然。”
因此,该软件一经问世,就以其神奇的魅力征服了科学计量学界,受到广大学术界的青睐,迅速传播到中国和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知识领域的可视化分析。如今,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如山花浪漫,技压群芳,异彩纷呈,成为知识世界百花园中盛开的一朵朵奇葩。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一书,不仅可以引领初学者步入CiteSpace之门,而且可以帮助有兴趣者进一步训练,熟练地掌握它,绘制出合格、满意的知识图谱。本书作者是年轻的学者李杰和CiteSpace的开创者陈超美。本书在依据陈超美的CiteSpace英文版手册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陈悦、陈超美等所著《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成果,也包含了第一作者李杰使用CiteSpace等信息可视化软件著述《安全科学知识图谱导论》的研究经验。这里不妨对中外三部CiteSpace普及性读物略加比较,以阐释这本著作出版的价值与必要性。
本书的主要内容,源自陈超美的CiteSpace英文版手册和他在科学网博客上对上千条用户疑问的解答,以及李杰在科学网上对CiteSpace进展的积极响应与一系列示范。2015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