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中的主旨发言部分,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天籁阁,如薛永年从美术史角度看项子京天籁阁收藏,曹锦炎等梳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所见天籁阁鉴藏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板块,围绕该项目展开多方面研究,像杨自强以嘉兴特展为例谈历史文化地域性构建与传播,温玉鹏以成果展为例探讨中国艺术史公众化表达。嘉兴项氏研究板块,涵盖项元汴时代嘉兴质库、项氏家族传承、天籁阁旧藏书画研究等内容,如崔泉森研究项元汴时代嘉兴质库,陈荣军研究天籁阁旧藏黄庭坚题跋问题,全面展现了与天籁阁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
目录
2023 首届“天籁阁”学术研讨会综述(代序)
一、主旨发言
从美术史角度看项子京天籁阁收藏 / 薛永年
天籁阁收藏的历史文化意义 / 张立辰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所见天籁阁鉴藏印的初步梳理 / 曹锦炎 高嘉鹏
文化自信的物质载体 文化赓续的历史见证——“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与天籁阁收藏的历史文化意义浅析 / 许向群
画佛有形,化法无相——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对佛学研究的重塑意义 / 何欢欢
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
历史文化的地域性构建与传播——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为例 / 杨自强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与古今绘画研究——以帝王名臣像中的规鉴画为例 / 刘璟
寓隐于茶——试析文徵明《茶具十咏图》的诗画互补 / 李泊汀
刘延仲考——兼论李公麟《五马图》的早期递藏情况 / 田振宇
从“精英鉴藏”到“公众文化”:中国艺术史的公众化表达——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为例 / 温玉鹏
赋图相和:恽寿平《灵岩山图卷》的语图互文 / 郭薇
朱子理学视域下的绘画美学——以马远《水图》为例 / 孙润之
三、嘉兴项氏研究
项元汴时代的嘉兴质库 / 崔泉森
嘉兴名士项元汴的“人设” / 沈红梅
从真赏斋、剑光阁到天籁阁:项元汴与无锡华氏的书画活动 / 王照宇
天籁阁旧藏黄庭坚《经伏波神祠诗卷》题跋及相关问题研究 / 陈荣军
天籁画脉的形成与影响 / 刘云峰
南宋元明江南望族嘉兴项氏传承考论 / 张 猛
天籁阁旧藏《嘉禾八景图》图像研究及启示 / 沈 蕾
扬无咎墨梅之嘉兴画脉 / 程 慧
项穆书学观念谫论——以《书法雅言》为例 / 杨 刚 逄淑美
重点与大局——“两个文化”视域下的项元汴诞辰 500 周年纪念活动展望 / 岳钦韬
“新时代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天籁阁书画收藏研究 / 揭秋意 刘 磊
槜李项家墓地考 / 高洁楚楚 高伟强
天籁逸香——从嘉兴艺派的起源、形成、发展论天籁阁藏历代法书丹青的因果 / 高伟强 徐新奇
前言/序言
2023首届“天籁阁”学术 研讨会综述(代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 发展座谈会上和在浙江考 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 分挖掘“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简称“大系”)与天籁阁的 重大历史文化意义,传承 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精髓,2023年11月24日上 午,2023首届“天籁阁”学 术研讨会在嘉兴月河客栈 正式开幕。 本次研讨会以“‘中国历 代绘画大系’与天籁阁”为主 题,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 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嘉 兴大学、嘉兴南湖学院主 办,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 合会、嘉兴市文化广电旅 游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 古学院、嘉兴大学“中国历 代绘画大系”研究中心承办 。开幕式由嘉兴市委宣传 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 黄国强主持,中共嘉兴市 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东 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 学院党委书记方志伟,嘉 兴大学党委书记卢新波, 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 记处书记吕伟刚先后致辞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秘 书长叶瑛,嘉兴市人大常 委会副主任张永红,嘉兴 市政协副主席王登峰,嘉 兴市党建研究会会长、市 咨询委副主任祝亚伟,嘉 兴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 历代绘画大系”研究中心主 任吴云达,嘉兴南湖学院 校长、党委副书记贾文胜 ,嘉兴南湖学院副校长、 党委委员朱蓉,嘉兴市文 联党组书记、主席姚建新 等省市领导到会。 2002年10月,习近平同 志在嘉兴市调研时指出, 嘉兴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 ,人杰地灵,两个文化( 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源 远流长。2023年6月,习 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 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 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 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 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 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要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 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 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 文化立场,积极发展反映 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色 的新文化,发展中华文明 的现代形态。 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 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 绘画大系”,是2005年习近 平同志亲自批准,多年来 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 ,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 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 、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 文化工程。历史上,嘉兴 一地书画名家辈出,如“元 四家”之一的吴镇,嘉兴画 派代表人物项圣谟,晚清“ 海派”画家蒲华,现当代漫 画大师丰子恺、张乐平、 米谷等。“大系”项目组在编 纂出版过程中,便已留意 到以项元汴为代表的嘉兴 地区收藏家、书画家群体 对传承保护中华传统文化 作出了杰出贡献。 20世纪70年代,翁同文 先生曾借助《千字文》编 目等,估算项元汴的书画 藏品规模为两千余件,并 且还指出根据《故宫书画 录》,故宫收藏的书画共 计四千六百余件。项元汴 天籁阁旧藏涵盖了上溯东 晋“二王”下至“明四家”的中 国书画千年史,可谓是以 一己之力撑起了半部中国 美术史。因为有项元汴, 许多今日入编“大系”的名画 珍品得以留存至今;因为 有“大系”,项元汴那些在国 运动荡之际散佚各地的藏 品得以凭借新科技手段重 新汇聚。在“大系”收录的一 千七百余件元代及元代以 前的珍贵图像中,仅项氏 天籁阁旧藏就达两百余件 。其所占比例之高,在历 代藏家中绝无仅有。经过“ 大系”项目组近二十年来不 遗余力地收集整理,目前 ,天籁阁旧藏在全球范围 内的收藏分布情况已经得 到了较为清晰的呈现,海 内外顶级的文博机构,如 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 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 物馆、京都国立美术馆、 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 物院等,均有不少项氏旧 藏。为此,本次研讨会的 主办方特别编印了《嘉兴 天籁阁绘画、书法藏品目 录》,供与会专家学者参 考。 因为项元汴和天籁阁, 嘉兴与“大系”项目组产生了 交集并碰撞出火花。2022 年6月,嘉兴首次举办“大 系”特展。项氏旧藏得以借 助先进的技术,在天籁阁 旧地数字化“重聚”。同年9 月,“大系”特展亮相中国国 家博物馆,特辟“天籁重光” 单元,专门介绍项元汴在 保存和延续中国古代书画 、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交流 与传播方面作出的巨大贡 献。这是嘉兴文化元素在 国家级平台上的一次华丽 亮相。2023年3月,“大系” 成果展研讨会和“天籁阁鉴 藏之时代价值”专题讲座又 相继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 。同年夏,嘉兴再启“大系” 特展,以“古代人物画与服 饰生活”为展览主题,在优 秀传统文化与本土优势产 业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对 传统文化元素的转化与发 展进行了一次富有意义的 探索。项元汴及天籁阁显 然是嘉兴独一无二的城市 文化“金名片”。 近几十年来,随着赞助 人、收藏史研究得到越来 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明 清收藏家群体的重要价值 也随之凸显。书画收藏在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 次研讨会主旨发言专家之 一薛永年先生认为,直接 拥有视觉文化资源的鉴藏 家,他们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