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专为法考刑法客观题部分设计的备考手册。本书精选了180道高质量模拟题,这些题目紧密结合法考大纲和最新法律法规,全面覆盖刑法的重要考点。且每道题目均附有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深入理解法律原理和法条应用,同时提供解题思路与技巧,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通过本书的实战演练,考生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查漏补缺,有效应对法考客观题的挑战。此外,本书还总结了法考客观题的常见陷阱和易错点,帮助考生规避答题误区,提高应试能力。无论是初次备考还是冲刺复习,本书都是考生不可或缺的备考助手,助力考生顺利通过法考客观题部分,迈向法律职业生涯的新台阶。
精彩书摘
亲爱的法考追梦人:
当您翻开这本模拟题集时,或许正身处备考征途的关键阶段。面对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纷繁复杂的案例分析以及不断迭代的法考新大纲,您或许感到压力与期待交织。我们深知,每一场法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方法论与心理素质的试炼场。正因如此,这本模拟题应运而生,每年法考结束后,很多考生都会私信感谢我,谢谢我的模拟题让他们在考场很心安。熟人的再见面,老朋友的再相逢,让做过这套模拟题的同学在考场更自信,这或许就是这本模拟题存在的意义。本书的编写始终秉持一个朴素而坚定的信念——“以法考官方观点为导向,以助力高效通过法考为使命”。本书尊重官方观点,尊重司法部的答案。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4月25日,司法部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局、国家司法考试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明德法学楼组织召开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多所高校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法考社会培训机构负责人共同围绕加强 “马工程”法学类教材对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指导作用、做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衔接等议题展开研讨。此次会议明确了“马工程”教材对法考的指导意义,为法考命题与备考指明了方向。会议指出,“法治强调的是规则之治,法考辅导用书及考试命题等工作,应当确保以‘马工程’法学类教材为蓝本,立足法学理论通说,避免个人学术观点,促进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共识”。2025年5月15日,司法部官网再次发文谈及,“考试大纲立足法律职业的实践导向和法学理论通说观点,继续以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及马工程法学类教材为依据”。
基于上述背景与原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一律遵循“法律及司法解释优先、通说为基、适度展示多元观点”的基本原则,确保考生所学内容既符合法考要求,又具备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立足考纲,精准锚定命题逻辑
近年来,法考命题愈发注重“法律思维与实务能力”的复合考查,单纯的机械记忆已难以应对灵活多变的试题,可以说,法考刑法真题几乎没有单纯的记忆、背公式能做对的,而是立法、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本套模拟题严格遵循最新考试大纲,深度剖析近十年考题命题规律,将高频考点与新增热点有机融合,力求还原真实考场的命题逻辑。
二、有理有据,密切关注法考命题新动向
本书编写历时近一年, 全部试题来源于官方指导案例及重要刑法学者的论著。本书所有的模拟题,均有理论与实务的支持,而非“空想”。法考观点近些年也在不断地与实务贴近,因此,为更好地让同学们了解理论与实务的融合情况,本书的案例原则上来自《刑事审判参考》、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实务部门的真实案例、国内知名刑法学者的著作及相关学术论文,每一个选项都有出处。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用心体会笔者的用心。当然,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诈骗犯罪论》《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刘艳红教授的《刑法学总论》、黎宏教授的《刑法学》等刑法理论著作亦是重要的出题参考依据。也是希望考生知晓,法考不是考“书呆子”, 一定是理论与实务的融合。理论本身是来源于实务的,可以不同于、略高于实务,但不可能脱离实务而“完全不食人间烟火”,否则,学习的意义何在?
三、解析详尽,夯实基础
做题的意义在于查漏补缺,从这一意义上看,反复演练、熟能生巧是必需的,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发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牢固之处,进一步巩固、提升。本书的每一个模拟题,均有近1200字的解析,且区别于传统书籍,在题目的编排上我们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到综合案例的分析,从简单题型的训练到复杂题型的挑战,考生们可以在逐步提升难度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解题能力与应试技巧。
四、感谢
本书成稿之前,有近60名“徐光华公益督学营”同学作为我的私人朋友帮我认真核对试题及解析,对完善本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一并感谢。
五、写在最后的悄悄话
以题养战,见证蜕变的可能。莫道浮云终蔽日,总有云开雾散时!2025,我等你来报喜。
徐光华
2025年5月
目录
目录
专题一刑法学基础知识001
考点一刑法的解释001
考点二刑法的适用范围005
专题二犯罪论007
考点一构成要件要素007
考点二不作为犯罪010
考点三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理论015
考点四责任能力、罪过与错误认识022
考点五排除犯罪性事由046
考点六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055
考点七共同犯罪067
考点八单位犯罪077
考点九罪数论079
专题三刑罚论098
考点一刑罚的体系098
考点二累犯100
考点三自首和立功103
考点四数罪并罚111
考点五缓刑114
考点六减刑与假释118
考点七追诉时效122
专题四财产犯罪126
考点一侵犯财产罪中的几个共性的问题126
考点二抢劫罪130
考点三盗窃罪135
考点四诈骗罪141
考点五侵占罪144
考点六敲诈勒索罪149
考点七职务侵占罪151
专题五人身犯罪153
考点一自杀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153
考点二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155
考点三强奸罪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
强制猥亵、侮辱罪猥亵儿童罪156
考点四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164
考点五拐卖妇女、儿童罪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
儿童罪拐骗儿童罪等167
考点六诬告陷害罪171
考点七侮辱罪诽谤罪172
考点八遗弃罪虐待罪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173
考点九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174
专题六危害公共安全罪176
考点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76
考点二交通肇事罪182
考点三危险驾驶罪186
考点四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
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等190
考点五枪支犯罪196
专题七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201
考点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201
考点二走私罪204
考点三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206
考点四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207
考点五金融诈骗罪219
考点六危害税收征管罪222
考点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23
考点八扰乱市场秩序罪227
专题八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230
考点一扰乱公共秩序罪230
考点二妨害司法罪250
考点三危害公共卫生罪255
考点四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256
考点五毒品犯罪259
考点六卖淫相关犯罪及淫秽物品相关犯罪266
专题九贪污贿赂罪与渎职罪268
考点一贪污罪268
考点二挪用公款罪269
考点三贿赂犯罪与渎职犯罪272
参考答案285
试读
亲爱的法考追梦人:
当您翻开这本模拟题集时,或许正身处备考征途的关键阶段。面对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纷繁复杂的案例分析以及不断迭代的法考新大纲,您或许感到压力与期待交织。我们深知,每一场法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方法论与心理素质的试炼场。正因如此,这本模拟题应运而生,每年法考结束后,很多考生都会私信感谢我,谢谢我的模拟题让他们在考场很心安。熟人的再见面,老朋友的再相逢,让做过这套模拟题的同学在考场更自信,这或许就是这本模拟题存在的意义。本书的编写始终秉持一个朴素而坚定的信念——“以法考官方观点为导向,以助力高效通过法考为使命”。本书尊重官方观点,尊重司法部的答案。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4月25日,司法部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局、国家司法考试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明德法学楼组织召开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多所高校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法考社会培训机构负责人共同围绕加强 “马工程”法学类教材对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指导作用、做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衔接等议题展开研讨。此次会议明确了“马工程”教材对法考的指导意义,为法考命题与备考指明了方向。会议指出,“法治强调的是规则之治,法考辅导用书及考试命题等工作,应当确保以‘马工程’法学类教材为蓝本,立足法学理论通说,避免个人学术观点,促进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共识”。2025年5月15日,司法部官网再次发文谈及,“考试大纲立足法律职业的实践导向和法学理论通说观点,继续以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及马工程法学类教材为依据”。
基于上述背景与原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一律遵循“法律及司法解释优先、通说为基、适度展示多元观点”的基本原则,确保考生所学内容既符合法考要求,又具备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立足考纲,精准锚定命题逻辑
近年来,法考命题愈发注重“法律思维与实务能力”的复合考查,单纯的机械记忆已难以应对灵活多变的试题,可以说,法考刑法真题几乎没有单纯的记忆、背公式能做对的,而是立法、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本套模拟题严格遵循最新考试大纲,深度剖析近十年考题命题规律,将高频考点与新增热点有机融合,力求还原真实考场的命题逻辑。
二、有理有据,密切关注法考命题新动向
本书编写历时近一年, 全部试题来源于官方指导案例及重要刑法学者的论著。本书所有的模拟题,均有理论与实务的支持,而非“空想”。法考观点近些年也在不断地与实务贴近,因此,为更好地让同学们了解理论与实务的融合情况,本书的案例原则上来自《刑事审判参考》、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实务部门的真实案例、国内知名刑法学者的著作及相关学术论文,每一个选项都有出处。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用心体会笔者的用心。当然,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诈骗犯罪论》《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刘艳红教授的《刑法学总论》、黎宏教授的《刑法学》等刑法理论著作亦是重要的出题参考依据。也是希望考生知晓,法考不是考“书呆子”, 一定是理论与实务的融合。理论本身是来源于实务的,可以不同于、略高于实务,但不可能脱离实务而“完全不食人间烟火”,否则,学习的意义何在?
三、解析详尽,夯实基础
做题的意义在于查漏补缺,从这一意义上看,反复演练、熟能生巧是必需的,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发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牢固之处,进一步巩固、提升。本书的每一个模拟题,均有近1200字的解析,且区别于传统书籍,在题目的编排上我们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到综合案例的分析,从简单题型的训练到复杂题型的挑战,考生们可以在逐步提升难度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解题能力与应试技巧。
四、感谢
本书成稿之前,有近60名“徐光华公益督学营”同学作为我的私人朋友帮我认真核对试题及解析,对完善本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一并感谢。
五、写在最后的悄悄话
以题养战,见证蜕变的可能。莫道浮云终蔽日,总有云开雾散时!2025,我等你来报喜。
徐光华
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