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泰勒众多公开发言中精挑细选的话语集,采用中英文对照,以第一人称视角全面呈现她的成长之路:她小小年纪对音乐梦想的坚定、她在不同音乐风格间转变的创作之路、她历经成长后更加成熟而睿智的感情观、她从舆论困境中涅槃而生的坚韧,以及与一路相伴的粉丝之间的深厚情谊……
关于音乐梦想,她说:“我对自己的梦想向来计之深远。我会思考如何脚踏实地地实现梦想,而非仅仅沉溺于实现它的想象。”
关于歌曲创作,她说:“在创作层面,我感觉自己的世界开阔了起来。从前我是那种非常依赖从日常生活中取材的词曲作者……”
关于感情观念,她说:“历经成长后你会意识到,相恋时哪有明晰的规则可循,感情复杂多变,爱人间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之分。”
关于人生低谷,她说:“倘若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辱骂你、霸凌你,即使许多人与之同流合污,你也不一定就因此一败涂地,那反而是你可以借力的东风。”
关于粉丝之谊,她说:“我最深厚的感情是同粉丝们建立的情谊。这份感情也需要经营,你得不断想些新点子,让粉丝满意,保持新鲜感。”
精彩书摘
十一二岁时,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在父母的圣诞树农场第一次学弹吉他,从那时起,她就一直坚持塑造形象和讲述故事。她的父母都从事金融行业,母亲安德莉亚.斯威夫特(Andrea Swift)当时在家抚养泰勒和她的弟弟奥斯汀. 斯威夫特(Austin Swift),父母俩对音乐行业都知之甚少。尽管如此,泰勒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音乐天赋,还十分擅长向听众推销自己的音乐。
泰勒曾说,她一直明白自己要从其他做明星梦的孩子中脱颖而出。她得勤奋努力,她要变得更加优秀。她学弹吉他,在烧烤派对和童子军会议上演出,初中时期就给纳什维尔的音乐高层们寄送自己的录音样带。尽管年纪尚小,她的原创歌曲却充满哲理、琅琅上口、贴近生活,这也是她不同凡响、最终跻身纳什维尔音乐界的关键所在。
泰勒在其早期歌曲中显露出的独特精神气质,一直延续到她后来的专辑《1989》(1989)和《名誉》(reputation)中。例如,她最早写成的歌曲之一《局外人》(“The Outside”)讲述了自己在初中学校里遭遇霸凌和孤立的经历。在《局外人》和其他歌曲中,她将自己的痛苦经历淬炼成一种个人形象。曾是局外人的泰勒化失意痛苦为成功,将大家都经历过的排斥创作为饱受大众喜爱的音乐。
在纳什维尔(14岁时,泰勒说服父母,举家迁居至此),大多数唱片公司都认为,泰勒在课堂上创作的那些关于校园霸凌、高中恋情和孤立排斥的歌曲不会引起乡村音乐听众的兴趣。但泰勒比这些唱片公司更了解自己的形象定位和魅力所在。比如,歌曲《我们的歌》(“Our Song”)在她的高中同学间广受欢迎,因为泰勒笔下的深夜密谈和恼人父母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即使当时创作的歌曲还没有固定的受众,泰勒对自己已经有明确的形象定位和塑造体系。她只是需要业内人士的发掘,将其形象和创作传递给听众。
斯科特.波切塔(Scott Borchetta)就是这个伯乐。波切塔当时在环球音乐集团就职,正打算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他在纳什维尔的蓝鸟咖啡馆发掘了泰勒,邀请她与自己尚未成立的大机器唱片公司签约。泰勒同意了波切塔的提议,与大机器合作发行了自己的前6张专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泰勒很快发现了久候自己的音乐受众。她的首张单曲《蒂姆.麦格劳》(“Tim McGraw”)和同名专辑《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成功登上了各大乡村音乐排行榜,引起了诸多颁奖典礼的关注,其歌迷群体也在不断壮大。她不遗余力地推广自己的音乐作品,决定居家自学以便兼顾巡演和歌曲录制日程,由此成功进军乡村音乐界。接受电台DJ和电视节目主持人采访时,她的举止与平常少女无异—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充满敬意,听到笑话就会开怀大笑,热衷于八卦男友和初中时的霸凌者。泰勒向人们证明,青春少女们的经历自然而有趣,一样值得被歌唱,她将自己的生活日常耕耘为非同凡响的成功。
《放手去爱》(Fearless)和《爱的告白》(Speak Now)时期,泰勒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成功。她发行的第二张专辑《放手去爱》登上了公告牌200强专辑榜榜首,拿下了格莱美的年度专辑奖项,并为她开启了全球瞩目的首次巡回演唱会。这也标志着泰勒的形象发生了改变,从小镇乡村女孩转变为歌曲《你应该和我在一起》(“You Belong With Me”)里被冷落的书呆子和《爱情故事》(“Love Story”)里的童话公主—也正是这种差异,让许多高中女生产生了共鸣—她们在学校生活和自己天地中的形象迥然不同。
专辑《爱的告白》与首张专辑《泰勒. 斯威夫特》有着相同的主题——霸凌和失恋,但在《爱的告白》中,这两大主题已然超越了高中校园故事。斩获两座格莱美奖杯的歌曲《卑鄙》(“Mean”)是泰勒对一位音乐评论家的回应,这位评论家曾猛烈抨击她和史蒂薇 . 妮克丝在格莱美颁奖现场带来的《瑞安农》表演。而在歌曲《无辜者》(“Innocent”)中,泰勒表达了对坎耶.韦斯特的原谅,算是对他的窘境施以援手——韦斯特因在MTV音乐录影带大奖的颁奖现场打断了她的领奖致辞而臭名昭著。
在这张专辑中,她的恋爱对象也不再是橄榄球队队长或隔壁的邻居男孩,据报道(泰勒鲜少在媒体上谈论自己的感情生活),这张专辑涉及的恋爱对象则是:约翰.梅尔(John Mayer)、乔 .乔纳斯(Joe Jonas)、泰勒.洛特纳(Taylor Lautner)—都是星光熠熠的名人。她的音乐也更加宏大。《摇摇欲坠》(“Haunted”)等歌曲采用了雄心勃勃的管弦乐编曲,歌曲《分手信》(“Dear John”)和《着迷》(“Enchanted”)不仅在时长上超过了一般乡村歌曲的3分钟长度,形式上还更为灵巧轻盈,在简单的旋律基础上过渡到更为宽广的流行和声。
媒体对这张专辑进行了持续宣传,《爱的告白》巡回演唱会(Speak Now World Tour)结束之际,泰勒显然已经准备告别天真童话的音乐风格,转而涉足更加成熟的音乐
目录
个人生活
《不要长大》:早期生活与纳什维尔之路
《我!》:成为泰勒.斯威夫特
《爱情故事》:恋情、心碎与名誉
帝国缔造者
《空白格》:音乐之内
《不朽》:泰勒最伟大的传奇故事——与粉丝共谱
《一切皆变》:日新月异的音乐行业
《随你怎么说》:名人与争议
人生智慧
《爱的告白》:勇敢发声
《统统甩掉》:其他人生教训
大事记
粉丝告白
译名对照表
致谢
试读
十一二岁时,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在父母的圣诞树农场第一次学弹吉他,从那时起,她就一直坚持塑造形象和讲述故事。她的父母都从事金融行业,母亲安德莉亚.斯威夫特(Andrea Swift)当时在家抚养泰勒和她的弟弟奥斯汀. 斯威夫特(Austin Swift),父母俩对音乐行业都知之甚少。尽管如此,泰勒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音乐天赋,还十分擅长向听众推销自己的音乐。
泰勒曾说,她一直明白自己要从其他做明星梦的孩子中脱颖而出。她得勤奋努力,她要变得更加优秀。她学弹吉他,在烧烤派对和童子军会议上演出,初中时期就给纳什维尔的音乐高层们寄送自己的录音样带。尽管年纪尚小,她的原创歌曲却充满哲理、琅琅上口、贴近生活,这也是她不同凡响、最终跻身纳什维尔音乐界的关键所在。
泰勒在其早期歌曲中显露出的独特精神气质,一直延续到她后来的专辑《1989》(1989)和《名誉》(reputation)中。例如,她最早写成的歌曲之一《局外人》(“The Outside”)讲述了自己在初中学校里遭遇霸凌和孤立的经历。在《局外人》和其他歌曲中,她将自己的痛苦经历淬炼成一种个人形象。曾是局外人的泰勒化失意痛苦为成功,将大家都经历过的排斥创作为饱受大众喜爱的音乐。
在纳什维尔(14岁时,泰勒说服父母,举家迁居至此),大多数唱片公司都认为,泰勒在课堂上创作的那些关于校园霸凌、高中恋情和孤立排斥的歌曲不会引起乡村音乐听众的兴趣。但泰勒比这些唱片公司更了解自己的形象定位和魅力所在。比如,歌曲《我们的歌》(“Our Song”)在她的高中同学间广受欢迎,因为泰勒笔下的深夜密谈和恼人父母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即使当时创作的歌曲还没有固定的受众,泰勒对自己已经有明确的形象定位和塑造体系。她只是需要业内人士的发掘,将其形象和创作传递给听众。
斯科特.波切塔(Scott Borchetta)就是这个伯乐。波切塔当时在环球音乐集团就职,正打算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他在纳什维尔的蓝鸟咖啡馆发掘了泰勒,邀请她与自己尚未成立的大机器唱片公司签约。泰勒同意了波切塔的提议,与大机器合作发行了自己的前6张专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泰勒很快发现了久候自己的音乐受众。她的首张单曲《蒂姆.麦格劳》(“Tim McGraw”)和同名专辑《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成功登上了各大乡村音乐排行榜,引起了诸多颁奖典礼的关注,其歌迷群体也在不断壮大。她不遗余力地推广自己的音乐作品,决定居家自学以便兼顾巡演和歌曲录制日程,由此成功进军乡村音乐界。接受电台DJ和电视节目主持人采访时,她的举止与平常少女无异—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充满敬意,听到笑话就会开怀大笑,热衷于八卦男友和初中时的霸凌者。泰勒向人们证明,青春少女们的经历自然而有趣,一样值得被歌唱,她将自己的生活日常耕耘为非同凡响的成功。
《放手去爱》(Fearless)和《爱的告白》(Speak Now)时期,泰勒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成功。她发行的第二张专辑《放手去爱》登上了公告牌200强专辑榜榜首,拿下了格莱美的年度专辑奖项,并为她开启了全球瞩目的首次巡回演唱会。这也标志着泰勒的形象发生了改变,从小镇乡村女孩转变为歌曲《你应该和我在一起》(“You Belong With Me”)里被冷落的书呆子和《爱情故事》(“Love Story”)里的童话公主—也正是这种差异,让许多高中女生产生了共鸣—她们在学校生活和自己天地中的形象迥然不同。
专辑《爱的告白》与首张专辑《泰勒. 斯威夫特》有着相同的主题——霸凌和失恋,但在《爱的告白》中,这两大主题已然超越了高中校园故事。斩获两座格莱美奖杯的歌曲《卑鄙》(“Mean”)是泰勒对一位音乐评论家的回应,这位评论家曾猛烈抨击她和史蒂薇 . 妮克丝在格莱美颁奖现场带来的《瑞安农》表演。而在歌曲《无辜者》(“Innocent”)中,泰勒表达了对坎耶.韦斯特的原谅,算是对他的窘境施以援手——韦斯特因在MTV音乐录影带大奖的颁奖现场打断了她的领奖致辞而臭名昭著。
在这张专辑中,她的恋爱对象也不再是橄榄球队队长或隔壁的邻居男孩,据报道(泰勒鲜少在媒体上谈论自己的感情生活),这张专辑涉及的恋爱对象则是:约翰.梅尔(John Mayer)、乔 .乔纳斯(Joe Jonas)、泰勒.洛特纳(Taylor Lautner)—都是星光熠熠的名人。她的音乐也更加宏大。《摇摇欲坠》(“Haunted”)等歌曲采用了雄心勃勃的管弦乐编曲,歌曲《分手信》(“Dear John”)和《着迷》(“Enchanted”)不仅在时长上超过了一般乡村歌曲的3分钟长度,形式上还更为灵巧轻盈,在简单的旋律基础上过渡到更为宽广的流行和声。
媒体对这张专辑进行了持续宣传,《爱的告白》巡回演唱会(Speak Now World Tour)结束之际,泰勒显然已经准备告别天真童话的音乐风格,转而涉足更加成熟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