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这部畅销数年的管理经典中,作者基于对汽车行业长达5年时间、涉及14个国家的全面系统研究,详尽描述精益生产方式的五大要素——产品设计、供应链协调、用户关系、订单发货管理、企业的精益管理,对比精益生产方式和大规模生产方式两大体系之间的优劣势。解答了丰田公司保持长盛不衰的根基,并将丰田方式推广到生产之外的所有价值创造活动上——从卫生保健到零售业,甚至到各类经销体系。
目录
目 录
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译者序
2007年序
前言
第1章 工业中的工业在转型 /1
精益生产方式的 起源
第2章 大批量生产的兴衰 /6
第3章 精益生产的兴起 /30
精益生产方式的 要素
第4章 运营工厂 /52
第5章 设计汽车 /78
第6章 供应链协作 /107
第7章 客户关系 /134
第8章 管理精益企业 /154
精益生产方式的 扩散
第9章 扩散的困惑 /185
第10章 完成转型 /212
结语 /230
2007年修订版后记 /232
注释 /241
附录 /254
鸣谢 /263
关于作者 /264
如果你今年读一本有关商业的书,这将是一本使你获益最多的书 /265
前言/序言
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1984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午后,我们在麻省理工学院大楼的石阶上,思索着未来。我们刚刚结束了一个国际会议,会上我们宣布将出版《汽车的未来》1。在这本书中,我们研究了当时世界汽车行业面临的问题。
我们对于汽车行业的研究结果持谨慎乐观态度。我们总结得出,现有的科技方法能够解决由于轿车和卡车的使用而产生的最紧迫的环境和能源问题。这些方法从长期来看仍待商榷,尤其是部分因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但我们认为汽车本身的改进可以解决问题。然而,我们更担忧的是汽车行业和世界经济。
我们总结出北美和欧洲仍然依赖于与当时亨利·福特大批量生产系统相差无几的技术,而这些技术与日本公司创新的一套新技术完全无法比拟。对于这套新技术,我们甚至不知道它的名字。随着日本公司市场份额逐步增加,它们遭遇了越来越多的政治阻力。同时,西方国家公司似乎没能从它们的日本竞争对手身上学习到什么。相反,它们把精力耗在建立贸易壁垒和其他竞争阻碍上,我们认为这只会耽误了解决真正的问题。在下一波经济危机到来之前,我们担心北美和欧洲企业面对日本企业的威胁,却故步自封。在这个过程中,它们拒绝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发展和创造更有价值的工作。
我们认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的最有建设性的一步就是与全球的汽车生产厂商合作,仔细研究日本新技术。与原本西方的大批量生产技术相比,我们称这些新技术为“精益生产”。但是如何实施呢?当我们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位与会的行业老总与我们进行了交流,带来了一个清晰的创意。
他问道:“为什么不把关心振兴本国汽车行业的政府包括在内呢?然后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好好地开展这项工作?” 于是,国际汽车计划项目(IMVP)在麻省理工学院诞生了,然后,也就有了这本书。
国际汽车项目 1985年年初,麻省理工学院里一个偶尔的活动为国际汽车计划项目提供了理想的机构设置。一个集科技、政策和工业发展为一体的中心因此成立了,由丹尼尔·鲁斯担任第一任主任。这个中心的重任是:突破原有的保守研究,为工业—政府—大学的国际交流探索富有创造性的体系,理解行业变化的根本驱动力和改善应对变化的决策流程。国际汽车计划项目是新中心的一项理想项目,展示了大学在与政府和工业之间合作中担任了创造性的角色。
我们在开始规划国际汽车计划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成功主要取决于六大要素:研究透彻、专业知识、全球视野、超然独立、深入行业以及持续反馈。
首先,我们需要检查制造一辆汽车或者货车的一整套必要任务:市场评估、产品设计、详细工程、供应链的协调、各个工厂运营、成品的销售和服务。我们知道很多试图理解这个行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那是因为研究者只专注工厂以内,而忽略工厂以外的东西。虽然工厂在系统中毋庸置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也仅仅是全局的一小部分。
我们认识到,要完成透彻的研究工作需要许多种类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通常在大学中是无法找到的。我们要求恪守严谨研究方法的研究者熟知系统的每个方面,同时又能适应工业的无序状态,不像学院模式那样井然有序。我们的方法是找出曾在工业领域有过经验而现在在学院工作的研究者,并且他们愿意回到设计室、供应商以及整车厂数周甚至数月来收集我们得出可靠结论所需的具体信息。
举例来说,理查德·拉明和西口敏宏,我们的供应系统专家,他们在国际汽车计划项目任职期间,分别在萨塞克斯大学和牛津大学攻读博士。然而他们对于供应的兴趣源于之前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的工作经验。理查德曾是英国捷豹汽车的零部件采购员,而西口敏宏则曾在日本先锋电气任职。他们在国际汽车计划项目任职的四年期间,考察了数百家北美、西欧和日本的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厂。此外,他们还研究了较为领先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供应系统,包括韩国、墨西哥和中国台湾地区。
同样,安德鲁·格雷夫斯,我们的技术专家,现在在萨塞克斯大学攻读博士,他之前曾在F1赛车的生产商工作过数年,并花了数月拜访了汽车行业主要的设计与工程中心。在每一次访问中,他都要考察公司引进新技术最佳方法的设想,这些设想源自赛车世界,而持续的技术领先是赛车世界通向成功的关键。
我们的一位工厂专家,约翰·克拉夫奇克,是丰田和通用合资的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NUMMI)雇用的第一位美国工程师。他在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接受的培训包括很长一段时间待在日本丰田城的各个丰田工厂,在源头学习精益生产的基本概念。约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取得了管理学硕士学位,同时环游世界调研遍布15个国家的90家汽车整车厂,这是我们认为在所有行业中最全面的行业调查。
另外两位麻省理工学院的MBA学生,安东尼·谢里夫和延冈健太郎,根据他们各自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