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不管是时兴的跨境电商、新零售,还是传统的生产制造、贸易流通,在供应链计划上的问题都很相似,主要表现在: ·总进总出整体上不平衡,导致全局性的需求与供应不匹配。 ·库存没放到合适的地方,导致局部性的需求与供应不匹配。 ·产品、业务、需求的复杂度大增,增加了供应链计划的难度。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集中表现为新产品的计划极度不准,经常大错特错;老产品的计划不能精打细算,无法实现库存优化。这些问题不是特定行业所独有;我们需要寻找广义的解决方案。 大错特错靠人脑。对于高度不确定的需求,我们要群策群力,整合销售、产品和计划的最佳智慧,尽量避免大错特错。精益求精靠电脑。对于重复性较高的需求,我们要清洗需求历史,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优化模型,提高预测准确度。 围绕众多的案例,本书会系统介绍常用的预测模型,来有效预测随机波动、趋势和季节性,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我们还会介绍德尔菲法,以有效应对高度不确定性,争取避免大错特错。最后我们还会介绍库存计划,比如安全库存如何计算,再订货点如何设置,大批量的产品如何计划,小批量的产品如何计划,供应商管理的库存(VMI)如何计划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不是一本关于预测方法论的书。本书力图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把这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预测方法介绍给大家,让更多的人能够熟练应用。鉴于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计划软件,本书所有案例都在Excel中完成。有些案例可以下载电子版数据。
精彩书评
刘宝红,供应链管理畅销书作者,“供应链管理专栏”(www.scm-blog.com)创始人,西斯国际执行总监。
自2000年起,刘先生便在美国学习和实践供应链管理。他先在硅谷半导体设备制造业从事供应商开发和管理,在全球采购产品、服务和技术;后转入供应链计划领域,支持一家高科技企业每年13亿美元的服务备件业务。从2004年起,刘先生致力于推广供应链管理,帮助中国企业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改善供应链绩效,推动供应链转型。
刘先生的专著《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于2012年推出初版,至今已经写到第4版(2024年),每年都居京东、当当供应链管理门类销量榜首。他的专著《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于2022年再版,《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于2023年再版,都成为供应链领域的畅销书。
围绕这些畅销专著,刘先生推出一系列专题培训,先后为众多行业龙头企业提供内训,并且有几千家企业、数万名职业人参加他的公开课培训,来自汽车、家电、电信设备、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新能源、新零售、电商、快时尚、服装、餐饮等多个行业。
刘先生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获项目管理硕士;后赴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读商学院,获供应链管理的MBA。他通过了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的注册采购经理认证(C.P.M.)、运营管理协会(APICS)的生产与库存管理认证(CPIM),接受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摩托罗拉和霍尼韦尔的精益六西格玛培训,是六西格玛黑带。
刘先生现旅居硅谷,定期往返于中美之间。
精彩书摘
目录
前言 一本关于怎么做计划的书
作者简介
引言 计划是供应链的引擎 / 1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 / 2
从“七分管理”到“三分技术” / 3
本书的内容结构 / 5
第1章 数据是计划的基础 / 7
定义需求历史 / 8
不能拿发货历史当需求 / 9
案例 1-1 发货数据带来系统性的偏差 / 10
谁的需求 / 11
小贴士 三家手机厂商,都是第一 / 13
多少需求历史算合适 / 14
按日、按周还是按月汇总需求 / 16
数据清洗 / 18
基本的数据清洗 / 19
极端值的处理 / 20
小贴士 极端值的识别 / 23
小贴士 削峰填谷 / 26
案例1-2 某跨境电商的数据清洗 / 28
案例1-3 某设备商的备件数据清洗 / 32
案例1-4 某代理商的数据清洗 / 34
与数据有关的一些好习惯 / 38
第2章 移动平均法和简单指数平滑法 / 40
时间序列简介 / 41
移动平均法 / 44
究竟用多长的需求历史 / 44
相信数据,而不是你的眼睛 / 46
小贴士 预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 48
移动平均法的局限 / 49
加权移动平均法 / 50
简单指数平滑法 / 50
简单指数平滑法的逻辑 / 51
小贴士 “指数”是怎么来的 / 53
简单指数平滑法的初始化 / 54
平滑系数的择优 / 56
小贴士 平滑指数的经验值 / 60
小贴士 特别警惕Solver给的优化值 / 61
简单指数平滑法的优劣 / 62
第3章 评估预测方法的优劣 / 64
预测的准确度 / 64
准不准,跟谁比 / 64
预测准确度如何计量 / 66
案例3-1 某制造商的预测准确度 / 69
那么多的预测,究竟评估哪个 / 71
预测准确度的行业标杆是个伪命题 / 72
小贴士 预测准确度的几个规律 / 73
可以不考核,但不能不统计 / 74
预测的系统性偏差 / 76
案例3-2 猪突然不怎么吃玉米了 / 81
预测模型择优的几点补充 / 82
过度拟合是择优之大忌 / 82
小贴士 数据是很好的仆人,却是糟糕的主人 / 84
小贴士 预测模型的择优流程 / 85
简单的模型往往比复杂的好 / 86
小贴士 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 / 88
寻找更优而非最优的解决方案 / 88
预测:增值还是添乱 / 90
小贴士 预测模型的边际效益 / 91
预测能力的评估 / 92
第4章 趋势的预测 / 95
用线性回归来预测趋势 / 95
小贴士 Excel表格中运行线性回归 / 97
小贴士 如何解读线性回归 / 99
小贴士 用函数TREND来预测趋势 / 102
小贴士 正确解读残差图 / 103
案例4-1 线性回归中,极端值的处理 / 105
霍尔特法 / 108
小贴士 指数平滑法的一点小历史 / 111
初始化和平滑系数择优 / 112
小贴士 用FORECAST.ETS来运行霍尔特法 / 114
霍尔特法和线性回归法的优劣 / 115
案例4-2 究竟该用什么模型 / 117
小贴士 介绍一个专业网站 / 119
第5章 季节性需求的预测 / 124
传统的季节性模型 / 125
有季节性,没趋势 / 125
季节性、趋势并存 / 126
小贴士 季节性需求的安全库存设置 / 129
案例 5-1 季节指数的计算 / 129
案例 5-2 季节性需求预测的纠偏 / 130
霍尔特–温特指数平滑 / 133
初始化 / 135
平滑系数择优 / 136
小贴士 用Excel函数做霍尔特–温特指数平滑 / 137
小贴士 用Excel中的“预测工作表”做霍尔特–温特指数平滑 / 139
小贴士 不要寄厚望于霍尔特–温特模型 / 141
案例5-3 三种不同方式来预测季节性需求 / 142
方法1:霍尔特–温特模型 / 143
方法2:传统的季节性模型 / 145
方法3:把周三当作独立的时间序列来预测 / 147
最优的预测方法 / 148
预测准确度这么低,怎么办 / 150
小贴士 季节该如何切分 / 154
小贴士 究竟参照什么日历 / 155
第6章 一家电商的预测方法优化 / 156
案例企业背景 / 157
案例6-1 中心仓的预测方法择优 / 157
需求预测的现状 / 158
需求预测的集中化 / 159
预测方法择优:整体思路 / 162
供应链执行能力限制了计划 / 165
小贴士 4周锁定,2周滚
目录
面对企业新品计划极度不准、老品计划不能精打细算的普遍挑战,本书围绕众多的案例,用常用的预测模型来有效预测随机波动、趋势和季节性,力求做到精益求精;用德尔菲法有效应对高度不确定性,争取避免大错特错;用库存计划设定合理的安全库存,并用设立再订货点等方法,解决大批量、小批量的产品如何规划的问题。鉴于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计划软件,书中所有案例都在Excel中完成。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不是一本关于预测方法论的书,而是为实践者量身打造的应用之书,目标读者为计划经理、供应链总监和一线计划人员。
试读
目录
前言 一本关于怎么做计划的书
作者简介
引言 计划是供应链的引擎 / 1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 / 2
从“七分管理”到“三分技术” / 3
本书的内容结构 / 5
第1章 数据是计划的基础 / 7
定义需求历史 / 8
不能拿发货历史当需求 / 9
案例 1-1 发货数据带来系统性的偏差 / 10
谁的需求 / 11
小贴士 三家手机厂商,都是第一 / 13
多少需求历史算合适 / 14
按日、按周还是按月汇总需求 / 16
数据清洗 / 18
基本的数据清洗 / 19
极端值的处理 / 20
小贴士 极端值的识别 / 23
小贴士 削峰填谷 / 26
案例1-2 某跨境电商的数据清洗 / 28
案例1-3 某设备商的备件数据清洗 / 32
案例1-4 某代理商的数据清洗 / 34
与数据有关的一些好习惯 / 38
第2章 移动平均法和简单指数平滑法 / 40
时间序列简介 / 41
移动平均法 / 44
究竟用多长的需求历史 / 44
相信数据,而不是你的眼睛 / 46
小贴士 预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 48
移动平均法的局限 / 49
加权移动平均法 / 50
简单指数平滑法 / 50
简单指数平滑法的逻辑 / 51
小贴士 “指数”是怎么来的 / 53
简单指数平滑法的初始化 / 54
平滑系数的择优 / 56
小贴士 平滑指数的经验值 / 60
小贴士 特别警惕Solver给的优化值 / 61
简单指数平滑法的优劣 / 62
第3章 评估预测方法的优劣 / 64
预测的准确度 / 64
准不准,跟谁比 / 64
预测准确度如何计量 / 66
案例3-1 某制造商的预测准确度 / 69
那么多的预测,究竟评估哪个 / 71
预测准确度的行业标杆是个伪命题 / 72
小贴士 预测准确度的几个规律 / 73
可以不考核,但不能不统计 / 74
预测的系统性偏差 / 76
案例3-2 猪突然不怎么吃玉米了 / 81
预测模型择优的几点补充 / 82
过度拟合是择优之大忌 / 82
小贴士 数据是很好的仆人,却是糟糕的主人 / 84
小贴士 预测模型的择优流程 / 85
简单的模型往往比复杂的好 / 86
小贴士 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 / 88
寻找更优而非最优的解决方案 / 88
预测:增值还是添乱 / 90
小贴士 预测模型的边际效益 / 91
预测能力的评估 / 92
第4章 趋势的预测 / 95
用线性回归来预测趋势 / 95
小贴士 Excel表格中运行线性回归 / 97
小贴士 如何解读线性回归 / 99
小贴士 用函数TREND来预测趋势 / 102
小贴士 正确解读残差图 / 103
案例4-1 线性回归中,极端值的处理 / 105
霍尔特法 / 108
小贴士 指数平滑法的一点小历史 / 111
初始化和平滑系数择优 / 112
小贴士 用FORECAST.ETS来运行霍尔特法 / 114
霍尔特法和线性回归法的优劣 / 115
案例4-2 究竟该用什么模型 / 117
小贴士 介绍一个专业网站 / 119
第5章 季节性需求的预测 / 124
传统的季节性模型 / 125
有季节性,没趋势 / 125
季节性、趋势并存 / 126
小贴士 季节性需求的安全库存设置 / 129
案例 5-1 季节指数的计算 / 129
案例 5-2 季节性需求预测的纠偏 / 130
霍尔特–温特指数平滑 / 133
初始化 / 135
平滑系数择优 / 136
小贴士 用Excel函数做霍尔特–温特指数平滑 / 137
小贴士 用Excel中的“预测工作表”做霍尔特–温特指数平滑 / 139
小贴士 不要寄厚望于霍尔特–温特模型 / 141
案例5-3 三种不同方式来预测季节性需求 / 142
方法1:霍尔特–温特模型 / 143
方法2:传统的季节性模型 / 145
方法3:把周三当作独立的时间序列来预测 / 147
最优的预测方法 / 148
预测准确度这么低,怎么办 / 150
小贴士 季节该如何切分 / 154
小贴士 究竟参照什么日历 / 155
第6章 一家电商的预测方法优化 / 156
案例企业背景 / 157
案例6-1 中心仓的预测方法择优 / 157
需求预测的现状 / 158
需求预测的集中化 / 159
预测方法择优:整体思路 / 162
供应链执行能力限制了计划 / 165
小贴士 4周锁定,2周滚
前言/序言
前言
一本关于怎么做计划的书
一位跨境电商的创始人问我,能否把那些预测模型给他,将它们写到程序中指导补货?电商、新零售是互联网的产物,其惯常的解决方案是信息化—当你手里的工具是把锤子的时候,你会有意无意把所有的问题都当钉子。
但作为一个计划老兵,我深知需求预测可不光是预测模型,甚至可以说模型本身只是需求预测中的很小一部分。用什么数据,用多少数据,极端值如何处理,模型的假设能否满足,模型参数是否优化,是否有系统性偏差,这些都是需求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比模型本身更重要,也更难对付。
预测模型之于需求预测,就如篮球鞋之于打篮球,听NBA“大嘴”巴克利的球鞋广告就知道了:“这就是我的新鞋,鞋子不错,(但是)它不会让你像我一样扣篮,像我一样富有,像我一样抢篮板球,更不会像我一样英俊潇洒。它只会让你拥有一双和我一样的球鞋。”
预测模型也是同理。这就是为什么要聚焦员工的能力训练,理解公式以外的东西,而不是光寄希望于预测模型与工具本身。功夫在诗外,拳假功夫真,放在预测模型上,同样贴切。
就这位跨境电商创始人来说,虽然基本的预测模型就那么几个,但是他的计划团队看了,还是不知道如何做计划。这不,他们在Excel中套用模型,一上来就用最为复杂的霍尔特–温特模型,既预测趋势,也预测季节性。但问题是,趋势参数的优化值为零,表明该产品的需求没有趋势;季节性在月份上相当模糊,应该考虑按季度汇总;促销等活动带来的极端值未经任何处理……
随随便便套模型,也没有对参数进行优化,再加上数据清洗不到位,就相当于盲人骑瞎马,垃圾进垃圾出,掉到坑里还不知道怎么掉进去的。而要解释清楚这些,可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我在计划领域20多年了,有些细节还是弄不清楚;很多计划人员呢,既没学过计划,也没人带领做过计划,能搞得清模型背后的那么多细节?
我知道,得写一本书。而写这么一本书的念头,从十几年前我在管理计划团队时就产生了。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8年是在做计划经理,最多时在全球有20多位计划员和计划主管。那么大的团队,有人晋升了,有人离职了,有人做全职妈妈了,就注定一直在招新人。每次有新人加入,培训就是一个大问题:对于采购员的话,你可以给他一本采购手册什么的,上面告诉他订单怎么做,价格怎么询,合同用什么文本;而给计划员的书呢,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就是找不到一本合适的,让他读了就会做计划。
市面上有些计划类的认证,比如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ASCM)的生产与库存管理认证(CPIM),我20多年前参加过,当时需要通过5门考试,想想要读多少书。但问题是即便通过了认证,你还是不会做计划,虽然道理你都懂,基本的模型和公式你都见过。这就如有些人能把一本《新华字典》倒背如流,但还是不会写文章一样。
那怎么办?我就只能采用土办法:先把新计划员叫到硅谷的总部,集中培训一周时间,手把手地教;然后让她回到自己的分公司开始实践,但每个计划决策都得我先看过。大概三个月以后,看她会做基本的计划了,就宣布“出师”,让她自己做计划,但我还是在背后紧盯着—紧张地盯着,就如你学车初上路,最紧张的不是你,而是坐在旁边的教练一样。
于是我就考虑写这本书,前后酝酿了10多年,可以说是我的几本书中最费周折的一本。管理层面的书相对好写,具体操作方面的书其实更难写,因为要涉及大量的细节。而把那些基本的预测模型、计划逻辑跟实践结合起来,既要有形而上的提高与总结,又要能解决形而下的问题,就更不容易了。
本书的主要目标读者有两类:其一,一线计划人员,很多完全凭经验做计划,希望他们通过本书可以掌握基本的预测方法和库存计划,并在实践中应用起来;其二,计划经理、供应链总监,希望他们通过本书可以选择、优化合适的模型,更上层楼,系统改善企业的计划体系。
本书的特点是围绕案例进行论述。有些案例是我当年工作中遇到的,更多的则来自各行各业的读者。这些真实的案例(有些经过脱敏处理),让本书得以覆盖众多行业,从电商、贸易、代理到制造业[大批量制造、小批量的设备和MRO(非生产性物资)],从传统的家电、汽车到新零售、快时尚、餐饮、养殖业。这些问题表面上会有不同,但解决方案有很多共性,也是本书得以成书的关键。
特别要说明的是,本书不是一本关于预测方法论的书。
我深知,预测方法深如海,几十年来形成的专业研究估计一个图书馆都装不下,自己才疏学浅,不敢奢望在这方面有所创新。本书会探讨几类常用的预测方法,力图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把这些方法介绍给大家,让更多的人能够熟练应用。
本书从实践者的角度进行阐述,力图通过最常用的一些模型,解决工作中百分之七八十的问题,让一个人会做基本的计划。那其余百分之二三十的问题怎么处理?我认为答案既不在更复杂、更“先进”的模型上,也不在强势职能拍脑袋上,而是要么群策群力,避免大错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