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数据空间领域的开创性系统著作,从原理、工程、运营、应用四大维度构建全景式知识体系,为读者提供从理论认知到工程落地的完整指南。
作者以自己在数据要素领域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全球15个国家与地区的数据空间研究及实践成果为基础,开创性地构建了一套兼具学术严谨性和工程落地性的数据空间知识体系,得到了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政府机构、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高颂数科等企业的多位专家的高度评价。
本书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突破”为宗旨,首创数据空间价值金钻模型、数据空间三元论、MetaOps方法论、数据空间价值共创十步法等大量方法、模型和框架,为数据空间的理论完善、标准制定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依据。同时,本书还给出了Xsensus开发框架、数据空间开发七步法等实战工具,为数据空间的构建和运营等提供了实践指导。
本书兼顾系统性、创新性、可读性和实践性,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部分聚焦数据空间原理,从理论层面出发。第1章回溯数据空间起源,阐述其理论及在数字经济中的战略意义,剖析其推动人类迈向智能文明的作用;第2章首创数据空间三元论,构建以数据要素市场、组件架构、数据空间协议为核心的模型;第3章基于架构解决方案理论,揭示可扩展架构对数据价值链的影响。
第二部分围绕数据空间工程,涵盖方法论与工具。第4章提供数据空间从规划到落地的全流程指南;第5章介绍数据空间的技术架构及共性、可信管控、资源互通等技术;第6章展示MetaOps方法论,详解数据空间组件开发、系统部署及项目实践相关内容。
第三部分着眼数据空间运营,强调价值与管理。第7章提出价值共创十步法,分解商业模式;第8章设计能力与成效评估模型,量化协作与创新;第9章解析透明度管理,将安全合规融入其中,实现风险自愈。
第四部分探讨数据空间应用,展望未来发展。第10章分析各类数据空间对全球产业链的重构;第11章提出多个新理论假说,预言数据空间催生新经济形态;第12章倡导绿色数据空间,推动数字文明公平可持续发展。
目录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部分 数据空间原理
第1章 数据空间理论
1.1 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数据基础设施3
1.1.1 数据作为第五生产要素3
1.1.2 以数据为中心的流程改造和系统升级4
1.1.3 演进中的数据基础设施6
1.2 数据空间的缘起与现状11
1.2.1 数据空间的缘起11
1.2.2 《欧洲数据战略》13
1.2.3 国内数据空间的发展现状14
1.2.4 数据空间创新探索16
1.3 数据空间理论解析22
1.3.1 数据空间的概念22
1.3.2 数据空间的属性25
1.3.3 数据空间的类型33
1.3.4 数据空间的价值38
1.3.5 数据空间三大能力体系42
第2章 数据空间要素
2.1 数据要素市场生态46
2.2 数据空间三元论48
2.2.1 数据空间三环模型48
2.2.2 数据空间三要素53
2.2.3 数据空间三元连接56
2.2.4 数据空间三元论框架61
2.3 数据空间组件62
2.3.1 数据空间组件及运行机制62
2.3.2 国内外数据空间框架及其组件66
2.3.3 数据空间核心元件创新78
2.4 数据空间角色94
2.4.1 数据空间功能矩阵94
2.4.2 数据空间主体角色96
2.4.3 数据空间角色管理101
2.5 数据空间协议108
2.5.1 数据空间协议控制框架108
2.5.2 数据空间可信机制110
2.5.3 数据空间技术协议创新111
第3章 数据空间架构
3.1 数据架构变革:让数据涌现智能121
3.1.1 数据架构的发展历程122
3.1.2 数据管理的三次解耦124
3.1.3 面向智能化的数据架构126
3.2 数据空间架构应用解析129
3.2.1 TOGAF数据架构129
3.2.2 IDS数据空间架构132
3.2.3 可信数据空间架构134
3.3 可信数据空间体系140
3.3.1 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141
3.3.2 可信数据空间技术体系146
3.3.3 可信数据空间生态体系147
3.3.4 可信数据空间安全体系149
3.4 数据空间架构解决方案151
3.4.1 数据空间解决方案架构151
3.4.2 可扩展数据空间架构154
3.4.3 元数据驱动的数据空间架构163
3.5 数据空间架构治理最佳实践166
3.5.1 数据空间通用参考架构166
3.5.2 数据空间架构治理170
3.5.3 开放数据空间架构174
第二部分 数据空间工程
第4章 数据空间设计
4.1 数据空间发展目标181
4.1.1 广泛互联:策略驱动的可信复杂系统182
4.1.2 资源集聚:以数据为中心的流通机制183
4.1.3 生态繁荣:价值导向的可持续生态发展185
4.1.4 价值共创:服务牵引数据价值无限释放189
4.1.5 治理有序:规范运营与动态度量191
4.2 数据空间战略规划192
4.2.1 数据空间国家战略192
4.2.2 数据空间战略分析193
4.2.3 数据空间基本设计原则198
4.3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引导体系204
4.3.1 数据空间设计三阶模型205
4.3.2 数据空间发展三大引擎207
4.3.3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引导体系(1.0版)》210
4.4 数据空间设计流程与实务211
4.4.1 数据空间参与者合作机制配置213
4.4.2 数据空间定位与用例识别214
4.4.3 数据空间组织机构建设215
4.4.4 数据空间功能分析与组件架构设计217
4.4.5 数据空间策略与协议制定218
4.5 数据空间实践路径219
4.5.1 数据空间的局限与挑战219
4.5.2 数据空间基础设施建设220
4.5.3 以最小可行数据空间为起点222
4.5.4 基于功能模块集成的数据空间解决方案224
4.5.5 开放数据空间联盟创新实践226
4.5.6 加入数据空间228
第5章 数据空间技术
5.1 数据空间技术架构230
5.1.1 数据空间技术魔方231
5.1.2 可信工业数据空间技术视图232
5.1.3 数据空间通用参考技术架构234
5.2 数据空间共性技术239
5.2.1 数据空间通用化与工程化239
5.2.2 接入认证技术245
5.2.3 可信存证技术251
5.2.4 资源目录服务257
5.3 数据空间可信管控技术260
5.3.1 数据空间可信三维260
5.3.2 使用控制261
5.3.3 隐私计算266
5.3.4 数据沙箱268
5.3.5 动态信任管控269
5.4 数据空间资源互通技术270
5.4.1 数据标识270
5.4.2 语义发现274
5.4.3 元数据智能识别276
5.4.4
前言/序言
前言
为何写作本书
数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正推动人类社会迈入“数据文明”新纪元,数据空间的构建不仅是技术命题,还是重塑全球竞争规则的战略选择。然而,数据孤岛、权属模糊、协作低效等问题如同无形的枷锁,禁锢了数据价值的充分释放。在此背景下,数据空间作为“第六次技术革命”的核心载体(书中首次提出“第六次技术革命假说”),正在颠覆传统数据管理范式,催生一种去中心化、智能自治、价值共生的新型数字生态。
本书的写作初衷,正是系统梳理这一领域的底层逻辑与实践路径。尽管当前关于数据空间的讨论日益增多,但碎片化的观点与割裂的实践急需一套完整知识体系的支撑。本书旨在填补这一空白,通过整合全球范围内的理论成果、技术实践与行业经验,构建一套覆盖“原理-工程-运营-应用”全链条的知识框架,为读者提供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落地的全景式指南。
本书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突破”为宗旨,首次整合数据空间价值金钻模型、数据空间三元论、MetaOps方法论、数据空间价值共创十步法等原创理论框架,并融入Xsensus开发框架、数据空间开发七步法等实战工具,构建覆盖“战略-技术-运营-经济”全链路的认知体系。希望本书能为全球数据空间的探索者提供一盏明灯,照亮其从概念到产业化的跃迁之路。
本书创作历程
本书横跨学科、学术、产业与政策研究领域,包括数据科学、数据架构、数据要素市场、数据运营、法律合规以及国家顶层设计等,遵循以数据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塑造,通过交叉融合与探索,确保了本书内容的多元性与权威性。
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入调研了欧洲各类数据空间计划、中国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工程以及亚太地区多个行业级数据空间项目,提炼出共性挑战与成功经验。同时,本书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据领域国家标准需求等对齐,融入最新的政策、标准与规范,整个创作过程极富挑战。
在技术层面,本书结合了数据架构、区块链、隐私计算、分布式架构、多智能体协同等前沿技术和创新模式,确保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
在方法论层面,本书突破传统技术指南的局限,首创“MetaOps方法论”(元数据运营协同框架),将数据空间开发抽象为“感知-建模-演化-自治”四阶循环;同时,结合“Xsensus开发框架”(跨共识协同引擎),提出低代码化、模块化部署方案。
这些成果最终形成了一套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工程落地性的知识体系,并基于“数据空间大爆炸”理论(书中提出数据空间将引发指数级创新扩散),遍历城市、行业、企业、个人、跨境等各类数据空间应用,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跨境金融、低空经济等场景,构建了数据空间全矩阵知识图谱和较为完整的科学范式。
历经十余次修订与专家评审,本书最终形成了一套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数据空间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它是技术的集成,更是生态的协同,还将成为未来的网络载体。这一认知贯穿全书,成为我构建内容的核心逻辑。
2024年初,我作为全球数据资产理事会(DAC)总干事,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策划并推出数据资产丛书。本书作为该丛书中极具创新特色的核心著作,由我担纲总策划并独立创作完成。我深耕数据生态服务与数据资产运营多年,凭借对数据要素的前瞻性洞察与实践积累,通过历时180天的深度调研与闭关创作,将理论与实践凝练为体系化的知识成果。全书内容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广度,首次系统性提出数据空间领域的创新理论框架,覆盖从基础原理到前沿应用的完整链条。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数百张原创图表均由我独立绘制,希望以可视化语言诠释复杂逻辑,为读者提供直观高效的认知路径。作为数据资产领域中里程碑式的著作,本书不仅填补了行业知识体系的空白,更以突破性的内容架构与前瞻视野,为全球数据空间的探索者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指引。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以“系统性、创新性、可读性、实践性”为纲领,构建四维一体的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 数据空间原理:从认知颠覆到范式重构
第1章:回溯数据空间的缘起,解析数据空间理论,揭示数据空间在数字经济中的战略意义,剖析数据空间如何驱动人类从信息时代迈向智能文明。
第2章:首创数据空间三元论,以数据要素市场为基座、以组件架构为骨架、以数据空间协议为血脉,构建三位一体的核心模型。
第3章:基于数据空间架构解决方案理论,揭示可扩展数据空间架构如何引发数据价值链的链式反应。
第二部分 数据空间工程:从方法论到工具革命
第4章:详解数据空间设计、数据空间战略规划、最小可行数据空间,介绍数据空间从战略规划到设计落地的全流程指南。
第5章:围绕数据空间技术、数据空间通用参考技术架构,介绍数据空间共性技术、可信管控技术和资源互通技术。
第6章:展示MetaOps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