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15章,涵盖了组织行为学领域传统的基础内容,如社会认知、激励理论、工作团队、领导行为、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也将最新的组织行为学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如自我概念模型、工作场所情绪、社会认同理论、设计思维、全球思维、四驱力理论等。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关联,融入了全球化的丰富案例并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解析,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组织行为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和理论,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趋势,并掌握运用组织行为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面临的管理问题的方法。
目录
目录
前 言
第1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 / 1
开篇案例 GLOB 的高招 / 1
1.1 欢迎进入组织行为学领域 / 2
1.2 为什么组织行为学是重要的 / 3
1.3 组织行为学的知识根基 / 9
1.4 新兴的工作环境 / 12
1.5 个体行为与业绩的 MARS 模型 / 20
1.6 个体行为类型 / 22
1.7 旅程开始 / 26
本章概要 / 26
批判性思考 / 28
案例研究 1 Mother Parkers 提高工作环境安全性的
行为 / 29
案例研究 2 文书工作也可以很有趣 / 30
第2章 个体差异:人格和价值观 / 32
开篇案例 在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工作不是
一件易事 / 32
2.1 组织中的人格和五因素模型 / 33
2.2 其他关于人格的观点:黑暗三联征和 MBTI 类型 / 37
2.3 工作场所中的价值观 / 41
2.4 道德价值观与行为 / 45
2.5 跨文化价值观 / 47
本章概要 / 51
批判性思考 / 52
案例研究 SNC-LAVALIN 集团 / 53
第3章 组织中的自我感知和他人感知 / 56
开篇案例 格拉迪斯·孔的遭遇 / 56
3.1 自我概念:我们如何感知自己 / 57
3.2 感知我们周围的世界 / 63
3.3 具体的知觉过程和问题 / 67
3.4 改善知觉 / 74
3.5 全球思维:发展跨国界的知觉 / 77
本章概要 / 79
批判性思考 / 80
案例研究 1 连接两个世界 / 81
案例研究 2 HY 乳品公司 / 83
第4章 职场情绪、态度和压力 / 85
开篇案例 希尔顿关注员工的情绪和态度的实践 / 85
4.1 工作场所中的情绪 / 86
4.2 工作场所情绪管理 / 91
4.3 情绪智力 / 94
4.4 工作满意度 / 96
4.5 组织承诺 / 100
4.6 工作压力及其管理 / 102
本章概要 / 108
批判性思考 / 109
案例研究 戴安娜的失望:晋升的绊脚石 / 110
第5章 员工激励的基础 / 112
开篇案例 绩效考核的迭代 / 112
5.1 员工激励、驱动力和需求 / 113
5.2 驱动力激励理论 / 115
5.3 激励的期望理论 / 120
5.4 实践中的期望理论 / 121
5.5 组织行为改变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 / 123
5.6 目标设定和反馈 / 126
5.7 组织公平 / 130
本章概要 / 136
批判性思考 / 138
案例研究 1 辛辛那提超级三明治餐厅 / 139
案例研究 2 Steelfab Corp / 140
第6章 绩效管理的应用实践 / 142
开篇案例 Softcom 有限公司—尼日利亚新兴科技行业的一
颗耀眼明星 / 142
6.1 金钱在工作场所中的意义 / 143
6.2 经济奖励实践 / 144
6.3 提高奖励效果 / 148
6.4 工作设计实践 / 机 / 153
6.5 工作设计和工作动151
6.6 激励的工作设计实践 / 155
6.7 心理授权应用 / 158
6.8 自我领导实践 / 159
6.9 自我领导的有效性 / 162
6.10 自我领导的个人和情境预测因素 / 163
本章概要 / 163
批判性思考 / 164
案例研究 YakkaTech 公司 / 165
第7章 决策与创新 / 167
开篇案例 澳昱冠集团“为未来做好准备” / 167
7.1 决策的理性选择范式 / 168
7.2 识别问题和机遇 / 171
7.3 搜寻、评估与选择备选方案 / 173
7.4 情绪、直觉与决策 / 177
7.5 执行和评估决策 / 179
7.6 创新 / 181
7.7 决策中的员工参与 / 187
本章概要 / 191
批判性思考 / 192
案例研究 1 KGame 如何提高员工的创造力 / 193
案例研究 2 被错误问题困扰 / 195
第8章 团队动力 / 197
开篇案例 团队是美国陆军成功执行任务的核心 / 197
8.1 团队和非正式群体 / 198
8.2 团队的优缺点 / 200
8.3 团队有效性模型 / 203
8.4 团队设计要素 / 205
8.5 团队发展过程 / 210
8.6 自我管理团队 / 219
8.7 远程(虚拟)团队 / 220
8.8 团队决策 / 222
本章概要 / 226
批判性思考 / 227
案例研究 Conifer 公司 / 228
第9章 团队与组织中的沟通 / 231
开篇案例 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的抱怨 / 231
9.1 沟通的重要性 / 232
9.2 沟通渠道 / 235
9.3 选择最好的沟通渠道 / 241
9.4 沟通障碍(噪声) / 246
9.5 跨文化与跨性别沟通 / 248
9.6 改善人际沟通 / 251
9.7 改善跨层
前言/序言
欢迎来到激动人心的组织行为学的世界!在当今的组织中,知识正在取代传统基础设施的
核心作用,社交媒体和远程团队正在改变员工的合作方式。员工更多地受到价值观和自我领导
的影响,而不是传统的指挥和控制式管理。公司越来越关注员工的情绪智力、有效的团队合作
技能,而不仅仅是专业技术方面的能力。
本书是基于新兴工作场所编写的。书中除了涵盖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基础内容,还阐释了组
织行为学的前沿发展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工作 - 生活一体化如何成为员工在工作场所
中的重要实践;社交网络如何深刻影响并塑造沟通模式;情绪如何影响员工的动机、态度和决
策;自我概念如何成为个体行为、团队凝聚力和领导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在这个日益互联的世
界里,全球思维已成为员工的一项重要能力。纵览全书,本书秉持着这样一种观点,即组织行
为不仅仅是针对管理者的,它对任何在组织内和组织周围工作的人来说都是相关的、有重要价
值的。
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
本书各章都融入了生动案例,使组织行为学知识更有意义,并体现了该领域的相关性和趣
味性。这些来自真实人物和组织的故事能将学术理论转化为有用的知识和现实应用。例如,我
们探讨了优步高管如何努力用一种更具生产力和道德感的文化来取代自身曾经出现问题的文化;
美国陆军如何接受团队合作理念并采用“团队中的团队”这一组织结构;希尔顿酒店及度假村
如何通过更加关注员工的情绪、态度和幸福感来改善客户服务水平;位于密歇根州卡拉马祖市
的医疗器械制造商史赛克(Stryker)如何通过基于自身优势的培训来激励员工;杰里米·古
切(Jeremy Gutsche)作为世界领先的潮流观察者之一,如何建立起自己的专业影响力和个人
品牌。
这些案例都是由本书的作者亲自研究、选择并根据现有资源整理而成的。每一章都包含有
关工作和生活的生动事例。全球链接栏目的特点是将组织行为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公司活动联系起来。每章的案例研究栏目也将组织行为学概念与新兴的工作场所的现实情况联系起来,讨
论了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不同规模的组织。
全球视野
从第 1 版开始,作者就关注全球化对工作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就此展开全书的内容编
写。我们通过在许多章节中讨论国际化和跨文化问题来持续关注全球化这一主题。此外,每一
章都包括真正的全球化案例,而不仅仅关注美国公司在世界其他地区如何运营。例如,本书描
述了尼日利亚软件公司 Softcom 如何通过提升工作自主性和提供有意义的工作来激励员工;荷
兰公司博组客(Buurtzorg)如何将它在荷兰的 15 000 名员工组织成自我管理团队;要求员工
微笑着工作通常使俄罗斯人比美国人付出更多的情绪劳动;南非连锁餐厅南多斯(Nando’s)制
作的幽默广告“你们这些人!”如何讽刺了我们对他人的刻板印象;WeWork 在特拉维夫快速
发展业务的过程中,员工如何通过共进午餐增进相互理解,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宜家在全
球各地招聘员工时如何关注个人价值观;总部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 GLOB 如何通过鼓励团队
合作、设计思维和包容文化发展成为一家成功的科技公司。
扎实的理论基础
只有将生动的现实世界的例子和实践与良好的理论联系起来,才能使组织行为学更有价
值。本书因在当代研究和经典研究以及写作过程中的扎实基础而闻名。每章都涉及数十篇文章,
以及书籍和其他来源。从引用的文献数量和质量来看,这些知识来自最佳的科学研究和组织实
践。这使得本书成为我们所认为的最新的组织行为学领域的权威作品。这些参考文献还表明,
我们借鉴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学科的新想法。本书非常关注读者重视
的信息,即组织知识和实践。因此,除一些经典的内容外,我们避免写一本“名人录”式的教
科书;大多数学者都在参考文献中出现,而不是在正文中。
撰写本书的驱动力之一是为相关从业者、学者和其他想要学习组织行为学的人提供一个更
具响应性的渠道,以传播新兴的组织行为学知识。值得称赞的是,本书显然是第一本讨论完整
自我概念模型(而不仅仅是核心自我评价)、工作场所情绪、社会认同理论、设计思维、全球思
维、四驱力理论、社交网络的特定因素、赏识探询、远程团队、选择最好沟通渠道的四个因素、
施瓦茨的个人价值观模型、员工敬业度、学习导向,以及其他几个开创性主题的组织行为学领
域的权威作品。本书通过介绍组织中数字化沟通变化趋势的最新知识、调节情绪的五种策略、
应用五因素人格模型时的几个注意事项、道德关怀、团队决策中的心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