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会做生意的人,不仅拥有很强的商业洞察力,他们更善于洞察人心,能够发现并且遵循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顺应趋势,借势而为。晚清时期的商界传奇人物胡雪岩就是这样一位强者。胡雪岩出身贫寒,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在波诡云谲、风云变幻的商业背景下,凭借自己的机智、胆识和敬业精神,纵横于国内国际商业舞台之上,白手起家,成为晚清富可敌国且有民族气节的一代巨贾。本书以胡雪岩三起三落的一生为主线,详细讲述了他做人、做事、做生意的成功经历。通过解读他的商业故事,既可理解财富的真相,又可重塑财富的底层思维,拥有更强大的人生。
精彩书摘
3 十万军粮送左帅
中军大帐,两人四目相向。左宗棠冷笑道:那我该表扬你了!
三天三夜,胡雪岩在咬紧牙关挺过严寒时,不断琢磨应对左宗棠的问题。钱塘江南岸的内讧闹到北京城,皇帝的调查组澄清了王履谦的谣言,可王履谦御史出身,在中央和地方有着广泛的人脉,现在王有龄丢了杭州,丢了浙江,封疆大吏丢掉城池就丢了皇权尊严,那都是杀头的大罪。胡雪岩决定剑走偏锋,主动给左宗棠递刀:杭州城失守,我辜负了王巡抚所托,特向左大帅请罪。
左宗棠心里咯噔一下,战乱一起,江浙富商都逃往上海租界,留下的见到官军纳捐也是百般躲藏,辜负了地方官的信任,更是百般辩解。左宗棠被任命为浙江巡抚之前就已听说太平军围困杭州期间,王有龄托付胡雪岩到上海采买军粮,王有龄自杀,胡雪岩在战火中逆行,三天三夜的苦等,竟是来请罪的?左宗棠倒想看看眼前这个商人的真面目。他以戏谑的口吻问:胡大人何罪之有?
浙江陷落时,以王有龄为首的地方主政官员都死了,以王履谦为首的北京派遣官员却“城陷而走”。胡雪岩缓缓道:太平军围杭州时,王巡抚困守孤城,内无粮食,外无援兵,不忍城中百姓惨遭涂炭,在派人护我出城后,独坐城头,誓与杭州共存亡。说到动情处,胡雪岩潸然泪下,接着说,自己身负重托,虽然筹集到了粮食,还没有运到杭州,城就破了,自己未能像王巡抚那样以身死节。
当初何桂清为了争夺两江总督之位,吹嘘东南半壁江山非他不能拯救,太平军攻打常州时,他竟然朝劝阻他逃跑的将士开枪。看到王有龄死节的上谕,左宗棠第一个就想到了何桂清,何桂清将王有龄从知府保举到巡抚,两人在生死存亡之际的品行却有着云泥之别,左宗棠对王有龄的忠贞不屈颇为感佩。而胡雪岩从求见到交谈,没有商人的狡黠,左宗棠看得出他不是装出来的,说道:坐下说话吧。
中军大帐就是统兵大将的白虎节堂,稍有不慎,座上之人就能将堂下人置于死地,更何况左宗棠已被皇帝任命为浙江巡抚,可随时以违反军令的名头让胡雪岩人头落地。随着左宗棠的一句“坐下说话”,大帐内的气氛缓和下来,这让胡雪岩看到了希望,也听出了话外之音。太平军围困杭州后,王有龄的部署均属机密,尤其派胡雪岩突围采办粮食,现在王有龄死了,死无对证,左宗棠岂会相信空口白话。
胡雪岩心里推演了无数次的问题,左宗棠想看证据,意味着他已经不再厌恶自己,甚至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只要呈上凭证就能闯过左宗棠的“鬼门关”。胡雪岩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左宗棠:大帅,这是当初王巡抚给我突围求援的5万两银票,还有10万石采买粮食的凭证,现在浙江百万民众惨遭涂炭,大帅心系苍生,在下将银票和粮食交给大帅,助大帅早日收复浙江,解救百姓于水火。
官场上无中生有的阿谀奉承跟讽刺挖苦没什么两样,有分寸的赞美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得到信任。拯救天下苍生是读书人追求的最高境界,胡雪岩不卑不亢的赞美让左宗棠说话的语气都开始客气起来。更让左宗棠惊讶的是胡雪岩手握10万石粮食,在江西、福建多地拒绝为其提供粮饷,而皖南驻军所在地粮食一日三价,有银子都买不到时,胡雪岩的5万两银子和10万石粮食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左宗棠依然疑惑,江浙商人多逃亡上海租界,胡雪岩一直留在杭州,襄助地方官员,如果不是官商勾结,总有其他目的。胡雪岩一直跟王有龄、薛焕等人合作,这两人都是何桂清一派,背后更是有祁寯藻、彭蕴章等人支持,王有龄死节后,胡雪岩穿越战火,难道只是为了送钱送粮?他到底图什么呢?会不会心怀鬼胎?左宗棠笑着说:胡大人高义,本巡抚一定上奏朝廷,对胡大人进行嘉奖。
胡雪岩立即意识到,左宗棠看上去没了傲慢,脸上的笑容后面依然隐藏着不信任。曾让湖南巡抚言听计从、成为地方官口中的“站巡抚”,左宗棠岂是池中之物?他的问题就是一火坑,若胡雪岩同意了左宗棠的建议,商人在战争期间对地方官避之不及,胡雪岩的襄助定会得到朝廷嘉奖,左宗棠也就不欠胡雪岩的人情了;若胡雪岩不同意,官商勾结的意图昭然若揭,左宗棠会避而远之。
在两江官场,从师爷到县令,从布政使到巡抚,胡雪岩见识过官场话锋如刀。胡雪岩面对左宗棠给出的选择,很容易就会跳进陷阱之中。当选无可选的时候,胡雪岩决定不选,他盯着左宗棠的眼睛,再次重复了一遍他的经商原则:粮饷交给大帅,大帅会救苍生于水火,解万民于倒悬,大人的栽培恩德,雪岩没齿难忘,作为一介商人,只会做事,不会做官,雪岩一直坚信,利国利民,方能货殖四方。
不凡如左宗棠,跟胡雪岩一番长谈,颇有惺惺相惜之感。胡雪岩离开中军大帐之后,再度找到运送粮食的船队,在漕帮的护卫之下,船队穿越杭州湾,经过三天三夜开到钱塘江源头开化,左宗棠的部队正驻扎在这里。恭亲王向两江发出六百里加急,10万太平军欲从皖南出江西,进一步南下,诏令左宗棠部截击。胡雪岩的10万石粮食犹如甘霖,左宗棠部星夜兼程,驰赴婺源迎剿太平军。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落子:草根少年棋局思维的觉醒
第一节 棋盘上的放牛娃:底层视角的生存智慧 002
第二节 破局者思维:如何让县令成为第一枚活棋 015
第三节 钱庄棋子初布局:原始资源初积累 026
第二章 识势:棋谱的破译
第一节 识人:贵人王有龄的生死之交 038
第二节 智者弥合分歧,让多方共赢 051
第三节 为他人解忧,在逆境中找到光 064
第四节 漕运危局中的劫争:三方博弈 073
第五节 不做短视的功利主义者 084
第三章 造势:商业帝国的布局艺术
第一节 左宗棠入局:将帅相知的势能转化术 102
第二节 杭州复盘战:败局中的翻盘心法 115
第三节 为福州船政局保驾护航 130
第四节 左宗棠西征:尽显纵横与调度之术 144
第五节 西北大棋局:军政资源的整合之道 156
第六节 成为超级游戏的操控者 174
第四章 破局:危局中的误谈与反思
第一节 组建乾泰银行,重整没落的经济秩序 198
第二节 金融危机:连环劫如何拆解 219
第三节 信用防火墙:阜康系的最后守势 241
第四节 荣光不在,往事成烟 254
第五节 棋局终章:晚清政商规则的死亡判定 267
试读
3 十万军粮送左帅
中军大帐,两人四目相向。左宗棠冷笑道:那我该表扬你了!
三天三夜,胡雪岩在咬紧牙关挺过严寒时,不断琢磨应对左宗棠的问题。钱塘江南岸的内讧闹到北京城,皇帝的调查组澄清了王履谦的谣言,可王履谦御史出身,在中央和地方有着广泛的人脉,现在王有龄丢了杭州,丢了浙江,封疆大吏丢掉城池就丢了皇权尊严,那都是杀头的大罪。胡雪岩决定剑走偏锋,主动给左宗棠递刀:杭州城失守,我辜负了王巡抚所托,特向左大帅请罪。
左宗棠心里咯噔一下,战乱一起,江浙富商都逃往上海租界,留下的见到官军纳捐也是百般躲藏,辜负了地方官的信任,更是百般辩解。左宗棠被任命为浙江巡抚之前就已听说太平军围困杭州期间,王有龄托付胡雪岩到上海采买军粮,王有龄自杀,胡雪岩在战火中逆行,三天三夜的苦等,竟是来请罪的?左宗棠倒想看看眼前这个商人的真面目。他以戏谑的口吻问:胡大人何罪之有?
浙江陷落时,以王有龄为首的地方主政官员都死了,以王履谦为首的北京派遣官员却“城陷而走”。胡雪岩缓缓道:太平军围杭州时,王巡抚困守孤城,内无粮食,外无援兵,不忍城中百姓惨遭涂炭,在派人护我出城后,独坐城头,誓与杭州共存亡。说到动情处,胡雪岩潸然泪下,接着说,自己身负重托,虽然筹集到了粮食,还没有运到杭州,城就破了,自己未能像王巡抚那样以身死节。
当初何桂清为了争夺两江总督之位,吹嘘东南半壁江山非他不能拯救,太平军攻打常州时,他竟然朝劝阻他逃跑的将士开枪。看到王有龄死节的上谕,左宗棠第一个就想到了何桂清,何桂清将王有龄从知府保举到巡抚,两人在生死存亡之际的品行却有着云泥之别,左宗棠对王有龄的忠贞不屈颇为感佩。而胡雪岩从求见到交谈,没有商人的狡黠,左宗棠看得出他不是装出来的,说道:坐下说话吧。
中军大帐就是统兵大将的白虎节堂,稍有不慎,座上之人就能将堂下人置于死地,更何况左宗棠已被皇帝任命为浙江巡抚,可随时以违反军令的名头让胡雪岩人头落地。随着左宗棠的一句“坐下说话”,大帐内的气氛缓和下来,这让胡雪岩看到了希望,也听出了话外之音。太平军围困杭州后,王有龄的部署均属机密,尤其派胡雪岩突围采办粮食,现在王有龄死了,死无对证,左宗棠岂会相信空口白话。
胡雪岩心里推演了无数次的问题,左宗棠想看证据,意味着他已经不再厌恶自己,甚至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只要呈上凭证就能闯过左宗棠的“鬼门关”。胡雪岩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左宗棠:大帅,这是当初王巡抚给我突围求援的5万两银票,还有10万石采买粮食的凭证,现在浙江百万民众惨遭涂炭,大帅心系苍生,在下将银票和粮食交给大帅,助大帅早日收复浙江,解救百姓于水火。
官场上无中生有的阿谀奉承跟讽刺挖苦没什么两样,有分寸的赞美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得到信任。拯救天下苍生是读书人追求的最高境界,胡雪岩不卑不亢的赞美让左宗棠说话的语气都开始客气起来。更让左宗棠惊讶的是胡雪岩手握10万石粮食,在江西、福建多地拒绝为其提供粮饷,而皖南驻军所在地粮食一日三价,有银子都买不到时,胡雪岩的5万两银子和10万石粮食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左宗棠依然疑惑,江浙商人多逃亡上海租界,胡雪岩一直留在杭州,襄助地方官员,如果不是官商勾结,总有其他目的。胡雪岩一直跟王有龄、薛焕等人合作,这两人都是何桂清一派,背后更是有祁寯藻、彭蕴章等人支持,王有龄死节后,胡雪岩穿越战火,难道只是为了送钱送粮?他到底图什么呢?会不会心怀鬼胎?左宗棠笑着说:胡大人高义,本巡抚一定上奏朝廷,对胡大人进行嘉奖。
胡雪岩立即意识到,左宗棠看上去没了傲慢,脸上的笑容后面依然隐藏着不信任。曾让湖南巡抚言听计从、成为地方官口中的“站巡抚”,左宗棠岂是池中之物?他的问题就是一火坑,若胡雪岩同意了左宗棠的建议,商人在战争期间对地方官避之不及,胡雪岩的襄助定会得到朝廷嘉奖,左宗棠也就不欠胡雪岩的人情了;若胡雪岩不同意,官商勾结的意图昭然若揭,左宗棠会避而远之。
在两江官场,从师爷到县令,从布政使到巡抚,胡雪岩见识过官场话锋如刀。胡雪岩面对左宗棠给出的选择,很容易就会跳进陷阱之中。当选无可选的时候,胡雪岩决定不选,他盯着左宗棠的眼睛,再次重复了一遍他的经商原则:粮饷交给大帅,大帅会救苍生于水火,解万民于倒悬,大人的栽培恩德,雪岩没齿难忘,作为一介商人,只会做事,不会做官,雪岩一直坚信,利国利民,方能货殖四方。
不凡如左宗棠,跟胡雪岩一番长谈,颇有惺惺相惜之感。胡雪岩离开中军大帐之后,再度找到运送粮食的船队,在漕帮的护卫之下,船队穿越杭州湾,经过三天三夜开到钱塘江源头开化,左宗棠的部队正驻扎在这里。恭亲王向两江发出六百里加急,10万太平军欲从皖南出江西,进一步南下,诏令左宗棠部截击。胡雪岩的10万石粮食犹如甘霖,左宗棠部星夜兼程,驰赴婺源迎剿太平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