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医药行业中的佼佼者——鲁南制药,以其56年的发展、变革为主线,以张贵民在鲁南制药的成长历程为辅线,以赵志全、张贵民两代企业家在不同时期带领鲁南制药启动的一次次变革为内核,通过翔实的资料与生动的叙述,全景展现了鲁南制药如何通过传承、创新与变革转型,实现在逆境中的韧性成长。 
这不仅是一部企业成长的风云长卷,更是对当代企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深刻思考。书中展现了两代企业家非血缘传承的故事、力挽狂澜的魄力、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及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可谓是一部关于管理智慧、传承与创新的深刻启示录。
                                                    
目录
                                                        前言 一家带薪放暑假的企业 
第一章 鲁南前传  / 1 
○ 校办工厂  / 3 
○ 厂里来了个大学生  / 8 
○ 搬迁临沂  / 13 
○ 热血科长  / 18 
○ 四面楚歌  / 23 
○ 三板斧  / 28 
○ “鲁南”诞生  / 33 
第二章 艰难的改革  / 39 
○ 人才难题  / 41 
○ 质朴青年  / 45 
○ 长途单车  / 49 
○ 东厂与西厂  / 53 
○ 鲁南股改  / 58 
○ 决战前夜  / 62 
○ “九六决战”  / 66 
○ 鲁南精神  / 73 
第三章 从小厂到大厂  / 79 
○ 北京之行  / 81 
○ 中试车间的新主任  / 85 
○ 成长的烦恼  / 89 
○ 风雨交加  / 94 
○ 初到费县  / 100 
○ 艰巨的任务  / 104 
○ 双博士到来  / 107 
第四章 为传承而谋  / 113 
○ 意想不到的任命  / 115 
○ “黄埔军校”  / 118 
○ 越级提拔  / 123 
○ 平民将军  / 127 
○ 压力测试  / 130 
○ 不会喝酒的副总  / 134 
○ 最后的心思  / 136 
○ 英雄落幕  / 139 
○ 情理之中的传承  / 144 
第五章 初战告捷  / 149 
○ 初掌鲁南  / 151 
○ 施政纲领  / 154 
○ 没有市场,一切都是零  / 158 
○ 市场加减法  / 162 
○ 回款难题  / 165 
○ 工资终于正常发了  / 169 
○ 看准互联网  / 173 
○ 暖心的鲁南服务  / 177 
第六章 风波三年  / 183 
○ 时代楷模  / 185 
○ 暗流涌动  / 190 
○ 生,还是死?  / 194 
○ “鲁南风波”  / 199 
○ 舒尔佳之争  / 204 
○ 电商进化  / 207 
○ 迎来稳定时代  / 211 
第七章 寒冬暖阳  / 217 
○ 医药集中采购,跟还是不跟  / 219 
○ 全成本控制  / 223 
○ 中药的东风  / 227 
○ 价值重塑  / 232 
○ 研发人员收入不能少  / 237 
○ 研发要贴合市场  / 240 
○ 苦劳与功劳  / 245 
○ 从家长制到平台制  / 249 
第八章 鲁南蓝图  / 255 
○ 开放式研发体系  / 257 
○ “三命”质量哲学  / 263 
○ 三个“1:1”  / 268 
○ 聚焦重点产品  / 271 
○ 自研数字化  / 276 
○ 放眼国际  / 280 
○ 有温度的鲁南  / 284 
○ 构建人类健康世界  / 291 
后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  / 296
                                                    
前言/序言
                                                        一家带薪放暑假的企业 
长期观察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企业,是我作为一名商业研究者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伟大的企业是时间的手稿,它们的每一页都镌刻着变革的印记。 
我希望通过对优秀企业的观察和研究,找出具有普适性的成功密码,为提升中国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我对鲁南制药的最初关注,源自其前任掌门人—赵志全先生。 
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天之骄子”,是中国经济改革浪潮中第一批敢为人先的弄潮儿。赵志全的人生,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字里行间写满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风云激荡、岁月峥嵘。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中,赵志全或许并不是声名最显赫的那一个,但他却以独有的魅力脱颖而出,成为首位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民营企业家。时代在他身上刻下了印记,他也成为时代的印记。 
这是我的第一个没想到。 
 
鲁南制药从一个校办工厂起步,历经数十年风雨,蜕变为一家典型的民营企业。2014年底,赵志全先生因病离世,其遗嘱却出人意料地将企业交予了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集团副总经理张贵民。 
这种“非血缘传承”,在民营企业中实属罕见。 
这是我的第二个没想到。 
 
从基层研发人员,到主管研发的副总,张贵民接管鲁南制药时并无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在执掌鲁南制药的十年间,面对组织、行业和商业环境的巨大变动,张贵民却带领这家偏隅一角的地方企业,实现了从50亿元到上百亿元的营收飞跃,并朝着千亿元目标阔步迈进,创造了逆风飞扬的商业奇迹。在张贵民执掌鲁南制药的十年间,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022亿元,上缴税金103亿元,固定资产增加83亿元,净资产增长96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既保持了发展的活力,又有效地防范了风险。同时,人均营收从47.6万元增长到65.8万元,人均薪酬支出从5.2万元增长到10.7万元,人均效率和效益均大幅提高。 
这是我的第三个没想到。 
 
怀揣着诸多好奇,2023年7月初,我携几位研究生踏上了前往山东临沂的探索之旅。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我们一行人满怀期待踏入鲁南制药的大门。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顶着热浪,马不停蹄地进行采访。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员工,我们与不同岗位的人深入交流,试图从不同角度了解这家企业的方方面面。我们走进生产车间,目睹药品的生产过程;我们参观研发中心,了解新药的研发进展;我们还深入员工家属区,感受他们的生活状态。 
随着采访的深入,很多疑惑开始明朗。 
7月底,我们整理完几十万字的采访记录和超过百万字的企业资料后,准备离开临沂,开启暑假的休整。就在这时,鲁南制药集团宣传部主任杜永武告知我们—他们也准备放暑假了。 
企业也放暑假?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感到匪夷所思。我们望着杜主任,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找到一丝开玩笑的痕迹。然而,杜主任的表情却十分认真,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他似乎看出了我们的疑惑,笑着说:“鲁南每年放暑假,已经是多年的传统了。” 
鲁南制药的暑假,从每年8月初放到8月底,其间不仅工资如常发放,员工还可以获得额外的旅游补贴。 
这是我的第四个没想到。 
 
放眼全球,不少企业采用轮休制度,鲁南制药却别具一格,居然放一个月的集体假期,这无疑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行为。 
企业都以盈利为目的,停工停产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鲁南制药为何敢这么做?在进一步的采访中,我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玄机。 
鲁南制药是一家药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为保障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确保生产线稳定运行,鲁南制药相关部门每年都需要安排时间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因此,每年的生产计划均按十个月的周期来制订,特意预留了设备维护的时间。 
8月是临沂最炎热的月份,高温容易导致设备故障。选择在8月放假,既能避开高温,减少设备故障,又能让员工在酷暑中得到休息,体现了企业的特殊人文关怀。正如现集团董事长张贵民所言:“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员工只有身心健康,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关注员工的工作,更关注他们的生活。” 
对鲁南制药的各级管理者而言,暑假也是其思考和调整的时期。他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总结上半年的工作,反思不足,同时规划下半年的工作。员工则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充电学习,提升能力。每年暑假,公司都会组织员工培训,鼓励他们不断增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鲁南制药不仅带薪放暑假,还会组织集体出游。想象一下,数千名员工一同出游,在旅途中相互交流,增进了解,一路欢声笑语,如此景象,何其温馨!这样的集体旅行,不仅让员工放松身心,还能增强团队凝聚力。 
鲁南制药以独特的方式,将劳逸结合升华为一种管理哲学,在看似静止的时光里,积蓄着继续前行的力量。 
 
时代风云变迁,大部分企业的命运如潮水的涨落,偶尔伫立潮头,但很快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