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架构,探讨其在组织中有效实施的路径。作者指出,企业架构需融合业务战略、流程与技术,以避免孤岛化、混乱及技术债务等问题。书中明确其目标读者为参与软件产品交付的各类人员,包括架构师、工程师、产品经理等。书中围绕战略目标展开,涵盖共享协同、嵌入式和可访问性、赋能与执行、前瞻性与响应性等方面,还提出四条高效企业架构的简明宣言原则。此外,介绍了评估框架与决策制定框架,助力组织评估现状、制定战略,以实现更优、更快、更经济地交付技术解决方案,提升组织效率与创新能力。
目录
                                                        目录 
前言1 
第1章 企业架构的关键概念5 
1.1 为什么需要企业架构5 
1.1.1 避免孤岛化6 
1.1.2 避免混乱7 
1.1.3 避免技术债务8 
1.1.4 总结效益8 
1.2 什么是企业架构实践10 
1.2.1 愿景10 
1.2.2 使命10 
1.2.3 企业架构的职能是什么11 
1.2.4 企业架构战略11 
1.2.5 企业架构赋能12 
1.2.6 企业架构监督12 
1.3 什么是典型的架构角色13 
1.3.1 企业架构师角色13 
1.3.2 解决方案架构师角色14 
1.3.3 应用架构师角色14 
1.3.4 比较典型的架构师角色15 
1.3.5 特定功能16 
1.4 组织模型18 
1.4.1 集中式架构18 
1.4.2 联邦式架构19 
1.4.3 混合架构19 
1.5 典型的架构交付物有哪些21 
1.5.1 架构决策交付物21 
1.5.2 架构模式交付物21 
1.5.3 能力目标架构交付物22 
1.5.4 应用目标架构交付物22 
1.6 什么是架构决策23 
1.6.1 概述23 
1.6.2 示例模板24 
1.7 总结26 
第2章 关键战略目标27 
2.1 概述27 
2.2 共享协同OKR29 
2.3 创建共享协同的原则33 
2.3.1 有异议但服从33 
2.3.2 命令与控制34 
2.3.3 共识驱动和寻求共识35 
2.4 嵌入式且可访问的OKR36 
2.5 什么是架构信息38 
2.5.1 架构原则38 
2.5.2 架构标准39 
2.5.3 架构框架39 
2.5.4 架构最佳实践39 
2.5.5 架构图40 
2.5.6 架构度量40 
2.5.7 架构信息驱动架构决策40 
2.6 赋能和执行OKR42 
2.6.1 架构标准的关键绩效指标44 
2.6.2 赋能原则45 
2.6.3 执行原则47 
2.7 前瞻性和响应性OKR49 
2.8 总结50 
第3章 共享协同51 
3.1 与谁达成一致52 
3.1.1 什么是利益相关者52 
3.1.2 什么是利益相关者参与54 
3.1.3 如何扩展利益相关者参与56 
3.1.4 “明确参与者”如何与有效企业架构战略相关联56 
3.2 就“为什么”达成一致57 
3.2.1 推销“为什么”57 
3.2.2 达成优先级共识60 
3.2.3 “就原因达成共识”如何与有效企业架构战略相关联60 
3.3 就决策达成共识61 
3.3.1 考虑不同观点61 
3.3.2 在对话中培养建设性冲突62 
3.3.3 解决积极冲突63 
3.3.4 通过一致获得承诺64 
3.3.5 “达成决策共识”如何与有效企业架构战略相关联64 
3.4 案例研究64 
3.4.1 执行命令65 
3.4.2 重新审视66 
3.4.3 孤岛67 
3.4.4 无休止的争论67 
3.5 总结68 
第4章 嵌入式和可访问性70 
4.1 嵌入式和可访问架构中的知识管理70 
4.1.1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什么70 
4.1.2 什么是知识管理生命周期71 
4.1.3 与架构信息相关的知识类型有哪些74 
4.1.4 知识管理的益处总结76 
4.2 嵌入式和可访问架构中的UI/UX设计77 
4.2.1 什么是UI和UX设计77 
4.2.2 UI和UX的好处总结78 
4.3 知识管理和UI/UX原则79 
4.3.1 创建:倡导知识共享79 
4.3.2 审批:集体智慧优于个人80 
4.3.3 分发:及时80 
4.3.4 分发:透明易寻81 
4.3.5 分发:单一事实来源81 
4.3.6 消费:简单且愉悦82 
4.3.7 消费:标记或修复83 
4.3.8 消费:度量以改进83 
4.4 嵌入式和可访问架构信息框架83 
4.4.1 定义84 
4.4.2 执行87 
4.4.3 挑战87 
4.5 案例研究88 
4.5.1 新的企业架构标准88 
4.5.2 最佳实践89 
4.5.3 静态制品90 
4.6 总结91 
第5章 赋能与执行92 
5.1 什么是企业架构标准93 
5.1.1 稳定性非功能需求94 
5.1.2 发布非功能需求97 
5.1.3 运营效率非功能需求99 
5.1.4 互操作性非功能需求101 
5.1.5 安全性非功能需求102 
5.1.6 非功能需求总结103 
5.1.7 架构技术标准103 
5.1.8 架构元模型标准104 
5.2 何时应该声明标准105 
5.3 什么是赋能106 
5.3.1 赋能机制的原则107 
5.3.2 赋能框架107 
5.4 执行的定义109 
5.4.1 执行机制的指导原则109 
5.4.2 执行框架的构建110 
5.5 案例研究111 
5.5.1 完全自由112 
5.5.2 窒息112 
5.5.3 报告者113 
5.6 总结114 
第6章 前瞻性与响应性116 
6.1 战略思维原则118 
6.1.1 理解正确的问题118 
6.1.2 启动创新118 
6.1.3 成为变革推动者120 
6.2 4C框架120 
6.2.1 好奇心121 
6.2.2 挑战123 
6.2.3 可信度124 
6.2.4 沟通126 
6.3 案例研究129 
6.3.1 云迁
                                                    
前言/序言
                                                        前言 
曾几何时,一位德高望重的同行宣告,我们所熟知的企业架构已然谢幕。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革命性变革的冲击下,企业架构似乎已不合时宜,难以发挥其应有价值。一个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概念,如何能够适应如此迅猛的技术变革,并确保这些变革能够带来积极的商业成果? 
然而,在亲身经历了重启与重塑,并亲自推动架构变革后,我得出结论:当企业架构得以有效实施时,对于任何希望更高效、更迅速、更经济地交付技术解决方案的组织而言,它仍是不可或缺的。 
企业架构将业务战略、流程和技术融为一体,以实现业务目标。不仅如此,企业架构还定义了组织技术的结构和运作方式。通过建立架构原则和实践,企业架构指导组织完成执行战略所需的业务、信息、流程和技术变革,并确保系统和流程的高效、有效且协调一致,同时在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中保持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那些在未先定义企业架构策略的情况下试图满足业务需求的组织,可能会面临经历孤立交付和随意独特性的风险。没有有效的企业架构实践,可能会导致企业在缺乏明确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投资,或者在不了解解决方案全面影响的情况下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缺乏有效的企业架构实践,即使是最优秀的架构师和工程师,也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 
本书为企业架构背书,并指导如何建立有效运作的企业架构。在此,我介绍了源自个人经验的成熟框架,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及采纳。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参与软件产品交付的人员阅读—架构师、工程师、产品经理、高管、数据科学家—所有这些角色在有效的企业架构中都不可或缺。 
本书尤其适合领导或执行企业架构挑战的人阅读。读完本书后,读者将了解企业架构的本质,认识到拥有有效的企业架构实践的重要性,以及谁需要参与其中才能使企业架构取得成功。通过案例研究,读者将了解阻碍有效企业架构的常见陷阱,并能够评估组织当前的企业架构实际状况,识别改进机会,建立自己的企业架构策略,并增强自己和同事做出卓越架构决策的能力。 
任何寻求运用现代技术并制定统一战略的组织,都可以通过调整本书提出的框架并应用其中的概念而获益。 
排版约定 
本书中使用以下排版约定: 
斜体(Italic) 
表示新的术语、URL、电子邮件地址、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 
该图示表示提示或建议。 
该图示表示警告或注意。 
O’Reilly在线学习平台(O’Reilly Online Learning) 
40多年来,O’Reilly Media致力于提供技术和商业培训、知识和卓越见解,来帮助众多公司取得成功。 
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专家和革新者组成的庞大网络,他们通过图书、文章、会议和我们的在线学习平台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O’Reilly的在线学习平台允许你按需访问现场培训课程、深入的学习路径、交互式编程环境,以及O’Reilly和200多家其他出版商提供的大量文本和视频资源。有关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oreilly.com。 
如何联系我们 
对于本书,如果有任何意见或疑问,请按照以下地址联系本书出版商。 
美国: 
O’Reilly Media, Inc. 
1005 Gravenstein Highway North 
Sebastopol, CA 95472 
中国: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C座807室(100035) 
奥莱利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有关本书及其涵盖主题的更新和信息,请访问作者网站:https://www.funeabook.com。 
针对本书中文版的勘误内容,请发送电子邮件至errata@oreilly.com.cn。 
本书配套网站https://oreil.ly/fundamentals-enterprise-architecture上列出了勘误表、示例以及其他信息。 
关于书籍和课程的新闻和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http://oreilly.com。 
我们在LinkedIn上的地址:https://linkedin.com/company/oreilly-media。 
我们在YouTube上的地址:https://youtube.com/oreillymedia。 
致谢 
我要感谢我的女儿Ashley,是她激励我勇于冒险;感谢我的儿子Ryan和丈夫David给予我的爱、支持和信心。与此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姐姐Mamani、父母Kalpana和Dipankar,以及我的公婆Susan和Michael,他们一直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我还要特别感谢Aaron Rinehart,是他为我打开了机遇之门。 
本书凝聚了我多年的经验,我要感谢所有那些让我从中学习、与我共事并塑造了我的观点和看法的人。我要向以下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Brandee Pierce、David Geen、Allison Boulais、Arjun Dugal、Mark Pender、Zach Blizzard、John Andrukonis、Pete Davies、Kiran Ramineni、Joe Reunthirisak、Keith Gasser、Tony Reynolds、Kathleen Devalk、Lakshmi Seetharaman、Vince Gutosky、Tariq Shaikh、Todd Safford、Parvez Naqvi、Liz Ashton、Alejandra Rios、Jeanine McGinniss、Michael Arroyo-Young、Anantha Bangalore、Ke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