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态势感知设计:第2版: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是一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专著,旨在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改善系统用户的态势感知能力。《态势感知设计:第2版: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聚焦于现代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探讨了如何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流程,将用户的认知特点、任务需求与技术实现相结合,从而构建高效的态势感知系统。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着重阐述态势感知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及其在系统设计中的核心地位;中篇则深入分析了态势感知的设计流程、关键需求以及应对复杂性挑战的具体方法;下篇则聚焦于设计周期的完成与优化。书中还通过多个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设计中,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复杂系统中平衡数据过载、认知局限与用户需求。 
  《态势感知设计:第2版: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特别强调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设计准则和评估方法,为解决海量数据与有用信息之间的鸿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对于军事指挥、作战管理,还是对于民用领域的信息系统设计,《态势感知设计:第2版: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态势感知设计:第2版: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不仅适合从事指挥控制、信息工程、人机交互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适用于高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
目录
上篇:理解系统设计中的态势感知
第1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3
1.1 本书的读者对象 3
1.2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必要性 5
1.2.1 以技术为中心的设计 5
1.2.2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7
1.3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存在的误区 8
1.4 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 10
1.4.1 围绕用户的目标、任务和能力组织技术 10
1.4.2 围绕用户处理信息和做出决策的方式组织技术 10
1.4.3 技术必须让用户保持控制和意识到系统的状态 11
1.5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关键:态势感知 12
第2章 态势感知概述 13
2.1 态势感知定义 13
2.1.1 一级态势感知:对环境要素的感知 15
2.1.2 二级态势感知:对当前情况的理解 16
2.1.3 三级态势感知:对未来状态的预测 18
2.2 时间在态势感知中的重要作用 19
2.3 态势感知过程 19
2.4 感知和注意 20
2.5 工作记忆 21
2.6 认知模型、图式和脚本 21
2.7 目标和态势感知 25
2.8 预期 28
2.9 自动化与态势感知 29
2.10 小结 30
第3章 态势感知恶魔:态势感知的敌人 31
3.1 注意力隧道效应 31
3.2 必需记忆困境 33
3.3 工作负荷、焦虑、疲劳和其他压力源 34
3.4 数据过载 36
3.5 凸显错配 36
3.6 复杂性蠕变 38
3.7 认知模型错误 39
3.8 环外综合症 40
3.9 小结 41
第4章 设计过程 42
4.1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42
4.1.1 瀑布设计模型 42
4.1.2 并行工程模型 43
4.2 用户界面设计流程 45
4.2.1 需求分析 45
4.2.2 技术分析 47
4.2.3 概念设计 48
4.2.4 原型开发 51
4.2.5 测试与评价 55
4.2.6 最终设计 57
4.3 以态势感知为导向的设计 58
中篇:生成态势感知导向的设计
第5章 确定态势感知需求 61
5.1 目标导向任务分析 61
5.2 方法概述 62
5.3 访谈 63
5.4 确定初步目标结构 65
5.4.1 目标确定 66
5.4.2 决策 69
5.4.3 态势感知需求 70
5.4.4 常规 72
5.5 后续访谈 72
5.6 访谈要点 73
5.6.1 最大化数据收集 73
5.6.2 参与者的人格因素 73
5.6.3 音频/视频录制 74
5.7 组织技巧 75
5.8 目标导向任务分析的验证 75
第6章 态势感知设计原则 77
6.1 从理论到设计 77
6.2 案例研究:面向态势感知设计 82
6.2.1 维护控制中心态势感知需求分析 83
6.2.2 维护控制中心系统评估 89
6.2.3 态势感知导向的界面设计 116
6.2.4 界面设计案例研究小结 128
第7章 态势感知和决策中的置信度和不确定性 129
7.1 不确定性 129
7.2 不确定性的类型和来源 129
7.2.1 一级:数据不确定性 130
7.2.2 二级:理解不确定性 132
7.2.3 三级:预测不确定性 132
7.2.4 决策不确定性 133
7.3 信心在态势感知与决策中的连接作用 133
7.4 不确定性管理 135
7.4.1 搜索更多信息 135
7.4.2 依赖默认 135
7.4.3 消除冲突 136
7.4.4 设置阈值 136
7.4.5 准备风险对冲和应急计划 137
7.4.6 限制选项 137
7.5 不确定性表示的设计原则 137
第8章 应对复杂性 146
8.1 复杂性概述 146
8.1.1 系统复杂性 147
8.1.2 操作复杂性 148
8.1.3 表观复杂性 150
8.1.4 用户认知模型的作用 155
8.2 管控复杂性的设计原则 156
……
下篇:完成设计周期
附录:针对商业航空公司飞行员的目标导向任务分析 316
参考文献 357
中英文对照 404
前言/序言
                                                          译者序
  态势感知是现代战争中指挥控制和作战管理的核心环节,是有效决策和正确行动的前提和依据。然而,当前人们普遍面临窘境:一方面随着雷达、光电、红外等传感器的大量运用,人们很容易就接收到海量、混乱的数据;另一方面,人们又很难得到能够支持作战决策和行动的有用信息,经常少之又少且令人迷惑。如何弥补海量数据和有用信息匮乏之间的巨大鸿沟,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电子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者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难题。
  对此,Mica R.Endsley作为世界知名的态势感知研究先驱和应用领先者,与Debra G.Jones合著了本书。本书为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套系统、科学.行之有效的态势感知方法和50个设计准则,能够显著改善系统用户的态势感知。全书分为上、中、下3篇共15章,重点介绍态势感知设计相关概念、基本流程、先进方法、重要准则概念评估与系统实现等。
  得益于著者团队前期对态势感知设计的前瞻开拓和应用研究,本书前沿性、创新性、应用性和体系性都很强,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应用潜力和出版价值。相信本译著的出版必将推动国内态势感知的深化研究和工程应用,带动整个信息系统建设运用的转型跨越。本书适用于联合作战(战略预警)、军事指挥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以及具有一定相关工程实践的专业人员。
  全书翻译由邵银波负责。前言、简介、第1~4章由邵银波翻译,第5~12章由欧阳琰翻译,第13~15章由石斌斌翻译,附录和部分图表由张成龙翻译。邵银波、张成龙、王树文等对全书进行了统稿。译校工作由孟藏珍、纪晓晗负责。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丁建江、吕金建、瞿师、刘俊凯等很多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跨多个学科专业领域,内容丰富、新颖,由于译者技术水平和翻译水平所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译者
  2025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