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当代中国,规范性文件和法律一同构建规范体系并形成共同治理的格局,已成为中国法治进程中不可回避的政治实践与法律现实。本书在前人对规范性文件法释学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多个社会治理领域的实证考察,尝试从动态视角去呈现规范性文件的实践运作,揭示规范性文件如何深度嵌入行政管理的全领域和全过程,与法律形成多维互动:文件既可能替代、补强和推动法律实施,也可能因脱逸法律约束而引发法治风险。规范性文件的长期存在,既有历史路径依赖的支撑,也契合法律多元理论和大国治理的现实需求,但大量文件的涌现亦可能挤压法律权威。为此,本书从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层面系统探讨规范性文件的法治化路径:事前通过统一立法明确边界,事中强化公众参与和合法性审核,事后优化备案审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机制,提出建立独立审查制度、类型化司法标准等改革方向。本书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关怀,为理解中国治理逻辑下规范性文件的功能与规范提供了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