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我国规范和事实层面而犯罪圈扩大化的问题,旨在为我国刑事法制发展进程中犯罪圈扩大化的趋势提供一种规范性解读,提供探寻犯罪圈扩大正当性依据的学理路径。
目录
第一章 行进中的刑事修法和动态变化的犯罪圈
第一节 行进中的刑事修法
一 晚近刑事修法纵览
二 规范法学场域中的刑事修法
第二节 犯罪化实景的统计分析
一 统计数据中的犯罪扩大化
二 规范法学研究犯罪扩大化的局限性
第三节 规范与事实:犯罪化的全景面相
一 犯罪化的二重性和共同的价值目标
二 规范位面的犯罪化
三 事实位面的犯罪化
第四节 犯罪圈——犯罪学意义上犯罪化的理论核心
一 犯罪扩大化事实进路的基础——犯罪圈
二 犯罪圈理论建构的基础——作为一种价值事实的犯罪
三 犯罪圈的犯罪学二元构型
第五节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内在结构分析
一 权威性——犯罪化正当性依据规范意义上的理论基质
二 合理性——犯罪化正当性事实意义上的本质属性
三 有效性——犯罪化正当性规范与事实属性的链接点
四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犯罪学知识供给
第二章 犯罪原因: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原生性基础
第一节 犯罪原因基本原理分析
一 犯罪原因的基础理论
二 犯罪原因的研究目的辨析
第二节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建构逻辑——基于犯罪原因
一 犯罪原因的双层次性
二 犯罪社会原因分析——制度规范的视角切入
三 异化犯罪原因分析——从道德恐慌视角切入
第三章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被害人视角
第一节 被害人学基础理论
一 被害人学及被害人
二 被害人内涵及类型
三 被害人的“再发现”及意义
第二节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价值体系的完善——减少被害人
一 减少被害人的内涵
二 减少被害人原则的理论价值
第三节 减少被害人原则对人罪逻辑的优化
一 减少被害人原则检视下的社会危害性
二 减少被害人原则对刑法调控范围的合理限制
第四节 犯罪互动中的被害人因素
一 犯罪互动中被害人因素和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
二 被害人因素塑造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基本逻辑
第四章 刑事政策:犯罪化正当性的外生性因素
第一节 刑事政策及刑事政策学
一 刑事政策概念解析
二 刑事政策学及其学科范式
第二节 刑事政策的中国语境
一 中国刑事政策实践分析——从“严打”到“宽严相济”
二 从“鸿沟”到“贯通”——刑法学和刑事政策学的关系考察
第三节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刑事政策检视
第四节 刑事政策有效性的犯罪学检视
一 刑事政策合有效性的犯罪学逻辑基点:正确认识犯罪原因
二 刑事政策有效性的犯罪学校检
第五章 犯罪治理: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内生动力
第一节 犯罪控制、犯罪预防与犯罪治理
一 犯罪预防和犯罪控制
二 犯罪治理理论图景
第二节 犯罪治理有效性解读
一 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治理有效性内涵
二 犯罪治理有效性的建构路径
第六章 建构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犯罪学路径
第一节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建构的犯罪学方法论
一 犯罪学方法论的一般特征
二 犯罪学视域下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节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建构的犯罪学价值论
一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基础中的犯罪原因价值
二 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基础中的犯罪治理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探寻治理犯罪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代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