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之江院士成长之路》丛书讲述院士砥砺奋进、不畏艰辛、赤诚报国的成长故事。少年求学的艰辛、青年执着的拼搏……一连串的小故事串起从一个青葱少年到一位科学巨匠的成长岁月。小故事见大精神,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调精神、育人精神,科学家的精神为我们点亮航灯,指点困惑和迷茫。这些院士的成长故事,引人思索,启迪人生。
目录
丁舜年 中国电机事业的开拓者
在困难的条件下,唯有知难而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不要等自己以为的条件都准备好了再开始,要敢于接受挑战
马叙伦 献身家国的教育家
宁为自由而死,不为奴隶而生!
王伏雄 植物胚胎学和孢粉学的引领者
科学研究没有一条平坦的成功之路,只有坚持长期努力,不断向前,参与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毛江森 “甲肝疫苗之父”
道德的激情能使人无所畏惧,但是科学的方法是解决
朱洪元 遨游粒子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家
科学问题,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杜庆华 中国应用力学教育先驱
当我们把所有的次要因素都简化之后,“薄板开孔及拉伸”理论就能够非常直观地显现出“应力集中”效应……人生想要有所作为,就应该选择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板子去钻孔
李正武 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
我一定要回到祖国,那里有我未竟的梦想
吴自良 “两弹一星”元勋
我做的事主要是向科研第一线的同志学习,把复杂的技术问题从学科角度加以分解,把问题分解出来以后,提请有关的科研人员和专家来解决
吴祖垲 点亮中国第一盏日光灯的先驱
科技工作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不畏艰难争取最后胜利的奋斗精神
邹元燧 冶金领域活度理论先驱
故乡胡骑满,何处寄吟身。万里劳相问,相思此夜新
沈志远 人民的哲学家
一切大众,都有属于自己的哲学
张效祥 “中国计算机之父”
真正好的东西是买不来的。只有我们自己掌握核心高技术,才能保证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安全发展
……
陈达 扎根在土地上的社会学家
陈志华 学贯中西的现代建筑大儒
陈建功 中国函数论的开拓者
陈望道 发凡真理的语言学大家
金玉玕 国际地层学的“‘金钉子’之父”
周廷儒 中国地理学的开拓者
周明镇 古代生物学泰斗
胡海昌 担纲中国首颗人造卫星设计的力学家
姜立夫 中国现代数学的播种者
斯行健 “中国古植物学之父”
程纯枢 一生与风云结缘的气象学家
程裕淇 为国寻矿育才的地质学领路人
后记
前言/序言
院士,是我国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顶尖人才和杰出代表,他们的每一项创新、每一次发现、每一次突破,都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他们的璀璨成就令世人瞩目。他们矢志科研,报效祖国,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中国第一台每秒亿次运算速度的巨型并行计算机系统的诞生、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亚洲特色古新世哺乳类动物化石的重大发现……信息技术的革新、生态环境的改善、医疗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力的提升等,无一不深深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健康福祉乃至思维方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内生动力源泉,不断引领人类社会向前迈进。在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无不留下院士们不懈探索、勇攀科学高峰的坚定身影,他们在人类认知的前沿艰辛探索,深入探究自然与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从青涩少年成长为科学巨匠,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他们遇到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也经历过看不清前路的迷茫和彷徨,但他们凭借着开拓者的无畏勇气、探路者的胆识气魄、奋进者的昂扬姿态,克服艰辛,不懈探索,勇攀科学高峰。追溯院士们的成长之路,了解他们一路上所遇到的难题与困惑,领悟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更能够激发我们内心的力量,引领我们在追求真理、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这些科学巨匠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故事,又是如何坚守各自的初心与使命?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之江院士成长之路》丛书,讲述了百位院士的成长奋斗故事,让学生阅读故事,体悟院士初心。
之江,浙江的别称,因钱塘江蜿蜒曲折如“之”字而得名。浙江山川秀美、人文荟萃,特有的地理环境造就浙江人民自强不息、厚德崇文的气质品格。“浙”里走出多位院士,“浙”里为这些院士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滋养了他们的学术根基,培育了他们求知探索的科学家精神和为祖国谋发展的爱国情怀。之江院士成长于浙江,扎根于浙江,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饮水思源”,不忘故乡,反哺故乡,《之江院士成长之路》正是向学生们传达院士这份爱故乡、爱祖国的情怀。
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各领域的科技蓬勃发展,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产生了巨大变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们的思维方式正面临巨大变革。在这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以《之江院士成长之路》为桥梁,青少年可以跨越时空与院士进行深入的对话,通过院士的成长故事,学习他们如何做人做事,感受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获取解开成长过程中困惑和迷茫的钥匙,守正创新,启航未来,奋力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基础。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