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数字学术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促进和支持数字环境下学术研究的服务范式,其核心是高校图书馆充分运用各类数据资源、数字技术工具和方法等优势,面向学术研究全过程,融入科研流程的各个环节,提供嵌入式、系统化、全方位的服务,引导并支撑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应用数字方法工具、开展跨学科研究、推动学术跨界分享交流、促进数字化学术成果发布或产品转化。
本书构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多元内容框架体系,从多个角度展开相关研究,涵盖数字学术概念及功能定位、数字学术空间建设、数字学术教育培训、数字学术成果产出、数字学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数字人文服务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关键领域的深入研究,全面探讨了数字环境下数字学术的内涵与发展,旨在深刻理解数字环境下的数字学术,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数字学术服务的功能定位与多元内容
第一节 数字学术服务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数字学术服务的功能定位
第三节 数字学术服务现状与问题
第四节 数字学术服务的多元内容
第五节 数字学术服务的对策建议
本章总结
第二章 数字学术空间的变革与场景构建
第一节 数字内容创作空间的变革与创新
第二节 基于“共享场景”的数字人文实验室建设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数字学术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第一节 数字学术教育理论的演化
第二节 数字学术教育内容的演进
第三节 数字学术教育形式的表现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数字学术成果的多元产出与支持
第一节 数字学术成果产出支持的现状
第二节 数字学术多元成果产出的支持途径
第三节 多元数字学术成果产出的支持策略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数字学术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路径
第一节 数字学术服务平台化路径
第二节 中台理念在平台设计中的应用
第三节 基于中台理念的数字学术服务平台建设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数字学术中的数字人文服务
第一节 数字人文基本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中美数字人文研究“差异性”比较
第三节 数字人文应用平台构建模式
第四节 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研究
本章总结
附录一 我国数字学术服务的实践与进展
第一节 北京大学
第二节 清华大学
第三节 南京大学
第四节 武汉大学
第五节 中国人民大学
第六节 澳门大学
第七节 台湾大学
第八节 香港大学
第九节 香港中文大学
附录二 美国数字学术服务的实践与进展
第一节 乔治梅森大学
第二节 埃默里大学
第三节 迈阿密大学
第四节 布朗大学
第五节 弗吉尼亚大学
第六节 纽约大学
第七节 哥伦比亚大学
第八节 俄勒冈大学
第九节 圣母大学
第十节 华盛顿州立大学
附录三 其他国家数字学术服务的实践与进展
第一节 麦克马斯特大学
第二节 多伦多大学
第三节 新布伦瑞克大学
第四节 温莎大学
第五节 维多利亚大学
第六节 阿尔伯塔大学
第七节 牛津大学
第八节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
后记
试读
新文科建设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需要关注用户新文科背景下的服务需求,用户对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广度和深度的需求不断增强,对图书馆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同时为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带来新契机。新文科背景下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应有明确的定位,认识到自身在数据、信息、知识及空间方面的多维优势,成为新文科数字资源、知识及数据服务中心、跨学科数字咨询中心、新文科数字素养及数字能力教育与培训中心,以及新文科数字学术服务中心,真正为跨学科研究赋能,更好地服务于跨学科研究及教学。
数字学术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项新生事物正方兴未艾,虽然国内外各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数字学术服务在内容上、形式上各有侧重,其成熟和完善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但总体目标和主旨方向是基本一致的,都是服务于数字化的学术科研全过程,为其提供设计理念上、思路方法上、技术工具上、成果转化上的各类支持与帮助。当前国内的数字学术服务刚刚起步,很多服务内容如科研项目设计与策划咨询、科研成果数字化出版与转化等都尚未开展起来,图书馆具备相应科研水平和数字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也尚未建立起来。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适应新文科建设的新形势,在服务的学科融通、技术应用、协同支撑等方面积极变革,不断创新。同时,必须在数字学术服务的内容、模式等方面有所新举措以回应新文科要求,通过创建和提供一套变革性的数字学术服务,将高校图书馆置于新兴的新文科建设中,通过利用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成为跨学科活动的中心,将其跨学科的数字学术服务提升到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