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展现劳模形象,弘扬劳模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培育时代新人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
中国劳模,是中国亿万劳动者的杰出代表。
他们虽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却同是新时代路上的奋斗者和追梦人。
他们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等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王东云,女,1971年5月23日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中国农业银行常州分行副督导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金融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王东云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头人,中国农业银行点钞冠军、“功勋员工”,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听音点钞达人,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银行业宣讲员,常州市“劳模工匠助企行”队员。
目录
第一章 王家有艾唤东云
“我想当一名军人!”
质检员母亲是榜样
慢慢来,比较快
向上的学生时代
第二章 迈入职场勤补拙
19岁再出发
练习点钞技艺
不抱怨,先做事
在失利中成长
第三章 彼方有荣光
孕晚期也要追梦
炼就一颗冠军心
敢与机器试比高
数钱也能拿专利
第四章 大众舞台扬美名
谁是“超级银行柜员”(上)
谁是“超级银行柜员”(下)
挑战不可能(上):缘起
挑战不可能(中):备战
挑战不可能(下):登场
第五章 多带徒弟,带好徒弟
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了
一双慧眼识将才
用心传好接力棒
金牌团队亮相央视
巡回宣讲岁月
第六章 不只是点钞
心有大爱行善事
柜后工作尽心力
试读
《阳湖边的“金麦穗”:王东云》:
许多年以后,当潘玉琴看到女儿王东云因为苦练点钞而缠满创可贴的手指时,就想起了那个温馨的傍晚。
当时,王东云父亲每个月的津贴是16元,一般会留下5元自用,其余的11元寄往家里。东云母亲会将那11元分为两份,5元让王东云送去给爷爷奶奶,剩余的6元家里自用。既要节省家庭开支,又要养活三个女儿,勤劳的母亲不仅要辛苦工作,还开垦了一块荒地种植瓜果蔬菜来贴补家用。许多个清晨与傍晚,王东云都看见母亲在地里劳作,汗水浸透了她的衣衫。好在还有太婆,也就是母亲的外婆。见外孙女因为忙碌无法照顾好三个女儿,她就主动帮衬着这个小家。所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辛苦而不乏温馨。
那日黄昏,潘玉琴在地里挑着担子浇菜,听到身后一声声稚语叫着“姆妈”,回头一瞧,正是自己乖巧的大女儿,手里还提着一个篮子。未及近前,饥肠辘辘的她已经闻到了饭菜的香味。潘玉琴拉着女儿在田垄上坐下,发现女儿裤子膝盖处已经被血染出一块殷红,她撸起女儿的裤管,看到膝盖上一个半寸长的伤口正渗出血丝。
“怎么这么不小心?”潘玉琴一阵心疼。
“刚刚出门走得太急,不小心摔了一跤,姆妈你不说我都没感觉疼。”
“我喊她慢一点,她却急匆匆地,一溜烟就不见人影!”听到声音,母女俩都抬头往后看,正是跟在王东云后面慢腾腾走来的太婆。
太婆念叨起王东云膝盖上的伤口。原来,在家吃完晚饭的王东云,看着在远山淡影处渐渐隐没的太阳,担忧起一下班就急匆匆去打理自家菜田的母亲,心想:母亲今日又得披星戴月地归家,肯定又要饿肚子了。
“太婆,我们去给姆妈送饭!”王东云一边帮着收拾碗筷,一边眼神炯炯地看向太婆。听着可心小人儿的这句话,太婆点了点头,脸上漾开更大的涟漪:“行,咱给你妈送点热饭菜去!丫头,有心了哦!”
太婆转身在院里提来一个篮子的工夫,王东云已经在碗碟内盛好了饭菜,接着把它们放在篮子里。提着篮子的太婆刚跨出门槛,就想起筷子还没拿,王东云说了一句“我去拿”就转头跑进厨房。
“拿到了!拿到了!”她一边跑向门口的太婆,一边喊道。忽听扑地一声,是骨头撞击坚实地面的闷响。太婆眼见王东云被院内一块砖头绊倒,跌伏在地,刚要蹒跚着去扶,王东云已经利落爬起,笑嘻嘻地一边说着“没事”,一边接过篮子就朝母亲劳作的地方跑去。
“慢点慢点,饭菜香味走得比人快多喽,你姆妈闻到就知道……”王东云跑得实在太着急了,耳畔掠过的风声仿佛是母亲的呼唤,太婆的声音越来越遥远,很快就听不清了……
太婆和母亲念叨完王东云受伤的原因,就转身在地头采摘了一株野草。翠绿鲜嫩的野草在太婆的缓慢搓揉下淌出汁液,散发出好闻的清香。太婆慢慢走到王东云面前,用温暖的声音说道:“东云,来,这些草药能止血,我给你敷一些。以后做事要不慌不忙,心里静了做事更稳当。就比如种地,什么时候该种什么、怎么种,都有具体说法,急不来的,也不用着急。”
“是啊,有些事情要想做成功,就得付出大量的精力,绝不可能一下子就办成了。”母亲附和道。
在天边夕照的绯红里,王东云似乎看到了在这片广袤大地上耕耘过的许多人。他们顺应时令,辛勤劳作,收获粮食,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后来,她二十多年如一日,每日点钞18万次,外人初听总是忍不住咋舌。追根溯源,她也只是持着“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把重复的事情极致做”的理念,就如农人用心对待自己的土地那般。慢慢来,一切向上之物都会生长。后来王东云成了“点钞状元”。
……
前言/序言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强大的工人队伍用辛勤的劳动和拼搏奉献的精神推动中国制造、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前列,使新时代的中国面貌日新月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是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职工勇立改革潮头,独立自主,奋发图强,勇于创新,其中涌现出一批批全国劳模和大国工匠。他们参与建设了代表中国高度、中国速度、中国深度的一系列重大工程,提升了国家实力,打造了“中国名片”,树立了“中国品牌”,增添了“中国力量”,充分释放出工人阶级的创新活力,展示出大国工匠的强大创造力。他们以工人阶级的满腔热忱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书写了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广大劳动群众在社会生产实践中锤炼形成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民族复兴需要劳动模范,祖国强盛需要大国工匠,中国制造、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更需要大国工匠的强有力支撑j劳模、工匠等的成长故事、先进事迹中承载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劳模”系列丛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和先进工作者们的成长经历及他们追梦、筑梦、圆梦的故事,用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真实故事感染读者,推动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引导广大技术工人和青少年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
“匠心筑梦,强国有我。”新时代是一个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时代,也是一个继往开来、创新创业和建功立业的大时代。希望广大读者能以劳动模范为榜样,以大国工匠为楷模,立志技能报国、技术强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锤炼思想品格,汲取劳动智慧,勇于担当、勤于钻研、甘于奉献,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乡村振兴,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