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女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富养”,富养不是财富的堆叠,而是精神的给予和自我内在价值的发挥、自我能力的提升。富养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原生家给予的爱的养育;二是在爱情中获得爱和给予爱,让小家美满幸福;三是自我潜能的开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四是对下一代的富养,给孩子们健康的教育;五是让自己不断成长,实现精神的丰盈和富足。如果你能收获全面的富养,是你一生的幸运;如果你不幸某方面有缺失,也没关系,富养的根本在自己,你可以重新养育自己一遍,成为最好的自己。
目录
第一篇 富养之源:家风与传承
根植家风:家族故事,我的文化基因
童年印记:家乡沃土,滋养我的价值观
耕读之家:家风中的富养智慧,代代相传
身教言传:父辈榜样,塑造我的人生观
追梦旅程:选择教育,富养我的梦想与热情
第二篇 富养之侣:爱情与家庭
邂逅爱情:命中注定的相遇,富养我的情感生活
家族融合:两个世界的结合,共创富养家园
清廉家风:周氏家族的君子风范,富养我的精神世界
共筑爱巢:婚姻的艺术,富养彼此的心灵
携手同行:志同道合,携手富养我们的未来
第三篇 富养之道: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
创业之路:艺术与梦想,富养我的事业心
无私付出:在奉献中找到富养的深层意义
教育之光:点燃孩子潜能,富养下一代
文化探幽:传统六艺,现代人的精神富养
第四篇 富养之承:育儿与教育
育儿心经:在家庭与事业间找到富养的平衡
团队协作:三孩原则,现代家庭的富养智慧
心灵滋养:精神富养,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
品格培育:德才兼备,富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财富与传承:家族财富的富养之道
第五篇 富养之己:自我修养与价值实现
自我发现:在忙碌中寻找自我,富养内心世界
智慧生活:随缘尽份,以大智养心
美德传承:传统与现代,富养我的精神生活
君子风范:在国画与茶道中寻找心灵的宁静
全面富养:身心和谐,活出最佳版本的自己
结语 心灵之光:在精神富养中找到生活的意义与方向。
试读
清晨。深夜。日升日落,开启和结束一天的工作时,我都喜欢在爱莲堂书画院一隅静守片刻。静谧的空间里,四周弥漫着淡淡的墨香,映人眼帘的是一幅幅山水画卷。它们不只是画,而是一扇扇通往故乡的神秘门户。我的故乡,一个靠海的地方——连云港。它孕育了我,是我生命的源泉。无论我身在何方,故乡的印记如同音符,永远在我的血脉中跳动。
我常常在想,我的先辈们,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忧愁,他们的欢笑又是怎样的?是否也像我一样,有着对未知的好奇和故乡的眷恋?他们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轻轻在我耳边响起:“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记得,你的根在这里。”
我这份对根源的深切萦怀,并非一时兴起。这份时时盘亘在内心的思绪和情感让我对家族的过往产生了探求的渴望。我渴望了解那些塑造了我们家族精神的往事,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瞬间;我渴望与那些在时光深处依旧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祖先对话。这趟寻根问祖的旅程,是我对自我认同的一次探索,是对先辈精神的虔诚追寻,是对家族历史的深深敬仰,也是对家族文化传承的一次深情致敬。
我,吴氏家族的女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出生于江苏西北部的连云港。我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的后裔古公亶父执政时期。泰伯、仲雍和季历,这三位先祖的名字,如同星辰一般,照亮了吴氏家族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
泰伯,他为了家族的未来,毅然削发刺字,南下吴越,让出了江山社稷。他的胸怀与气度,成就了周文王、周武王,以及周朝约八百年的辉煌。每每读到这段历史,我的心便如同被春风拂过,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感动。古人的精神,是何等的高贵与富有,他们以舍得为富,以无求为贵,这种精神,穿越千年,至今依旧让我心潮澎湃。
虽然时光流转,许多典故已经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家族的族谱,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这些后人前行的道路。我为拥有这样的家族文化感到无比骄傲,它让我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始终能够找到根的认同,如同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找到最亮的那一颗,指引我回家的路。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像一个守望者,坚守着内心的宁静与执着。爱莲堂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这里,我用笔墨复刻历史,用色彩描绘未来。就像泰伯当年那样,为了心中的信念,我可以放下一切。
我相信,一个曾经为家族带来辉煌的人,他的精神是不灭的,会持续影响后来者。这份对家族文化的自豪感,这份对根的认同感,将一路伴我前行,成为我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P2-4
前言/序言
岁月匆匆,转眼间我已 迈入而立之年的门槛。回首 往昔,仿佛走过了一段漫长 而又短暂的旅程,喜忧参半 。我在顺境中沉醉,也在逆 境中挣扎,有过清晰的抉择 ,也有过迷茫的徘徊。我努 力过,也尽情享受过生活的 每一刻……时间就像一位雕 刻大师,在我的生命中刻下 了深深的痕迹,让我感受到 生活的厚重与温暖。 每一年,每一天,我都 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过着平 凡而真实的生活,正如《诗 经》中所言:“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我的内心,如 同被岁月细细打磨的宝石, 越来越明亮。 王阳明先生说:“此心光 明,亦复何言!”这句话, 一直是我人生的灯塔。如果 要我用两个字来形容自己走 过的这些年,那便是“光明” 。我始终相信,无论天赋如 何,唯有努力才能让天赋绽 放光彩。因此,无论是学习 还是工作,我都从未有过丝 毫懈怠。 当我取得了一点点成就 后,我带着家人投身公益事 业,希望能以自己的微薄之 力回馈社会。我深知,我所 获得的一切,离不开社会的 支持、国家政策的引导,以 及家人、团队和客户的信赖 。没有他们,我不可能有今 天的成就。 多年来,我和我的先生 一直致力于艺术培训、传承 传统文化,我们一同绘画、 学习茶道、阅读经典。深耕 于艺术之田和弘扬家风是对 精神的富养,是对文化的传 承,也是我们作为君子的修 养。这份事业,让我更加热 爱艺术与文化,也让我始终 保持初心,用信仰去服务他 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 岁月的洗礼,让我的内 心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明亮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与你们 分享我的故事,也希望将这 份光明传递给我的孩子们, 愿我们能相互照亮,共同前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