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Comware V7 6W103版本,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H3C(新华三)以太网交换机的主要基础功能、技术原理和应用配置方法,并且以大量的实验案例验证了相应的技术原理和配置方法。
本书主要包括Comware V7系统的使用与维护、设备登录、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虚拟化技术IRF、以太网接口和链路聚合、LLDP和ARP、VLAN和QinQ等内容。本书既可作为H3C网络工程师参加H3CNE、H3CSE和H3CIE认证考试的自学教材,也可作为H3C认证培训机构的参考教材,还可供广大对H3C以太网交换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目 录
第1章 Comware V7系统使用与维护 1
1.1 Comware V7简介 2
1.1.1 Comware V7系统的组成及主要
优势 2
1.1.2 Comware V7系统的主要
优势 3
1.1.3 Comware V7的分布式架构 3
1.2 命令行接口基础 5
1.2.1 CLI视图 5
1.2.2 Comware V7命令行在线帮助 6
1.2.3 undo命令行格式 8
1.3 命令行的输入与编辑 10
1.3.1 命令行缩写和接口简称输入 10
1.3.2 命令行回显功能启用与关闭 11
1.3.3 命令行编辑功能键和快捷键 11
1.3.4 字符串和文本类参数的输入
注意事项 12
1.4 命令行的显示与过滤 12
1.4.1 启用分屏显示功能 12
1.4.2 命令行显示的过滤 13
1.4.3 历史命令的调用和查询 15
1.5 配置文件管理 17
1.5.1 配置分类 17
1.5.2 配置文件类型 18
1.5.3 配置文件格式要求 18
1.5.4 配置文件的保存 19
1.5.5 配置文件同步功能 20
1.5.6 管理下次启动配置文件 20
1.5.7 备份或恢复主用下次启动配置
文件 21
1.5.8 配置文件回滚 22
1.6 系统软件升级 26
1.6.1 软件包分类 26
1.6.2 软件升级方式 27
1.6.3 通过Boot-Loader方式升级设备
软件 28
第2章 设备登录 33
2.1 用户线和用户 34
2.1.1 用户线 34
2.1.2 用户认证方式 35
2.2 RBAC基础 36
2.2.1 角色权限分配 36
2.2.2 用户授权角色的配置方式 40
2.3 RBAC配置 40
2.3.1 创建用户角色 41
2.3.2 配置用户角色规则 42
2.3.3 输入命令特征字符串时的注意
事项 44
2.3.4 配置特性组 45
2.3.5 配置资源控制策略 46
2.3.6 为用户授权角色 47
2.3.7 切换用户角色 50
2.4 配置通过Console登录设备 52
2.4.1 通过Console首次登录设备 52
2.4.2 Console登录配置 53
2.4.3 通过CLI登录的配置管理 57
2.4.4 密码认证方式Console登录的
配置示例 58
2.4.5 Scheme本地认证方式Console
登录的配置示例 59
2.5 配置通过Telnet登录设备 61
2.5.1 配置设备作为Telnet服务器 61
2.5.2 配置设备作为Telnet客户端 65
2.5.3 密码认证方式Telnet登录配置
示例 66
2.5.4 Scheme本地认证方式Telnet
登录配置示例 67
2.6 配置通过SSH登录设备 69
2.6.1 SSH协议简介 69
2.6.2 配置设备作为Stelnet服务器 70
2.6.3 password认证方式Stelnet登录
配置示例 76
2.6.4 publickey认证方式Stelnet登录
配置示例 78
2.7 登录用户控制 83
2.8 配置命令行授权/计费功能 84
第3章 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 87
3.1 文件系统管理 88
3.1.1 存储介质和文件系统 88
3.1.2 文件系统结构 89
3.1.3 存储介质和文件系统操作 90
3.1.4 文件夹操作 91
3.1.5 文件操作 93
3.2 通过FTP进行文件传输 95
3.2.1 FTP简介 95
3.2.2 配置设备作为FTP服务器 96
3.2.3 设备作为FTP服务器配置
示例 97
3.2.4 配置设备作为FTP客户端 100
3.3 通过TFTP进行文件传输 104
3.3.1 配置设备作为TFTP服务器 104
3.3.2 配置设备作为TFTP客户端 104
3.3.3 设备作为TFTP客户端的配置
示例 106
3.4 设备管理 108
3.4.1 配置设备的基本参数 108
3.4.2 配置设备的安全参数 111
3.4.3 调整设备的能力 111
3.4.4 监控设备 112
3.4.5 设备维护 121
3.4.6 定时执行任务配置示例 125
第4章 虚拟化技术IRF 129
4.1 IRF基础 130
4.1.1 IRF的主要优点 130
4.1.2 IRF基本概念 131
4.2 IRF工作原理 133
4.2.1 物理连接 134
4.2.2 拓扑收集 135
4.2.3 角色选择 135
4.2.4 IRF的管理与维护 136
4.3 IRF基本配置 137
4.3.1 IRF配置限制及基本配置
流程 138
4.3.2 独立运行模式下IRF基本参数
预配置 139
4.3.3 IRF基本参数快速配置 141
4.3.4 IRF模式下IRF配置 142
4.4 IRF MAD(多主检测) 147
4.4.1 4种MAD检测方式 148
4.4.2 MAD故障恢复原理 148
4.4.3 LACP MAD检测原理及
配置 150
4.4.4 LACP MAD检测配置示例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