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精益生产与管理》从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体系、支撑技术和实施过程三个维度编写,以介绍精益生产体系为主线,重点介绍精益生产基础知识。
《精益生产与管理》全书由精益变革、现场管理及改善、TPM管理、品质管理、均衡化生产、连续流生产六大模块组成。教材内容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实用性强等鲜明特点。在专业知识讲解过程中注重融入职业文化、工匠精神、岗位职责等职业能力元素。
《精益生产与管理》适用于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高职高专等相关专业师生,也可用于企业基层员工培训学习。
目录
模块1 精益变革
单元1.1 精益生产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发展过程
1.1.1 单件小批(手工作业)生产方式
1.1.2 大批量生产方式
1.1.3 丰田生产方式
1.1.4 精益生产方式
单元1.2 精益生产理念及体系
1.2.1 精益生产的含义
1.2.2 精益生产管理的八大理念
1.2.3 精益生产的技术体系:丰田的精益屋
1.2.4 准时化
1.2.5 自动化
单元1.3 精益生产原则
1.3.1 精益思想的五大原则
1.3.2 丰田模式的管理理念——4大类14项管理原则
单元1.4 生产过程中的七大浪费的识别与改善
1.4.1 经营思想
1.4.2 浪费的概念与类型
模块2 现场管理及改善
单元2.1 现场管理的对象及目标
2.1.1 现场改善的相关概念
2.1.2 现场改善的观念
2.1.3 现场改善的目标
单元2.2 5S管理
2.2.1 5S的起源与发展
2.2.2 5S的含义、作用、目的
2.2.3 5S活动的内容
单元2.3 目视化管理
2.3.1 目视化管理的概述
2.3.2 目视化管理工具
2.3.3 目视化管理内容
2.3.4 管理看板
2.3.5 安灯应用
模块3 TPM管理
单元3.1 TPM起源
3.1.1 设备及设备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管理方法
3.1.2 设备点检与设备维护保养
3.1.3 TPM的基本概念及其起源、发展
单元3.2 TPM活动目标及活动体系
3.2.1 TPM活动目标
3.2.2 TPM的活动内容与体系
单元3.3 TPM活动内容、推行步骤及过程
3.3.1 自主保全活动的具体内容
3.3.2 专业保全活动的具体内容
3.3.3 设备前期管理
3.3.4 教育训练
3.3.5 个别改善
3.3.6 品质保全
3.3.7 间接部门效率化
3.3.8 安全与卫生
3.3.9 TPM活动实施
3.3.10 TPM推行三大工具
模块4 品质管理
单元4.1 品质管理概述
4.1.1 质量与品质管理的关系
4.1.2 全面质量管理
4.1.3 品质理念
单元4.2 QC七大工具
4.2.1 QC七大工具概述
4.2.2 QC七大工具之一:检表法
4.2.3 QC七大工具之二:排列图(柏拉图)
4.2.4 QC七大工具之三:因果图(鱼骨图)
4.2.5 QC七大工具之四:散布图
4.2.6 QC七大工具之五:分层法
4.2.7 QC七大工具之六:直方图
4.2.8 QC七大工具之七:统计图
单元4.3 品质改善
4.3.1 8D问题解决法
4.3.2 防错法
4.3.3 QC小组活动
……
模块5 均衡化生产
模块6 连续流生产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发展,建成了门类较齐全的产业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了综合国力。
目前,我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但是,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随之中国制造业在当今快速多变、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还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来自低成本、短周期和高品质等方面的压力,严重制约着中国制造型企业的稳健发展。为了解决当前的困境,很多企业开始纷纷学习并导入精益生产。实施精益生产已经成为制造类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被称为工业界的第二次革命和21世纪的标准生产方式——精益生产,在21世纪成为企业普遍的管理方式。它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与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和业绩改进策略,同时它又是一种改善的理念和文化。
为培养出更多的精益生产与管理职业人才,来满足企业对更多精益生产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急需编写一本系统介绍精益生产原理与应用的教材。作者根据现行企业对现场人员精益生产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需求编写了本书。
本书由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体系、支撑技术和实施过程三部分组成,以介绍精益生产体系为主线,并主要结合企业应用案例,详尽介绍了各种精益生产的组成技术及其原理。全书共分六大模块,分别为精益变革、现场管理及改善、TPM管理、品质管理、均衡化生产、连续流生产。